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詹
初秋的北京,早上八九点钟的光景,阳光已没有盛夏时的炙热,信步走进陶然亭公园,微风拂面,夹杂着草木淡淡的清香,顿觉神清气爽,心情舒畅。
陶然亭,取名自白居易的句子“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是一个以亭景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其中,尤以华夏名亭园最为著名。进得园来,沿着树荫蔽日的石板小径前行,一座又一座选自全国各地,按同比例仿建,风格独特、建筑奇巧的亭子,渐次出现在眼前。对于喜欢亭子而没机会去实地游览的人们来说,真有“园中闲步走,犹似下江南”的绝妙感觉。
兰亭,原亭在浙江绍兴,亭内碑刻兰亭二字,为康熙所书。鹅池碑亭,同为兰亭建筑,鹅池二字分别为父(王羲之)子(王献之)合书,实不多见。亭旁不远处,一块略微空阔的场地上,几位大妈正兀自陶醉在广场舞里,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沿着湖边漫步,百坡亭映入眼帘。此亭原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内,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桥亭。
谪仙亭,“却忆谪仙诗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醉翁亭,原址在安徽滁州,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独醒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是为纪念屈原所仿制,原亭在湖南汨罗屈子祠前。
走着走着,感觉有些累了,想找一处歇息一下。亭者,停也,本意原就是旅途休息之所。此时恰走到一座三面临水,单檐六角攒尖顶,飞檐翼角,碧瓦细柱的小巧亭子前,感觉竟有些似曾相识。细细端详篆字体的亭额,却很费了些周章。环顾四周,亭旁有一块卧石,上面刻着“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句。
浸月亭!白居易!这不是仿建自家乡九江甘棠湖畔,三国周瑜点将台上的浸月亭么?人生何处不相逢!瞬间感慨万千,脱口吟出:
这是一座亭子/这是一座在景区常见的亭子/这不是一座寻常的亭子/它让来自浔阳古城的游子驻足/不肯离去/它是一位沧桑的老人/坐看浔城千年历史烟云/它是一位含羞的少女/嫣然在京城又焕发了青春/它的芳名/浸月亭
说起浸月亭,就不能不说到白居易。当年这位唐代大诗人贬谪江州(九江古称)时,郁郁不得志,曾写下脍炙人口的《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遭人冷落抛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与同情,慨叹了自己横遭贬谪的坎坷仕途及沦落天涯的愤懑不平。浸月亭为其在江州司马任上,于东吴大都督周瑜点将台旧址上兴建。后人取其“别时茫茫江浸月”的浸月二字,将此亭命名为“浸月亭”。1988年,陶然亭公园以1:1的比例仿建,亭的斜对面,竖有白居易《琵琶行》全诗诗碑。整个亭子被怪石、湖水、柳林、荷叶、水杉环绕着,簇拥着,說不出的清丽雅致,道不尽的笃定淡然。
时候不早了,起身道别,频频回眸,竟有无限留恋。归途中虽然经过闻名遐迩的陶然亭、沧浪亭、杜甫草堂亭、二泉亭、一览亭等,脑海中却全是浸月亭的模样。不知为何,竟有些伤感,李叔同的《送别》隐隐从天外传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等着我,浸月!还会再来,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