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朝国
摘要:高中语文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0-0215-01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此外,语文教学改革还应该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朝着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方向前行。
1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预习不够。课前预习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在长时间的教学改革后,语文课堂发生了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体性在无形中提高了,这也就更加体现出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做出分析和研究,最大限度地获得基本的知识。对于自己能够理解其中的一些知识,学生无疑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愉悦感,而对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学生又会产生困惑,自然也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产生听课学习的兴趣。这样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知识时,学生自然会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习惯的作用是巨大的,预习的好习惯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有些教师却不重视预习的重要作用,不积极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又为了争取讲课时间,压缩学生的预习和思考时间,结果就造成了学生只能生硬地接受知识的灌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只能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由于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对教师讲的知识有时候不能很好地理解吸收,所以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1.2部分教师不重引导而重讲解。上讲下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原因是许多教师都认为这种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最少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可是结果却不是这样,长期进行填鸭式教学,把书本知识和教师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不仅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压力,而且还会压制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压制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由于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学科,因此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等,在课堂上要能够循循善诱,能用精彩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语文世界,去感受语文中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遇到问题时,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会直接给出答案,而不是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1.3课堂形式不够丰富。如果课堂的形式多样,就能够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会疏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学生的眼里,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课堂的主宰者。单一的教学形式会使课堂沉闷枯燥,教师和学生都容易产生疲惫感,结果就造成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费力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语文课程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所以要求教师以丰富的课堂形式进行教学,如举行小游戏、知识竞猜等小活动,从而使语文课堂呈现不一样的状态和气象。
2 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意见
2.1进行创新型教学。作为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不断与时俱进,并根据教学规律,进行创新教学。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进行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兴趣,其语文学习就会变成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因此,教师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重点,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尽量在满足学生内在需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和蔼可亲,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用精彩的语言授课,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被语文中的美所吸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其次,教学内容要灵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不同方面的熏陶,绝不是学习几篇文章、几首古诗就能够实现的。高中生活潑好动、好奇心强,所以静态的教材,照本宣科式的讲解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就不能满足语文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不段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要不拘泥于教材,把学生引入到广阔的生活中,在观察世界、感受世界时拓宽其眼界、丰富其知识。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定位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教学内容其实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新,依然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教材,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适当地向教材外延伸。
最后,教学方法要新颖。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要进行创新教学,就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进行分层次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对于语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2.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观念未能正确反映出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角色,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做好互动,通过设置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其次,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合作与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此外,这种学习方式还把个人自学、教师指导、小组交流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的合作与探究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抓住学生错误本质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J]. 白亚军.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