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健,杨足仪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元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自创立以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个元问题的追问和阐释就层出不穷,见仁见智,至今仍然是一个有待解答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2014年10月,冯刚、郑永廷两位教授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一书,该书从发展的历程、成果、经验、趋势、规律等多方面对包括本质研究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成就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可以说,这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于该学科的发展具有确认和促进的意义。转眼间,该书问世已有5年多的时间,学术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这一议题,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这些成果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又有哪些共识和不足,如何更进一步深化拓展研究?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因此,有必要对近5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与总结,以便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前进方向、依据和参考。
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的出版时间为起点,选取2014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的相关文献,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概况、现状及深化路径。
近5年,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渐趋深化,取得了有一定质量的成果。笔者以一定的检索词、年限、和文献来源类别(限定“核心期刊”+“CSSCI”)为检索条件,分别于2019年10月10日和2019年11月22日,两次通过中国知网和读秀网等数据库,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检索。
经初步研读、分析,发现其中大约53篇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具体分布详见表1。
在硕博学位论文方面,共搜索到相关论文15篇,其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相关的论文为10篇,具体分布详见表2。
在学术著作方面,公开出版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相关的著作共有11本,具体详见表3。
表1 2014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刊论文检索结果
表2 2014年10月至2019年11月硕博论文检索结果
表3 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学术专著出版情况
可见,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进行了持续的关注,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较大提升。但从总体上来看,专门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论著和研究成果依然偏少。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学者们大多着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而本质研究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学者们的观点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鸣现象,尚未完全达成共识,这与本质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元问题的地位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科学发展。
如果说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存在最大共识的话,那就是在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上。近5年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行了深入阐发,目前基本形成了共识。例如,武汉大学的骆郁廷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的、根本的问题,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目标、内容、方法及价值等问题,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1]30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当代实践发展。[2]华中师范大学的梅萍教授等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关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内容、目的、方法和价值等一系列基本理论的研究。[3]河南理工大学的王升臻博士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与其存在发展联系起来,认为本质研究是该学科的立论之本。[4]5-6东北师范大学的李忠军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对“是什么”这个元问题的最深层规定性的破解。[5]江南大学的侯勇副教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是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把握规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6]86清华大学的刘书林教授主张界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科学认识规律、确立学科基本概念和范畴的前提。[7]15
可以看出,虽然在表述上大同小异,但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重要性是有普遍共识的。具体而言,本质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之根,对深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元问题之一,是所有元问题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回答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他元问题的回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基础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的建构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中其他理论问题的建构。
从哲学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固有的、稳定的、根本的性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追问,归根到底是在寻求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的解答。近5年来,学术界的探讨和争论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属性之争等方面,形成了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不容置否的是,学术界对该问题的认识有了深化、拓展和共识,但也存在分歧。分歧主要体现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点的看法各异;对本质及本质属性的认识有差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存在一元和多元本质之争等。概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及其争议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究竟何时产生和存在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其历史起点。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可能会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产生截然不同的认识。
“阶级社会发生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阶级社会,阶级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历史前提。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当前学术界的主流。例如武汉大学的杨威教授主张以阶级的产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起点;[8]兰州大学的王学俭教授认为,人类社会步入阶级社会之后才有思想政治教育。[9]6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阶级社会中进行考察,只有在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社会始终存在论”。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换言之,即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就始终相伴相随,人类社会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考察对象。例如武汉大学的刘德厚教授认为广义政治由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般本质性和共同要素构成,与狭义的阶级政治相对应。[10]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澍军教授认为,政治起源于“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管理的需要,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才被赋予阶级的内容,待到国家和阶级消亡之后,政治才会回归到其非阶级状态。[11]15河南理工大学的王升臻博士基于“广义政治”的视角,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点不是阶级,而是人类社会的产生。[4]4他认为,从阶级或国家的存在出发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点有局限性,而从人类社会出发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更合理,且更具有事实和理论上的可行性。[4]11
由此观之,“阶级社会发生论”和“人类社会始终存在论”研究的深化,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视野,两者都认为阶级社会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两者争论的焦点在于:除了阶级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内的其他社会形态究竟是否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阶级社会发生论”认为,由于原始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和国家的存在,也就不存在作为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而只会存在与之相近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而“人类社会始终存在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人类社会始终,只要有人类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会消失。但是,遗憾的是,基于“广义政治”视角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类社会始终存在论”,既没有也无法给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切含义,也存在偏离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倾向。他们认为,狭义政治是指自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政治事实,而广义政治则是指人类社会产生以后所发生的政治事实。[4]34显然,广义政治的概念与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概念的一般认识有显著区别。学术界目前的普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政治”,它是经济的最集中体现,也是各阶级之间斗争的产物,换言之,政治实乃阶级斗争的产物,没有了阶级,也就无所谓政治事实的存在了。
