基于自组织映射的国内“文旅”研究述评

2020-09-29 01:41蔡礼彬朱哲哲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旅旅游文化

蔡礼彬,朱哲哲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引言

旅游和文化联系紧密,二者间的交融关系在政策演变中渐趋显现且日愈加强。近十年来,我国旅游发展更加注重发挥综合功能,涉及文化的内容明显增多,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1],在文化保护和传承中亦愈发注重与旅游的结合,极力提升旅游对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自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以“文旅”为主题的研究进一步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缺乏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于此背景下,亟需对此类文献进行梳理,在总结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予以思考,以推动我国文旅产业向纵深发展。

传统研究方法依赖于研究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极度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过载问题日益突出,此类方法的不足之处愈发明显。自组织映射(Self-origanization Mapping,SOM)是芬兰学者Kohonen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用以处理大量不精确、不完全的模糊信息[2],能够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以可视化方式清晰地描绘出某一领域的知识图谱。综合运用SOM等信息技术对“文旅”相关文献进行聚类,能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强对文章解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素材与方法

图1 数据集处理流程

1.1 研究素材

国内关于“文旅”的相关研究涉及较广,为最大限度涵盖该领域的高水平文章,本文利用“CNKI”高级检索功能,将CSSCI、SCI、EI和CSCD作为来源期刊,以“文旅融合”、“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等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经过去重、去除非学术论文的记录等预处理操作后共计得到文献4887篇,将其存入数据集中以代表该领域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1.2 数据处理

对数据集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表1 高频关键词列表(部分)

(2)共词分析。将表1中的133个高频关键词(频次≥16)导入到Matlab中并将其转化为软件可识别的Matlab数组,继而利用该软件的程序算法生成133*133的共词矩阵。共词矩阵显示的是词对的共现次数,矩阵中的高频词在频次上的优势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而共词矩阵中的元素值不能直接作为词的相似度,需将其进一步转化为相似性矩阵。

(3)相似矩阵构建。相似矩阵中对角线上相关系数为1,表示该词自相关程度,非对角线上的数值代表二词之间的距离,数值越接近于1,其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本文采用Ochiia余弦系数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似性矩阵,以此作为SOM进行文本聚类的基础(图2)。

图2 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似矩阵(部分)

图3 SOM结构示意图

1.3 SOM及其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

(1)SOM采用无导师学习法,通过递归竞争学习,输入层中的对象分别映射到与之相似度最高或欧氏距离最小的输出层结点中,从而完成聚类分析。构建的SOM模型由输入层和输出层组成,其结构如图3所示。

(2)利用SOM进行文本挖掘,首先要训练文本的相似性矩阵,将图2中相似型矩阵(133*133)作为SOM的输入,根据聚类效果,将输出层的大小设置为5*8,经过20次迭代学习,得到学习后的网络权重(图4),其中颜色由浅到深代表权重由大到小,进而得到训练后的网络结构,并利用其可视化功能来动态确定聚类数目,生成U-matrix图(图4)。

图4 SOM网络权重及U-matrix图

(3)由U-matrix图可知,生成了8行5列共40个结点,结点中数字即为映射到其中的高频关键词数量,共计133个。每个神经元或其相邻神经元中的关键词可聚为一类,其所对应文章在研究内容和主题上存在着相关性。由于SOM具有保留输入空间的拓扑结构属性,空神经元虽然没有映射到任何数据,但与其相邻节点的权向量是相似的,因而图中的2个空神经元可与其相邻节点视为同一类别。本文根据聚类主题及其所对应结点的相邻程度,将图中的40个节点共划分为三大维度(表2),其中U(i,j)(i={1,2,3,4,5},j={1,2,3,4,5,6,7,8})代指U-matrix图中第i行、第j列的神经元。

表2 “文旅”相关文献热点研究主题

2 “文旅”领域研究的三大维度

基于自组织映射的文献计量能够从宏观上掌握研究的基本概况,要深入挖掘该领域研究现状,还需进行二次文献检索,依据聚类主题对前沿文献进行深度分析。下面结合表2中的各子主题,对“文旅”文献研究的三大维度展开进一步阐释。

2.1 基本概念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交融过程中,衍生出与二者相关的各种名词,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两个极为相似的概念,其侧重点和研究历程不尽相同。

