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蕾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 镇江 212000)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又被叫做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等脑局灶性损害症状,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1]。当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范围较广。因此,在早期就采用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技术来检出不稳定斑块、评估动脉硬化狭窄程度,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在改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具示如下。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医院50位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于同期选择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观察组男2 5例,女2 5例;年龄45~85岁,平均(68.51±4.17)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6~84岁,平均(77.35±4.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对比性。
纳入标准:待检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免疫功能障碍;传染性疾病;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疾病。
所有待检者均进行颈部超声检查:选取GE LOGIC E9型彩超诊断仪,9 L探头。患者保持仰卧位,颈部放松,横、纵切面连续扫查,利用二维技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依次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先二维图像对患者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进行观察,并观测待检者是否出现管壁增厚、斑块,明确斑块的数目、位置、形态、回声,斑块表面及内部特征、管腔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率=[原始管径(d)-残余管径(ds)]/原始管径d×100%。面积狭窄率=(原始管径横截面积-残余管径横截面积)/原始管径横截面积*100%。利用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速度及频谱改变,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最高流速,阻力指数等,根据血流速度将其分0~49%为轻度狭窄[颈动脉收缩期的最大流速(PSVST)<1 5 5(c m/s)颈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 D V S T)<60(cm/s)、颈动脉收缩期的最大流速/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ST/PSVDis)<2];50%~69%为中度狭窄[PSVST≥155(cm/s)、EDVST≥60(cm/s)、PSVST/PSVDis在2~4];70%~99%为重度狭窄(PSVST>210(cm/s)、EDVST≥100(cm/s)、PSVST/P S V D i s≥4.0)。诊断标准:①局部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5 mm可定义斑块形成;②当斑块的纤维帽越薄,纤维组织比例低,斑块脂质比例高,有大量的脂质池存在,周围巨噬细胞的分布非常密集,斑块自身存在斑块侵蚀、已出现破裂,或斑块基底部细小血流通过可提示形成不稳定斑块。
(1)检出率:统计并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不稳性斑块、内膜增厚、血管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中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内膜增厚、血管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出率对比[n(%)]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导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近年多数学者认为,“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和“脂质过氧化学说”是主要原因。其中,泡沫细胞形成是不稳定斑块最显著的病理特征之一。斑块积累越来越多,造成管腔的狭窄。在某次斑块纤维帽变薄、破裂,其中的粥样物质和血凝块会产生大量栓子,这些栓子在血流冲击下,随着血流进入颅内,堵塞血管,就会出现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症状。
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组织学成分的不同,可将斑块分为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而不稳定斑块是指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发生血栓和(或)迅速进展导致一系列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斑块[2]。血管超声及多普勒显像具有灵敏性高、实时、无创及检查简单易行等优点,其能较准确地检出不稳定性斑块,评估管腔狭窄程度和血流速度。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血管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性斑块、血管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较高,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效果好。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彩超用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中,能有效检出不稳性斑块、准确评估血管狭窄及闭塞情况,诊断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