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明玥
半夜,于莉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自己因为重感冒加扁桃体炎症,已经发烧三天了。“每天吃药吊水,每天重复发烧,体温就像过山车一样。这会儿正趁着体温稍有下降在赶单位的标书,因为后天的招标会不可能因为自己生病而改期。”在她发布的状态底下,她老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点上了一个大大的赞,然后迅速消失。
在老公出差归来后,于莉对他盲目当“赞友”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说他结婚5年来就没对她的状态变化、心态起伏上过心。要不是养成了这种熟视无睹的习惯,何至于在她高烧不退又强撑着加班的时候,没心没肺地点赞?
老公求生欲很强地说:“点赞的人,不是还有你老板?我这是在歌颂你的敬业精神。”于莉更生气了:“我这条朋友圈,向亲友、向老板、向你发出的潜台词都不一样,你这一点都看不出来?”
没错,夫妻互为朋友圈好友的情况,如今可能已经占到九成以上。日常当“赞友”的频率与基调,已经构成了夫妻相处中的重要一环。在不该点赞的时候点赞,在应该留心安慰的时候瞄一眼就忽略了过去,很可能就给彼此的关系埋下了雷。因为,你是他的爱人,不是他的老板、酒友、同行和客户。你在同一条朋友圈中读出的信息,应该与众不同。
小荣这两年特别热衷参加朋友组织的各种茶席,春日赛诗、古玉鉴赏、汉服聚会、即兴唱曲……每次茶席都有不同的主题,搭配不同的茶。经常看到小荣在朋友圈里拍下茶席的各种细节,赞叹如此排布的匠心和寓意。我们都以为她只是文艺青年的浪漫瘾又发作了,只有小荣的先生从中看到了妻子设计茶席的潜质。从3年前开始,她先生就开始有意识地在网上、在旅途中,为妻子收集各式各样的花器、茶杯、茶则、茶壶和茶巾,还有研究茶席布置的书。尤其当他感觉到茶席上的铺桌茶巾是小荣感受气氛的心爱之物后,这个建筑工程师简直变成了半个纺织品专家。他去南通出差时,特意去半停产的国营织布厂,托熟人带他去仓库附属的小卖部购买布匹。他买到了早已停产的印有100种篆体寿字的蓝印花布,还有用红白双色印有囍字的印花布。每一个囍字,闭眼去摸都有浮凸感,那种凝聚无数手工匠心的美,让小荣再三抚摸,欣然感慨:“你真是最懂我的人。”
在先生的鼓勵与帮助下,在区法院当了十多年书记员的小荣,逐渐成长为茶席布置方面的专家。每年的妇女节、母亲节、端午节、教师节、重阳节,她都会收到企事业单位的预约,让她去主持各种茶席。怎样插花、怎样铺桌、怎样安排与茶相关的主题讲座,小荣在自己平淡的生活之外,逐渐开辟出了新天地。这里面,焉知她那位有心的先生做出了多少默默的奉献?
摘自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