2.1.1 旅游文化

国内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魏小安最早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和论述,1990年冯乃康对研讨会上各与会学者关于其概念的诸多探讨加以归纳总结,1998年以马波、王德刚、张国洪为代表的学者重新审视了旅游文化的理论问题。21世纪之初,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呈现趋冷态势,桓占伟(2007)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以概念分析为基础,对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予以反思[4],同时还有学者对该时期的旅游文化予以解读[5],提出了广义的旅游文化[6]。近些年来,学者们大都结合时代背景对旅游文化的内涵予以多角度、多范畴论述或对其进行细化分类(如红色旅游文化、民族旅游文化等),谢彦君和周广鹏(2012)以学科视野审视旅游文化及相关范畴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对旅游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相关命题展开论述[7](表3)。

表3 旅游文化代表性概念(部分)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1)学界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大都着眼于其外在表现;(2)少数研究从旅游者、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等常态化角度出发,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展;(3)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和各学科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关于旅游文化的界定更需与不同学科范畴、当前时代背景相结合。

2.1.2 文化旅游

国内最早提及文化旅游的是魏小安于1987年发表的《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但尚未界定出其明确概念。马波(1998)首次明确了文化旅游的概念及其与旅游文化的关系[8],郭丽华(1999)针对文化旅游内涵与外延的争议,从消费者角度对其进行定义[9],此后有学者从旅游者、旅游产品等角度对其概念予以探究,近年来政府报告愈发注重对文化旅游的解读(表4)。

表4 文化旅游代表性概念(部分)

由对比分析可知:(1)文化旅游定义多以旅游产品、旅游产业等为视角,使得其只能成为一种“观点”,而非具有学术意义的概念;(2)较之于旅游文化而言,其概念前期研究相对不足,但在近些年来逐步拓展,并上升至政治层面;(3)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联系和区别在未来研究中还需结合实际发展予以深度辨析。

2.2 “文旅”研究内容

2.2.1 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学界关于旅游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在政策演变作用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对旅游和文化关系进行初探,大都以泛化方式对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加以论述。主要在于该时期我国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开始得到关注,但囿于相关研究起步晚、底子薄,仅限于对其简要描述,尚未形成系统化的观点;(2)21世纪以来,有学者对二者间关系展开论述,构建起“灵魂载体说”、“诗和远方说”与“资源市场说”三大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化的理论学说,但仍需从多维度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辨;(3)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关于旅游和文化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化,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在学术层面加深了对二者关系的认知。马勇和童昀(2019)以大尺度区域和小尺度场域为视角,论证了文化距离与旅游动机、旅游流动与文化变迁以及旅游空间实践与文化创造等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影响[10];徐金海(2019)以幸福为研究视角,从追寻人生幸福、体验文化幸福和实现社会幸福3个层面探讨文化和旅游的关系[11];陈怡宁和李刚(2019)则以英国博物馆为例,在空间生产视角下探讨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12]。

概而论之,关于文化和旅游关系的研究在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并随时代发展不断递进深化。近年来,在相关政策影响下,进一步受到学界的重视和探讨,更为注重不同视角、不同主题的深入辨析和论证。

2.2.2 文旅融合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以此视角出发可将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2009年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在2010-2017年间相关文章共计66篇,多以具体实例对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文化的发展保护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展开论述;二是自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相关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学界主要围绕为何融合及如何融合展开探讨,并对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开发予以思考,冯健(2018)认为文旅融合是满足大众需求、实现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应通过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机制等多种途径实现文旅融合[13];谢彦君等(2019)探讨了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提出了旅游发展定位所应遵循的概念框架及其可采取的技术路线[14]。

2.2.3 文化原真性

“原真性”最早见于《威尼斯宪章》[15],美国社会学家Mac Cannell(1973)将其延伸至旅游领域[16],随即成为领域内研究的热点话题,Wang N(1999)将之划分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四种类型[17],Wang Yu(2007)在此基础上提出定制化原真性[18]。目前我国旅游界的原真性主要围绕上述五类提法展开,在文化介入旅游的研究中,主要从旅游客体及其构建的原真性和旅游主体对原真性的感知展开,并可将之与各原真性理论相契合。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定位在于以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开发和以旅游为主体对各种文化的挖掘,同时达到促进旅游发展、保护传承和传播文化等多重目的。相关研究中,学者多是基于上述两种定位提出了产品的开发模式和策略,本研究将相关产品归纳为观光型、展示型等七个类别,并结合原真性实践理论,对其研究方法予以梳理整合(表5)。