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究竟是一元还是多元的,学术界展开了持续的探讨,但仍存在显著的分歧。
“一元本质论”,顾名思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只有一个。“一元本质论”从意识形态教育和引导的视角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例如,武汉大学的倪素襄教授认为,思想掌握群众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因而本质是思想掌握群众。[12]华中师范大学的陈万柏和张耀灿两位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作用考察,主张其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13]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占仁教授等从终极价值追求角度探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政治信仰教育。[14]武汉大学的骆郁廷教授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这一视域探析,认为其本质是思想掌握群众。[1]39清华大学的刘书林教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灌输,认为应深刻理解和继续坚守。[7]15侯勇博士认为“意识形态性”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无法将其与相近学科与邻近领域区别出来,因而有泛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嫌疑,对界定其学科边界不利,故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政治性。[6]91兰州大学的王学俭教授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论,他认为这个“一元”应该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定共同体所开展的特殊治理活动。[9]13
与“一元本质论”相对应的是“多元本质论”,它主张从多个属性的维度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常见的“以属性论本质”的多元本质论有“二重本质论”和“多重本质论”之分。其中,“二重本质论”主要有目的性与工具性,或政治性与科学性,或个体性与社会性等属性的组合,主张二重属性的对立与统一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多重本质论”则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理解为“多种本质的统一”,常见的属性有政治性、经济性、伦理性、社会性、个体性、目的性、实践性、阶级性、教育性、科学性与工具性等。例如,首都师范大学的李基礼副教授从外在视角和内在视角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基于外在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为工具性,而基于内在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为交往性。[15]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澍军教授认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有目的性本质、工具性本质和载体性本质等三重本质形态。[11]37持有“以属性论本质”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些属性是内在统一的关系。然而,学者们对这些本质属性(或本质形态)何以可能实现内在统一以及怎样做到内在统一这两个问题,并未做进一步的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王学俭教授认同“本质一元论”观点,同时他也提出了“事物的本质并非平面和单一”的观点。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体”的,存在着“质级”,即本质的层次、级别、维度和序列,这四者分别是:引导和塑造共同体成员对象;确证和维系共同体上层建筑;规约和整合共同体运行秩序;干预和调控社会发展状况,这四者是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的关系。[9]13-14笔者认为,王学俭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质级”划分,为我们从不同层次、级别、维度和序列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提供了较好的认识思路,通过对本质的差异性规定和划分,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得以更加明晰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提,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根本之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分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深化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概念明晰法,即通过廊清相关概念获得本质认识。列宁曾指出,“概念是人脑(物质的最高产物)的最高产物”。[16]概念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展现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在人类的认知体系当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正所谓“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明确概念是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本质问题论说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源自于学界对相关概念的界定还未完全统一所致。相关概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例,思想政治教育与相近对象的概念(如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的异同及关系等问题尚未完全厘清楚,于是学者们纷纷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来探讨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承认的是,学者们或多或少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所触及,但也还尚未完全达成一致。基于此,本文认为如若要进一步科学揭示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必然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上来,厘清相关术语的基本内涵及关系,才有可能更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
第二,系统考察法,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学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系统整体性出发考察其本质。对于本质到底是指什么,需要从横向和纵向、内涵和外延等多个视角去整体考察。以横向和纵向视角为例,从横向视角看,要考察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探讨系统各个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系统各要素的矛盾运动情况,不断地占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系统的本质。同时,也应当从纵向视角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个系统,将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引入其中,整体地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需要明确的是,系统是在不断地演化、发展着的,否则必将消亡,这要求我们用历史性的视野、思维和方法来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个复杂系统,从而不断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获得更多的科学认识。
第三,科学抽象法,即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功能和作用,它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或称之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相对应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存在的内在依据,现象体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的规定和发挥。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的规定和发挥也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为此,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分层次、多次递进地透过这些现象去认识本质,从而不断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第四,归纳综合法,即用归纳综合法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方式看其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嵌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是其所是”的根本规定性。它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却总是会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当中。为此,应该全面深入地收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考察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规律、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认识和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稳定的、必然的、根本的和共同的联系,从而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第五,比较法,即从与相关术语的比较中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关术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以与教育的对比为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无疑具有教育的共性。要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离不开深刻认识和揭示教育的本质。然而,学术界目前对于“教育”的概念和本质,也还是不完全一致,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7]16:1.“传统派”主张教育是从属于经济基础的部分上层建筑,他们坚定地认为应该通过考察上层建筑的特点这条途径来探索教育的本质。2.“现代派”不同于“传统派”,他们认为教育也是生产力,通过教育所生产出来的人是不同类型的人,而不是简单地再重复,故而教育是劳动力的一种再生产活动。3.“折中派”认为教育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认为不能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单一的属性,应该把教育视为一个综合属性的载体,这种观点超越了真理的一元性。4.“社会学派”主张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考察教育,他们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这种认识的特点是将教育的功能界定在帮助青少年达成社会化目标上面的作用。学术界对于“教育”的不同界定,直接影响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因此,要运用多种方法,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术语进行对比深入分析,进一步廊清相关术语的概念和本质,从而不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