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新疆奇台的民间猜话正在申报昌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本人喜欢奇台的民间文化,从小听得一些,退休后闲暇之余,通过回忆、搜集整理,共得一百五十多条。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对它的产生、意义、背景、形式、内容、作用以及发展做了一些浅显的探讨,特撰此文,抛砖引玉,供专家学者研究。
猜话也叫谜语。谜语自古有之,有各种灯谜、扇谜、字谜等,也有《谜语大全》之类的书。猜话和谜语的分别是:猜话是口头文学,而谜语则上升为书面语,猜话纯属口头创作,属民俗文化,它由群众集体创作,口授心传,无文字记载,在口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工完善,使它更加形象。它和奇台的儿歌、歌谣、谚语等,都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
奇台自清末以来,因地缘优势,有一条通往山西归化城的草地商道,号称“旱码头”,“五路要冲之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之一,内地的商贸贾人、军民人士大量迁居古城,除带来商业兴旺,也带来各地不同的乡土文化,结合本地文化,使奇台的民间文化得以繁荣,因而产生了戏曲、歌谣、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谜语当属其中一类。
人的生活内容,除了吃穿等物质生活需要外,也需要精神文化生活。旧社会科技落后,传播文化的媒体和载体很少,口头文化便成了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奇台冬季漫长,那时农村人农闲时,文化生活的内容主要就是听书、唱曲子、谝传、说笑话,也说猜话。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没电,一家人围坐在黄豆粒大的一盏油灯下,母亲还要在油灯下做针线,孩子们无聊,便缠着大人们讲故事、说猜话,如此天长地久,口口相传,奇台的猜话就是这样产生的。
奇台猜话的形式也和谜语一样,有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谜面有带韵的短句,或四字、五字、七字为一短句,有两句、三句或四句构成一首猜话,排列整齐,如儿歌、诗歌、谚语、歌谣等一样,说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使人在猜谜底的同时,带来一种语言音律美的享受。
构成猜话谜面的方法,主要用象征、暗喻的手法,用形象的语言,以此物比彼物,使人展开想象,如“墙上的灰、树上的炭、河里的柳叶儿泡不烂”,暗喻为苍蝇、乌鸦、鱼都很形象,容易猜中。
谜面的编制一定要根据事物的外貌、特征、内涵,巧妙编制,越接近实物,越容易猜中,若过于深奥,则费猜。农民缺少文化,暗喻一定要以熟悉的事物作比喻,当然如果离实物的本质太远,也费猜。如有一条猜话说“一个老牛没脖项(读hang),十个八个都驮上”,猜土炕,一般人都猜不中。土炕怎么能比老牛,很不形象。有编制好的,不但巧妙,而且有趣,如“空里悬、空里吊、不是鞋、脚上套”,猜马镫,就很形象。如说明打一物也容易猜中。
过去的劳动人民缺少文化知识,他们虽没学过修辞方法,但懂得比喻、押韵、对仗、排比等修辞方法,有的猜话编制得非常巧妙、妙趣横生,如“红脬牛,黑卵袋,拿到街上做买卖”,谜底是杆子秤。猜中后细思其中的巧妙,不禁哑然失笑。
奇台的猜话有他产生的历史性,很多事物现在已不存在,如要现在的青少年去猜,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感知,很难猜中,如“高顶山,平地凹,四棱峥,九八卦,披头女儿不说话”,猜过去农村打场的四种形式和用具:高顶山是麦垛,平地凹是场,四棱峥是滚子,九八卦是拉耙,披头女儿不说话是扫帚,现在有了康拜因,没人再打场了,所以年轻人猜不中。再如“一个母猪,两头子窟蹰”指风匣,现在风匣也没有了,青少年猜不中。
还有一条是“顶梆硬,硬顶梆,毛毛长在梢梢上,洞洞里入一下,缝缝里跐一下”。这是个啥东西?真不好猜。原来这是木轮大车使用的膏油瓶和膏搭子,“顶梆硬,硬顶梆,毛毛长在梢梢上”是膏搭子,如同毛笔,“洞洞”指膏油瓶,过去没有机油,车轮转动的摩擦部分常加些清油,盛油的瓶子的叫膏油瓶,“缝缝”指加油的缝隙。这则猜话编制非常巧妙,现在人因没见过,绝对猜不中。
