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文
摘 要:我国石油产量达2亿吨,伴随国际油价波动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石油勘探开发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当前,石油勘探开发难度增加,新发现储量品位的下降,石油产量保持稳定增长难度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复杂的勘探开发局面,对我国勘探开发形势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特别是研究中长期发展形势和发展潜力十分必要。
关键词:石油勘探;开发形势;发展前景展望
引言:石油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二五”以来,发现新油田难度不断加大,勘探方向逐渐向深部复杂领域延伸。新增储量规模虽基本保持稳定,但已发现的储层主要为致密低渗、稠油和特殊岩性储层,进一步增加了开发利用难度。积极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等技术装备研发利用,克服传统开发存在弊端,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石油采收率,成为行业发展主要方向。
1勘探开发新挑战
1.1国内石油资源发现难度越来越大,资源品位越来越差
中国石油地质资源探明程度为34%(不含致密油),主要以含油盆地特别是东部断陷盆地探明程度较高,如渤海湾(陆上)探明程度超过50%,松辽盆地探明程度为68.3%,未探明区域以西部、海上为主要方向,新资源发现难度大。新增探明储量以低渗透-超低渗透为主,占80%以上。根据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水驱储量EOR评价,二次开发前后我国储层EOR高达8%。中石化低渗透-超低渗透和稠油储量占控制储量的77%;中国石油低渗透、超低渗透储量占比从“十五”的68%上升到“十二五”的79%,2018年占比达到92%。据统计,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生产的储量中,低、重、特殊岩性油藏占80%以上,低渗透致密油新井产量每年下降45% ~ 50%,碳酸盐岩油藏新井产量每年下降35%-40%。新资源品位下降,导致新区低品位建设生产比重上升,新井产量大幅下降。
1.2储量替代率下降,储采比低,资源接替面临挑战
2014年前,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整体置换率在100%以上。2014年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储量置换率均大幅下降,2018年全国储量置换率为86%。随着替代率降低和新增储量减少,三大公司储采比同时急剧下降。中石油的储采比从2014年的12左右下降到2016年的8左右。同期,中石化的储采比从8降至5以下,中海油的储采比也出现大幅下降。
1.3勘探开发面临关键技术瓶颈
复杂山前带地震成像、超深层储层预测、钻井、完井、测井测试、特殊/超低渗透、超稠油、复杂岩性、致密油有效利用开发技术等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目前需要持续攻关。随着勘探目标的复杂化,这些技术的成熟和推广使用,将成为解放国内勘探开发潜力的有效手段。
1.4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环保要求提高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兴起,势必导致低油价成为下一经济周期新常态。此外,更严格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工程技术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油价给石油企业上游业务发展带来较大冲击,上游投资大幅下降,直接影响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增加。
2国内石油勘探开发潜力
2.1国内石油资源丰富,采收率低
2015年,中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增至1257.1亿吨。我国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286.1亿吨,探明可采储量99.6亿吨,待探明可采资源量186.5亿吨。待发现资源丰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探明可采储量累计产量65.4亿吨,采出程度22.9%,剩余可采储量34.2亿吨。伴随着国际油价波动的不确定性增加,在国内的石油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受资本投入变化影响剧烈的新阶段,同时资源发现难度的增大,进一步扩大了新技术、资本投入的需求。我国陆上常规石油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吐哈等盆地,待探明石油地质资源399.45亿吨。根据对勘探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它们具有每年增加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亿吨以上的潜力。致密油在鄂尔多斯长7、松辽扶余油层、三塘湖条湖组,增加了3.64亿吨第三系储量。非常规资源中,致密油、页岩油和油页岩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有专家初步估算,我国300-3000m深度页岩油可采资源量为700-900亿吨,是常规石油总可采量3倍,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松辽、准噶尔等大型含油气盆地;如果页岩油原位转化技术能够在我国投入大规模开发,很可能会改变我国原油生产格局,积极加强这种技术的勘探和研发,改变传统开发技术存在的弊端。大大提高我国原油自给能力,对保障国家油气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
2.2已开发储量具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潜力
截至2018年底,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已开发油藏采收率分别为30.3%和27.2%,主要开发方式为水驱。化学驱覆盖储量采收率在50%以上,热采稠油采收率相对较低。在水驱方面,与国外注水开发的老油田相比,水驱最终采收率约为50%,前苏联库里肖夫整装油田采收率为52.8%,洛马什金油田采收率为49%,美国贝尔科瑞科断块油田采收率高达56%,霍克布内断块油田采收率为50%。现场试验证明,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石油采收率仍有很大空间。根据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水驱储量EOR评价,二次开发前后我国储层EOR高达8%,水驱评价對中国石化10个特高含水整装油田EOR也有8个百分点的提升潜力。对于我国288亿吨的已开发储量,如果平均采收率提高4-5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的潜力可达12亿吨[4]。
3发展前景与展望
3.1国内石油需求依然强劲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转型,但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依然强劲,国际机构预测2021-2025年和2026-2030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5.5%和4.5%,石油需求将长期保持上升。据综合文献调研和模型计算,2030年和2050年我国石油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7亿吨和8.3亿吨,年均增长率为0.82%,绿色能源和传统石油石化能源将保持同步上升态势的基础不变。
3.2原油产量实现稳中有升
随着油价回升,国内主要的石油公司经营困难的局面得以缓解,经济可采储量同步增长,未来原油产量有增长空间。结合能源转型目标实施,石油消费增速预计有所下降,部分缓解我国石油消费总量上升态势。预计2030年,随着勘探开发程度提高、难度增加和成本上升制约,石油产量将稳步下降至1.8-2亿吨。如在理论和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开发成本大幅降低,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激活资源潜力,石油产量有望稳步上升至2.3亿吨至2.5亿吨。
结论:
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面对困难的勘探局面,向深部复杂领域延伸是主要趋势。新增储量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未来的石油将会朝着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序推进,我国仍需要积极加强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研发,改变传统开发技术存在的弊端,有效提高石油采收率,为石油稳产增产、高效利用创造合理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覃丹双.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J].石化技术,2020,27(06):299-300.
[2]李鹭光,何海清,范土芝,刘合年,杨涛,万仑坤,黄福喜,李志.中国石油油气勘探进展与上游业务发展战略[J].中国石油勘探,2020,25(01):1-10.
[3]吴永超,凡哲元,张中华,程喆,张华珍.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形势与发展前景展望[J].当代石油石化,2019,27(12):8-13.
[4]袁帅,白海鹏,韩程,郭浩.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5):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