表5 文旅产品原真性对应及理论方法

2.2.4 文化涵化

文化涵化即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效应,指两个或多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经过持续接触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而使得文化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现象[19]。旅游发展一方面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导致各类社会现象的变革,继而加速文化形态的增加或减少,在内部层面引起文化变迁,另一方面旅游者带来的异质文化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于外部因素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产生影响。文化变迁主要体现在语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节庆习俗等方面[20]。基于涵化视角对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研究存在着两个命题:一是文化对旅游开发的适应性,二是旅游冲击下的文化变迁,研究主要围绕旅游地文化的保护、适应(积贮网格分析法)、变迁(旅游开发和旅游企业的作用机理)、重构展开,且大都使用定性方法,量化分析相对较少,张广海和高乐华(2008)以青岛啤酒文化为研究对象,设计出文化变迁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和AHP法界定出各指标权重,为文化变迁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方法指引[21]。

2.3 “文旅”旅游地相关研究

以文旅交融为特色的旅游地是文旅产业集群效应的综合体现,其载体表现多元,国内关于此类旅游地的研究主要从游客感知、居民感知和旅游地发展的视角展开。

2.3.1 游客感知视角

国内关于游客感知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感知共同构成旅游者对文化旅游地的感知[22]。相关研究多以定量、定性相结合,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为案例地的发展提供指引,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研究形式,多以此为主体并结合因子分析法、参与式隐匿观察、结构方程模型、SPSS分析、游客的旅游动机和满意度理论等展开,以确定构成游客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同时,部分学者通过运用(瑟思顿态度比较评价模型等)或构建(游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等)具体模型,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提升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以探讨;在分析方法的应用上,以游客在社交媒体上的游记、博客、点评为基础,通过内容分析法、语义网络分析法和全轮廓联合分析法得出游客的偏好及差异、旅游地存在的问题及其开发的战略导向,还有学者运用ZMET、Q方法、扎根理论和深度现象学访谈等,对游客关于旅游地的认知意象和经历体验进行深入分析;近两年,以心理学为代表的各学科理论也被运用到旅游研究中,如易柳夙等(2018)以激活-扩散理论为基础,从认知心理学层面探究游客对三峡的文化认知[23]。

2.3.2 居民感知视角

“文旅”领域中居民感知特指文化类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受和认知,具有动态反映的特点。研究视角主要从旅游开发与居民感知、居民态度及影响机制、感知差异及形成机理展开,居民感知的具体内容研究主要体现在文化产权、利益纷争和生计方式转型三个方面。研究方法多以定量为主,常借助均值分析、矩阵分析和SPSS软件对居民感知测度进行研究,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复杂统计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定性研究中惯常采用扎根理论、隐喻抽取技术等质性研究方法。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注重定量定性的结合,如程惠珊等(2019)采用Q方法探究漳州古城居民的旅游感知类型及其形成机理[24]。

2.3.3 旅游地的发展

文化类旅游地是该领域研究较为广泛的主题,学者们采用不同方法、以案例地为对象,对当地文化类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路径、发展模式加以探讨。相关研究围绕三大视角展开,其一,资源潜力价值评价。研究主要采取定量方法,以问卷调查与评估打分、AHP法等评估资源开发潜力,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等测评资源的开发价值。近年来海洋类文化资源的研究逐步兴起,高乐华和刘洋借助BP神经网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资源价值和产业开发条件予以评估;其二,资源开发与传承保护。围绕城市、村落(古镇)和民族等区域展开研究,逐步构建起该视角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体系,但其学科基础、理论支撑相对薄弱,且多局限于历史文献法等传统方法,还需借助多学科等综合手段以推动研究纵深化发展;其三,旅游地开发模式。各学者结合时代背景和各阶段发展实况,对文化类旅游地的构建模式展开论证,如管理模式及改革、国家公园模式、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社区旅游发展模式、文化地域差异与旅游合作等,文化遗产地的精英治理也得到关注和思考。