奇台的猜话还有它的地域性,如“小小青铃铛,到大黄铃铛,石头板上脱衣裳,铁州城里闹嚷嚷”,猜糜子从结籽到黄再到碾成米做成米饭。因奇台自古种糜子,如果拿到不种糜子的地方则猜不中。奇台猜话的语言也带有地方方言,如“铁马铁鞍子,满墙撒欢子”,猜抹墙的抹页子(抹子),“撒欢子”奇台土语意为到处跑,再如“一个背锅子老汉,头上顶着个火炭”,猜烟锅子。“背锅子”奇台语为驼背,其他地方则称为“罗锅子”或叫“锅锅”,与奇台口语不同。
再为口语化。奇台谜语产自民间,以口语为主,很少文言词汇,如“有帮帮,没底底,名字叫个天喜喜”,(天窗),帮帮、底底均是口语。“绳绳索,皮皮索,三个沟子十个脚”(牛犁地),“绳绳索,皮皮索”指绳索,均是口语,“沟子”指屁股,两头牛两个沟子,再加一个人的沟子,共三个沟子,十只脚,两头牛八只脚,再加人的两只脚,共十只脚。不但形象,而且有趣。再如“挖锛子模样蒜骨朵脚,来了人哩跳的跳的说”,“挖锛子”,奇台人称木匠砍木料的一种类似斧头的工具为挖锛子,“挖锛子模样”指狗的脸,如不懂奇台方言,很难猜中。
粗俗与高雅。群众口头文化包括很多粗俗的内容,拿到书面上或者正式的场合,或许显得粗俗不堪,但在田间地头、荒郊野外,却是人们开心的话题,编进猜话,不但不显粗俗,而且还会产生无穷的妙趣。如“弯弯曲曲硬棍棍,钻进小姐的肉缝缝”,说出后人都觉得粗俗,容易往别处想,但猜出来后却大相径庭,它是指女人戴的耳坠子,耳坠子不是“弯弯曲曲的硬棍棍”嗎,戴到女人的耳朵上,不是钻进小姐的肉缝缝吗,猜中后才恍然大悟,令人捧腹。再如“肉尖对肉缝,一股子白水往里送,双手抱个屁股墩,嘴里啊哼又啊哼”。听了后人都觉得怪胀,不堪入耳,其实谜底一点也不怪胀,它是指小孩吃奶,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这里采用了声东击西的说法,得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奇台猜话的内容,据我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类。
生产类。包括生产用具、劳动形式、劳动内容等。生产工具如:“一个铁猴,满山磕头。”(镢头)“十八的姑娘门前站,腿跘里骑个莲花转,十八个小伙弄(奇台土话读luan)不转,老汉挣得满头汗。”谜底是独轮车。“莲花转”指独轮车的轱辘,人多反而不好推,一人才好推,所以“十八个小伙子弄不转,老汉挣得满头汗”,听似粗俗,实则既形象又贴切,独轮车也是过去的生产工具,现在已没有了。
劳动形式如“高一愣,低一愣,三个脬牛走一愣”,指犁地。高一愣、低一愣指地犁得不平,“三个脬牛”其中把人也算作一个脬牛,走在后面,很能惹人发笑。再如“像石头,不是山,雷声轰轰不下雨,雪花飘飘不觉寒”(打场、扬场),“一个鹰,一个鹞,十个按住一个跳”(铡草)。
生活类。包括生活用具、生活现象等。生活用具如:“爷爷甩得欢,奶奶对得端。”(姜窝子)“一个猪娃不吃麸麸糠糠,朝沟子打了一枪枪。”(锁子)“一个鸡娃红嘴嘴,不吃食来喝水水。”(灯)“一个黄豆大,三间屋子盛不下。”(清油灯)
还有文具、乐器等,如:“张家门上一碗水,黑(读he)老鸹(乌鸦)过来摆摆嘴。”(毛笔)“一个臭棍(驴鞍子后面驴屁股后横档的木棍)七个眼,时时不离屁股眼。”(吹笛子)“一人一马过古城,人走中间马不停,二朵梅花定太平。”(拉二胡)
还有“长方形,一座城,城里住着两家人,一家人少数儿多,一家人多数儿少”(算盘)。
生活现象:“白马卧的呢,青马跳的呢,十个将军压的呢。”(切面)。
“似山不高似雪淌,似路不远走不到。”(驴推磨)“搐一下,拧一下,扔到地上拌一下。”(擤鼻涕)。“去开哩慌慌张张,来开哩思思想想,朝后一望,尖尖朝上”(出恭)。还有“紧急公事到,快往营房靠,先放机枪后放炮,胜利以后贴喜报。”“打的咚咚鼓,下的毛毛雨,将军出了城,雪花满天飞”,都是指出恭,特别形象,博人一笑。
人、动物、植物。人,如“一个板板,开的七个眼眼”(人脸),“白门帘子红吊床,里头睡的个幺二郎”(牙、舌头、上下腭)。
动物:“山里来了个鬼子,穿的一身锥子”(刺猬),“山里来了个豹子,穿的一身套子”(骆驼),“蒜骨朵脚,柳条腰,坐下还比站下高”(狗),“一个花乳牛,又点沟子又点头。”(喜鹊),“铜头铁脖子,腰里挨不住一勺子”(狼),因为狼的头和脖子很硬,腰里最不经打,所以打狼要打腰中间。
