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项目投资方式、项目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推动企业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已成为建筑业改革的重点。
工程总承包模式推行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随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未来改革将逐步走向深入。当前,行业企业应当认真研究改革形势,逐步解决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抓住机遇,在新时期取得新发展。
我国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就开始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进入21 世纪后,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日益凸显,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从2003年开始,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的文件。2019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管理办法》,为工程总承包规范化落地实践提供了遵循。《管理办法》的施行是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行业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其带来的影响。
一是有利于解决各地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相关规定存在的矛盾冲突问题。在《管理办法》未出台前,各地改革的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相互矛盾、冲突之处,严重阻碍了全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统一市场的培育形成。《管理办法》施行后,能够形成全国工程总承包市场发展“一盘棋”,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
二是有利于改变工程总承包模式立法不足且缺乏操作性的现状。在《管理办法》未出台前,法律法规在工程总承包模式方面没有关于发包、专业分包、合同备案与施工许可管理、合同履约和监督管理等问题的系统、详细规定,在实践中处于无法可依状态。《管理办法》对各方关心的问题作了规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是有利于建筑业市场的培育和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由施工总承包模式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将打破产业链壁垒,解决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问题和技术与管理脱节问题。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区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在装配式建筑、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已成为“标配”。此时,先行企业应当从中看到机遇。
苏州现代传媒广场
《管理办法》的施行是“风向标”,标志着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而从全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工程总承包模式要全面推开,仍需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思维模式短期内难以转变是最大的问题。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很多建筑业企业形成了对施工总承包模式的路径依赖,建设单位习惯于将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分别发包。如今,部分建设单位仍未充分认识到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工程建设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显著效益,仍热衷于将工程分解发包。同时,由于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建设单位对工程承包商往往缺乏信任,特别是对工程承包商的能力没有信心,不愿意放权,于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管得过细,这也阻碍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快速推广与健康发展。
现实情况是,一个项目在招标过程中,若两家企业分别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和工程总承包模式,当报价接近时,建设单位多数情况下会选择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企业。在发达国家,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是市场推动的,而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主要是由政府强力推动的。当前,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主动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帮助参与建设的各单位加强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掌握和应用,通过政府引导、行业推动、各方协作等方式,总结经验,提升效果,从而促进工程总承包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宣传贯彻力度应当不断加大。《管理办法》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的,这非常振奋人心。未来,在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发展过程中,如果财政相关部门也能够参与进来,对于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快速发展将大有裨益。
行业企业应当明确,在国家改革顶层设计指引下,建筑业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的步伐将不断加快。日前,《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实质上也在强化这种趋势。因此,有实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应当加快转型步伐,在改革中着力打造以工程总承包模式为核心的经营结构和管理体系。
2018 年,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EPC 总承包公司正式成立。在改革中,EPC 总承包公司在中亿丰经营格局中的“领头雁”地位逐步确立。为推动工程总承包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公司优化组织框架、梳理项目管理框架、强调设计引领、强化集成管理、打造专业化人才团队、提升计划管控能力,为企业逐步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做好了充分准备。未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等将随之转型,进一步把EPC 总承包公司打造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