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 陈伟伟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小麦产业对河南农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支柱性作用。近年,河南省小麦市场价格稳步提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也持续增加,表现出了可观的效益与行业前景。在此背景下,河南省的小麦新品种开发工作也不断深入,以昌麦9号为代表的优质小麦已正式投入种植实践当中。昌麦9号是许昌市农场与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周麦16号为母本、洛麦21号为父本,经系谱法杂交培育而成的小麦品种,于201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7010。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昌麦9号持续表现出稳产、高产的优势特点,且在河南省早中茬中高肥力区具有较高的种植适应性。
一、特征特性
(一)农艺性状
昌麦9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小麦品种,整体生育期为231 d。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片宽大厚实,叶色浅绿色,苗株健壮,抗寒能力强;分蘖能力适中,成穗率较高,成穗量较大;春季起身拔节快;株型松散,旗叶上举,穗下节长;成株株高80 cm,熟相好;麦穗长方形,麦芒较长,麦壳麦粒皆为白色且麦粒相对较大;亩成穗数42万穗,穗粒数约33粒,千粒质量约48 g,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较为均衡。
(二)抗病性鉴定
经2014年、2015年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昌麦9号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与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三)品质分析
昌麦9号经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分中心)品质检测分析,2014年该品种蛋白质含量为14.86%,降落数值为350 s,沉淀指数为65 mL,吸水量为61.9 mL/50 kg,形成时间为3.2 min,稳定时间为2.1 min,面團弱化度为176 F.U.,容质量为784 g/L,白度为70.4%,出粉率为70.4%,湿面筋含量为30.1%。2015年该品种蛋白质含量为13.02%,降落数值为394 s,沉淀指数为60 mL,吸水量为61 mL/50 kg,形成时间为2.7 min,稳定时间为2.4 min,面团弱化度为122 F.U.,容质量为814 g/L,白度为73.4%,出粉率为73.0%,湿面筋含量为27.1%。
二、产量表现
(一)初级试验
昌麦9号的初级种植试验于2011—2012年度在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97 kg,与对照周麦18号产量增长7.4%,位居4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第三名。
(二)预备试验
昌麦9号于2012—2013年度参与河南省冬水组小麦新品种预备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53.8 kg,与对照周麦18号产量增长7.8%,位居195个参试小麦品种的第三名,成功晋级区域试验环节。
(三)区域试验
昌麦9号于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C组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92 kg,与对照周麦18号产量增长4.8%,位居15个参试小麦品种的第二名。其后,该品种于2014—2015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33 kg,与对照周麦18号产量增长3.3%。
(四)生产试验
昌麦9号于2015—2016年度在河南省冬水A组参与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41 kg,与对照周麦18号产量增长6.2%,位居参赛小组第二名。
(五)高产示范
昌麦9号于2014—2017年3次进行高产示范,示范点为河南省许昌市种子繁育基地。该品种在示范期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00 kg,表现出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好、后期落黄好等诸多优势,且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较为均衡。其中,2014—2015年度、2015—2016年度、2016—2017年度每667 m2产量分别为706 kg、644 kg和615 kg,达成了良好的高产示范效果。
三、高产栽培要点
(一)播种期、播种量
每年10月5—20日播种,其中,10月8—15日为最佳播种时间。播种量以8~10 kg/667 m2为宜。若错过最佳播种时期,还需要按照每推迟3 d增加0.5 kg的标准进行计算播种量。
(二)科学肥水
播种前浇好底墒水,做到足墒下种,以便达成一播全苗的理想效果。其后,还应结合具体墒情,在不同生长期进行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的浇灌工作。
(三)杂草防除
小麦拔节期之后,若发现麦田中的杂草数量较少,进行人工拔除即可。若麦田中的杂草数量过多,则需化学除草,每667 m2麦田用10%苯磺隆10 g兑水30 kg进行混合喷洒。
(四)病虫害防治
昌麦9号拔节期至灌浆期,采取“一喷三防”的防治措施,重点预防白粉病与蚜虫。此外,若昌麦9号在抽穗期、开花期正值阴雨天气,还需在降雨前后喷洒多菌灵等药剂,避免赤霉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