3 研究启示及未来展望

3.1 完善概念体系

目前国内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尚未有权威且统一的定义,二者间内涵和外延、区别与联系亦需深度辨析,对其概念界定应结合时代特色,于各学科、多视角下深入把握其本质内涵,厘清二者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完善该领域概念体系。

3.2 提升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内“文旅”领域多采用质性研究和案例分析法,定量及定量定性相结合等复杂统计略有不足。未来应加强量化研究,做好文化效能评价、文化资源评估实测、游客需求分析及满意度评价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同时应将案例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有机结合以得出更多高实操性结论成果;目前国内研究大都基于旅游学展开,缺少跨学科、多视角的阐释。未来应以各学科为切入点,使旅游研究与实践相契合,如从政治学角度为旅游部门的政策协调及制定实施建言献策、从经济学角度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文旅产业的运营发展、从法律学角度对旅游立法展开研究等。

3.3 聚焦多元主题

在政策导向作用下,学界近年对“文旅”领域愈发重视,研究热点聚焦于前文所述的几个方面。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发展期,还有巨大空间可以挖掘,本文结合具体发展实际,对其未来研究做出思考和探索。

(1)结合现有成果,促其深化发展。结合当前研究现状,首先应从多个视角深入分析文化和旅游的关系,促其研究不断深化发展;其次对文旅融合以系统深刻的探讨,在研究其融合原因及路径外进一步整合其融合的模式、动力、水平和效应,构建起完善的理论体系;再次关于文化原真性而言应注重把握其研究对实践发展的指导意义,并对文化真实性的保护提供指引;最后在文化涵化方面可进一步以旅游地为主体,深入探究目的地的文化变迁。

(2)注重以人为本,深度多层研究。“人”即文化旅游地的旅游者、当地居民和该领域专业性人才,在旅游者层面,未来要深入探究先前各类事件如何对其决策产生影响、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旅游后的感知体验,为旅游市场开发提供指引;在当地居民层面,未来可将其分类如对直接利益相关者、旅游地文化精英等的研究,并加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各类主体的横贯和纵向对比,让人真正成为系统化管理的一部分;在专业性人才层面,研究地方精英内部转化之余,亦需对教育予以关注,加强“文旅”领域学科构建、人才培养的研究,以满足该行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

(3)立足现实需求,把握时代命题。目前来看未来五年内,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加速国内旅游尤是都市休闲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研学旅行、文化主题公园和文化场景等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对此类兼容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产业格局中的发展模式、潜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各个层面的研究仍需深度思考与探讨。同时在未来研究中,文旅发展规划、文旅大数据构建、文旅融合对脱贫攻坚和传统文化等的带动作用、文化和旅游的最大最佳连接点及其融合发展路径、旅游与教育领域的跨界融合、文化和旅游市场的监管及国际间文化旅游(如文化边际域视角下文明旅游的时空语义挖掘)的展开等颇具现实导向的问题正是学者们所要关心的科学问题。

(4)创新研究视角,引领行业新潮。其一,旅游跨文化交流。相关研究可从社会对跨文化旅游认知及其各阶段发展过程等具体内容着手,围绕跨文化交流的各个层次如人际交流、国家交流等展开,亦可结合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对跨文化游客心理与行为即旅游主体文化等进行研究;其二,主客交往与文化传播。旅游过程连结着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两个主体即主客交往,并在交往中促成文化传播。主客关系和文化传播是复杂的,其类型层次、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等各方面问题还需进一步论证;其三,文旅IP。研究要从实践出发,注重扎实而系统的市场调研和严禁缜密的统计测量,为IP打造及其战略体系的推进等提供指引。其四,旅游虚拟社区文化。网络与旅游的结合衍生出旅游虚拟社区这一新业态,其社区内部成员的身份认同、文化构建等都有待进一步考量。总之,“文旅”领域相关研究正随时代发展而日益衍化(图5),其间各类现象、各个主体都有待探究,以期学界形成更多更新的研究视角,为该领域发展提供行业指导和理论支撑。

图5 “文旅”研究脉络

猜你喜欢
文旅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谁远谁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