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 SPOC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29 09:04李艳芳文海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测试教学模式课程

李艳芳 文海英 宋 梅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新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即“互联网+教育”。新技术不断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进而影响着教学效果。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是21 世纪互联网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MOOC 以其大规模、开放性、在线等内在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虽然MOOC 课程学习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劣势:辍学率高、学习体验缺失、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等[1]。

针对MOOC 学习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尝试了一种更为精致的课程类型——SPOC[2]。SPOC 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的简称,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一概念被认为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Small和Private 是相对于MOOC 中的Massive 和Open而言,Small 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 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 课程[3]。SPOC 小众化和限制性准入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互动性,赋予学生个性化的、完整的、深度的学习体验,也使教师有更多精力洞悉学生的各方面信息,有利于实现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提高校内教学质量[4]。

有学者将SPOC 作为MOOC 的一种竞争模式,麻省理工学院的阿纳特·阿加瓦尔将SPOC 视为MOOC 的一个分支,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卢认为,SPOC 已经取代了MOOC,正迈入后MOOC 时代。罗尔夫·霍夫曼认为,“SPOC=Classroom+MOOC”,这表明SPOC 是一种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发挥传统教学和数字化学习优势的教与学的方式[5]。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克服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的局限性,将两者优势相结合,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融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因此,在原有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构建新的混合学习环境,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1 教学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具有受众面广、应用面广、实践性强、内容更新快等特点,有先天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优势。针对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要求,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在SPOC 混合式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SPOC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 所示。

1.1 MOOC 的选择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MOOC 资源广泛,因此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标定位,从互联网的MOOC 资源库中选择基本符合要求的几种课程,进行认真学习、比较和分析,然后确定一二个MOOC 作为教学设计资源。预选上的MOOC 要与该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数相符,也要与为学生提供的教材一致,避免出现因“版本”不同而不“兼容”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针对预选上的MOOC 要认真研读,勤做记录。要充分发挥教学系或教研室的作用,大家静下心来边研读边讨论,同时对MOOC 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和补充完善,使之与本校的教学实际相契合,也就是要完成MOOC 的本校化。当然,还要对所选MOOC课程的开发平台做一个识别,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

图1 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SPOC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1.2 实体课堂的配置

实体课堂是教学的传统平台,我们在长期的实体课堂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汇集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只要是学历教育,只要是在校学习,总是离不开实体课堂的。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中,首先要配置优质高效的实体课堂,一个比较好的选项是翻转课堂。通过翻转课堂平台,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中转移给学生,让学生在宝贵的课内时间里自觉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结合起来,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专业、本课程领域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相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参悟。在翻转课堂里,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每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以期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和修养。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是被淡化了,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大大加强,它要求教师能够通过设问、讨论以及学生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有效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课堂走向,控制教学进程,这对教师职业素质有着新的更高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应急能力要全面提升。

1.3 SPOC 设计

从本质上讲,SPOC 是MOOC 的二次开发,是对MOOC 的浓缩和提炼,通过二次开发达到小规模、有针对、限制性的功能要求。一些学者将SPOC分为三种:同步SPOC、异步SPOC 和独立SPOC,在近几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异步SPOC,即先有效获得MOOC 源课程学期内容,然后有目的地进行二次开发。在二次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微视频录制、PPT 制作、电子书籍、电影录像、仿真实验等工作的安排和部署,还要将教学计划、大纲、文献、试题等一起上传到SPOC 平台进行在线编辑和有效整合,这些工作都要依靠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团队有序开展。

由于SPOC 的互动性和可控性,本文在SPOC设计中有机嵌入了教师可参与并有控制能力的“自我测试”和“系统评价”等功能模块。学习者的“自我测试”结果可以提交给系统或权威人士,以期获得检测结果的分析报告,并为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当然,这里必须有系统或教师等权威者的“后台”支持。“系统评价”主要是在单元功能模块执行完毕或整个SPOC 课程结束后,系统通过收集学习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获得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评价数据,为SPOC 的升级改版提供帮助和指导。

还有一个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是要及时编制混合式教学专用教案,由于混合模式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因此,专用教案也必须是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的全程教案。教案的线上部分主要有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预测的备案,学习者“自我测试”结果的分析引擎等,当然,常规性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任务清单等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教案的线下部分,也就是实体课堂这一块,主要有检测讨论、展示创新、效果反馈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做到权威、客观,教师全部功力的80%要花在这个地方,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和追求相关知识的欲望不断增强时,更见教师“线下”功夫。

2 教学实践

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SPOC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已在我校2019 级所有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全面铺开,线上线下同步推行,师生积极性和信心都非常高,正努力为混合模式的探索提供真实可信的实践运行信息,为不断进化的SPOC 积累数据和经验,也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新的多重保障。

2.1 线上教学实践

线上教学主要包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定位、学生SPOC 的自主学习全过程、自我测试和系统评价等环节,其中核心环节是学生SPOC 的自主学习全过程。实践中常出现一些被视为正常的行为取向,一些学生因兴趣盎然,想一口气把整个课程学完,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因兴趣索然而将计划和目标束之高阁,这些行为都需要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之中加以引导和干预,既不能让学生囫囵吞枣,更不能将学生放任自流。