植物:“青枝蓝杆顶儿红,扎得小姐手儿疼。”(红花),“一棵树,长不高,开黄花,结八宝,名字叫个哎吆吆”(八角刺),“一棵树树不高不低,高头结的紫稠荷包。”(茄子),“一颗树树不高不低,高头结的珍珠玛瑙。”(葡萄),“一棵树树不高不低,高头结的弯弯镰刀。”(豆角)。
自然现象:“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顶银钉。”(夜空),“轻易种不上,种上根朝上”(冰牛牛),“沟里溜,沟里溜,又没骨头又没肉。”(水)
连环谜语。连环谜语在形式上是猜中一个谜底,然后以这个谜底为字头,说出下一个谜语,连说四五个,类似游戏开火车,如“一个胖娃娃,两头开花花”(枕头),过去那种老式枕头,两头绣花。“枕头不枕头,这头望那头”(镜子),“镜子不镜子,麻脸没缝子”(核桃),“核桃不核桃,捏着鼻子吃舌头”(瓜籽)。连环谜语比一般猜话更巧妙,猜起来更有趣。
在我搜集整理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这样的谜语,如“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到地底下。”(红萝卜),“麻屋子,红帐子,里头睡的个白胖子”(花生),“肚子大,脑袋小,胸前有对大镰刀,别看样子长得笨,捕捉害虫本领高”(螳螂),“兄弟七八个,围着桌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蒜)。
很显然,这不是奇台的民间猜话,而是从小学语文课本上学来的,还有一些是从谜语大全上看来的,对这样的谜语,不能收入奇台民间猜话,因为它没有奇台的特点。
奇台民间猜话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任何人都可参与,有些猜话更适应少年儿童,我想这大致有三方面的作用——
保留历史史实。这些猜话都是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内容多反映一百多年前至现在的一些生产、生活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有些东西正在消失,它起到一个反映历史的作用,与历史教科书、文史资料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使人不忘历史。不知道过去的落后,就不知道今天的先进,对青少年起到历史教育的效果。
开发智力。尤其是青少年,通过猜谜语,能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在已知的基础上,追求未知;能起到锻炼智力,积累知识的效果。
娱乐。虽然它产生于旧时代,但现在仍然有不可低估的娱乐性,它是一种集体活动,说说猜话、笑话,能活跃气氛,增加和谐,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
奇台民间猜话的发展。任何一种事物,都要在旧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奇台民间猜话有强大的发展空间,以现在人们的文化知识,再创作一些民间猜话可谓小菜一碟,如果有文化人想做此事,甚至可以编出一本书来。本人不才,以眼前事物为题,试作几则如下:
“一物生得怪,人人把它爱,没脚能走路,骑上比驴快。”(自行车、摩托车)
“小小房子尕门门,里头蹲个尕人人。”(照相机)
“今天当新郎,明天入洞房,后天杀了人,却又当皇上。”(演员)
“你是灰太狼,我是喜羊羊,兒童最爱看,不怕时间长。”(动画片)
“一个小匣匣,没嘴能说话,人人把它用,天天不离它。”(手机)
“十个指头乱动弹,两个眼睛瞪得圆,写字不用笔和纸,说话不怕离得远。”(电脑)
“一个猪,一个猴,四个光头往西走,不怕十万八千里,不达目的不回头。”(西游记)
如此类推,如果下功夫去编,肯定能编出更多的猜话。如果奇台有人热爱此项活动,参与搜集和再创作,奇台猜话将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简介
马振国,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会员。在《回族文学》等报刊发表文章二百余篇,多次获区州县“优秀文史撰稿员”、“优秀文史编辑”及优秀作品奖。
[栏目编辑:黑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