充分发挥SPOC 的可控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次性推送的SPOC 教学模块不宜太多,我们一般一次性推出三个模块,一个当前模块,一个前驱,一个后继。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各异,在推出教学模块的同时,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下放不同的扩展模块,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初步的自主解惑。线上的答疑与互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环节,充分发挥分级SPOC 论坛,专业微信群,专用QQ 群等即时在线平台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将学习内容不断深入化、系统化。

自我测试是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的重要手段,控制系统要确保学生的自我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有测试完毕后才能在互动平台获得帮助。自我测试的时间管理、测试内容的不可复制性、准入条件以及相关密码管理等要协调运作,同步进行,整体调度。系统管理员及时获取学生的自我测试情况,又及时提交给准备翻转课堂的教师。同时,将班级学生的测试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交给后台备案,为SPOC 的升级积累数据。

SPOC 有能力快速准确地获取学生在线时间、交流互动、测试解惑等学习行为及能力数据,精准而及时地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兴趣点,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配合云平台,对学生的行为规律和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到的评估报告可以帮助系统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并引导教师及时更新相关扩展模块、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行为建议。整个系统评价包括SPOC 自动生成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等方面。同时,系统也会及时对自身的运行情况、友好性、健壮性和开放性进行评价。

2.2 线下教学实践

线上不足线下补,线下推着线上走,是我们教学团队在实践中获得的共同经验。我们使用的实体课堂是翻转课堂,先根据学生在SPOC 自主学习结果的反馈数据,有重点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于一些共性问题,则邀请有准备的学生代表作主题发言,并就问题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做全面剖析。翻转课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学生主动的教学基调,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和修养。

成果展示、应用创新是翻转课堂中的生动话题,学生们在讨论知识本身的同时,讨论知识的前世今生,畅谈自己在学与悟中的心得体会,展示自己冲关破卡的心路历程,可以极大地感化班级群体,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由于翻转课堂上的知识的系统性差和逻辑性不强,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很难有所收获。因此,需要开展一对一的辅导,这项工作也可以交给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帮助后进生提高认识,甚至用强迫的办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翻转课堂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要扬长避短,学生在翻转课堂上的自由度很高,教师更要注意教与导,教师的行为是被动的,但教师的引导必须是主动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称职的导师。

3 效果分析

跟MOOC 相比,SPOC 增加了进程可控、小班管理和实体课堂教学等功能,这就为效果分析提供了可能。“系统评价”模块即时收集记录和分析整理相关数据,为效果分析提供支持。通过调查和计算,本文获得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SPOC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基本数据。湖南科技学院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学院)、理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环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音舞学院)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人文学院)的SPOC 学习计划进度完成率、SPOC 中自我测试正确率、SPOC 中对主要知识点掌握度和翻转课堂的满意度的数据见表1。

表1 教学模式实践基本数据 单位:%

数据分析员收集到了6 个教学学院的相关数据,抽出4 项主要的数据项见表1,根据表1 分析本课题所探索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一是SPOC 学习计划进度执行情况,最高的99%,最低90%,平均值是93%。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学生对本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二是对SPOC 中自我测试正确率的统计分析,这项分析间接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最高的80%,最低的53%,平均值是68%,理工科高于文科是一种普遍现象。三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有效把握主要知识点的情况,最高的90%,最低的63%,平均值是77%,依然是理工科高于文科。四是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6 个学院中最高的为95%,是文科的人文学院,最低的为80%,是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电信学院,也就是本课题研究团队的所在学院,这项指标的平均值86.5%。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抽样得到的SPOC 中学生自我测试正确率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其中的原因我们将做进一步深入分析。同时,我们也将根据这些分析数据及时调整以后的教学进度和运行策略,并为新的SPOC 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接下来一个不可忽略的效果是系统升级的友好性、高效性和低成本,本文研究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性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架构,由于我们在模式中嵌入了升级模块,通过教学反馈,触发系统升级。信息反馈中的各种变量值对“目标再定位分析”“MOOC 筛选”“SPOC 精制”“实体课堂改革”“翻转课堂的有机运用”等都会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教学目标再定位,教学实践中得到的数据直观地告诉我们,一些章节在结构化知识传授中失配,一些知识点存在孤立现象,一些教学目标因过高而出现“脱靶”情况等等。在MOOC的筛选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信息都间接指向一二种特定的MOOC 资源,就象一部国家级优质教材在使用中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一样。数据提示,翻转课堂的运用也有一些新的气象,一些学生会提出一些后模块知识问题,给教师一个需要超前阐释的突然感。其次,一些早期的问题被重新放置到课堂上来,又让教师重温一些过往。最后,一部分学生行使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不积极,有时迫使教师将已经交付给学生的主动权又收回来,将翻转课堂重新翻转回去。这些分析都给我们教学团队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教改财富。

4 结 语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MOOC 的发展及SPOC取代MOOC 的内在机理和行为需求,着重探讨了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SPOC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实践、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文中给出的一些实践数据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可供同行在探索实践中参考。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针对多种对象的不同需求、分层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更加注重结构化知识传授的针对性;二是以知识传授为引线,建立健全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综合性机制,让SPOC 的特点培育出教学实践的特色;三是在SPOC 的升级改版中更注重对教学实践反馈信息的接纳,使SPOC 更加本地化;四是对MOOC 资源的加工和改造要与学生的视野相吻合,有条件时,积极吸收学生代表参加相关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测试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幽默大测试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