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娇
摘 要:在传统日本文化中充满各种各样美丽色彩,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地有新的颜色出现。日本文化中的色彩之美也反映出日本人的美学观念,并在生活中被处处应用。文章对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色彩进行分析,考察日本人的美学观念与独特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日本文化; 色彩; 美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J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9-097-002
中国汉字“色”的甲骨文像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在观察对方的脸色,所以“色”本义为脸色。如《诗·鲁颂·洋水》中写道“载色载笑”,就是表达脸上显现欢喜之色。“色”还有“颜色”的意思。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对紫草的采摘要把握好时机,如果在尚未开花的时候采摘,就“根色鲜泽”,反之,花盛开之后采摘,就会“根色黯恶”。“色”也可指代女子的容颜,在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著名的《琵琶行》中琵琶女以“暮去朝来颜色故”感叹岁月沧桑,年华易逝。“色”也指佛家用语中一切物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处的“色”即是一切循环往复的事物和现象,是需要从更高的层次去理解的超然的存在。
日语汉字“色”,其本意代表着喜爱尊敬之情。日语中的“色”亦有多种释义。
一、日语汉字中“色”的释义
①颜色。由于光对视神经的刺激传入脑视觉中枢产生的感觉。通过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属性表示。尤指除去黑或白以外的颜色。②成色,物体表面呈现的状态。③神色,表情。④样子,情趣。⑤声音的调子,余韵。⑥预兆。⑦男女之间的情爱、恋爱。⑧种类。
日语中“色”的应用最广泛的意思便是“颜色”,尤其是日语书信中的季语问候语。季语在四季甚至是12个月份中各有不同,通常是利用当季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铺垫问候。如2月季语“院子里的花草似乎也开始染色了”,以此表达笔者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再如10月季语“银杏叶变成了金黄色”,表达秋意已浓。
二、白色中的色彩观念
色彩观念就是人对颜色产生的自然联想,最终会体系化成审美意识。色彩观念的产生会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色彩能够表现人类情感,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产生各异的象征内涵。
在古代日本和现代日本,白色都是日本的典型颜色。白色象征纯洁善良,朴实正义。平安时代起,纯白色成为一种受人爱崇的色调,古代日本,白色也象征着太阳的颜色,是神圣纯洁的象征。因此“白”在古代日本文化中也衍生出“自然本心”的意义。《古事记》中须佐之男神在高天原和天照大神誓约的神话情节印证了古代日本人对于拥有一颗清澈明净的心灵的重视[1]。
传统的日式婚礼中新娘穿的纯白和服称为“白无垢”。白无垢从内到外全部是白色,打褂、褂下、腰带、布袜以及佩戴的饰物都是白色。室町时代起,上级武士家庭开始以白色和服装扮新娘,到明治时代,白无垢已经成为新娘的专属礼服。日本人尊崇白色,它赋予女性明净柔和的品质,融入了日本精致典雅的意味。“白无垢”意味着新娘不染纤尘地出嫁,以求得幸福美满[2]。
红白歌会,是日本除夕之夜的经典节目。“红白”来源于红白对抗的概念。《保元物語》中的“源平之战”,源氏与平氏双方分别以红色和白色的旗帜占据疆土,红白对抗的概念因此流传。红白歌会则是红、白两组歌手进行对抗赛。
使用没有颜料涂层的木结构建筑被称为“白木建筑。”日本代表性建筑伊势神宫便属于“白木建筑”。
再看日本神话中的神灵,他们来到人间时或是栖息在白色的东西上,或是以白色的动物形象出现。例如《古事纪》中报恩的出云族白兔神,以及《日本书纪-卷八-仲哀天皇》中提及的白鸟神灵:
“朕未逮于弱冠而父王既崩之。乃神灵化白鸟而上天,仰望之情,一日勿息。是以冀获白鸟养之于陵域之池、因以睹其鸟、欲慰顾情。”则令诸国、俾贡白鸟[3]。
以上可以得出,白色在日本文化中是圣洁质朴的存在。是光明的象征,也是“理想主义”的颜色。白色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存在与应用也说明了色彩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相联系,或者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桥梁打开了日本人对生活、自然之界的感知。日本人的色彩观念即是以各种颜色反映内心世界,随之反馈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
三、历史中的日本色彩
1.早期封建社会时期
1.1.飞鸟时代。推古天皇十一年,圣德太子制订了冠位十二阶。根据管理层的才干和功绩,授予12种正式职位,以消减豪族在官场中的绝对优势。任何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都可以予以重用,使得官场风气有所改善。
冠位十二阶凭德,仁,礼,信,义,智划分十二级官衔。以紫,青,赤,黄,白,黑六种色彩来界定官位高下。以德最高,其次是仁礼信义智,共六等。德是最上位,为紫色。青配仁,赤配礼,黄配信,白对义,黑对智。德、仁、礼、信、智又各有大小之别,共十二阶,对应紫、青、赤、黄、白、黑的浓薄十二色。
冠位十二阶的颜色选取中,紫配最尊贵的官阶,是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有“紫气东来”一词。西汉刘向著《列仙传》中记载着老子过关的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东方浮现紫气,便推测有圣人途经,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老子在道教中的地位至高,无出其右,被尊为“道上太祖”,紫色也成了祥瑞之色,仙人的住所被称作“紫府”“紫台”,仙人之首被称为“紫皇”,仙女则被称为“紫姑”[4]。由此可以看出圣德太子以紫匹配德位,并作为冠位之首是源自道家文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紫色为最上位,同紫色颜料的稀缺性分不开。古代日本人从紫草中提取紫色,而紫草稀少,加之提取难度大,所以价格极为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以以紫色裹身,显示地位尊贵。
1.2平安时代。三国时期,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出使中国学习,这些使者对华夏文明感兴趣,于是把吴服带回了日本。现在日本卖和服用的织物绸布等店还叫做吴服屋,“吴服”在日语中即指来自中国的高级布料。奈良时代,遣唐使给日本带回中国朝服,日本人以此为原型开始了长期的模仿。平安时代,和服中使用的艺术色彩开始多元化,并且结合了日本的气候特点、日本人形体特征和审美情趣,成为独特的日本民族服装。
平安时代10世纪,十二单开始成为日本女性贵族的正装。十二单注重考究颜色,四季有不同的配色组合,色彩细腻艳丽,对比强烈。红色代表高贵奢华,所以贵族女性多使用。除此之外也使用诸如蒲桃色、浓紫色、香染色及苏枋色等颜色。整体来看,红、青、樱、紫、蓝、白等是十二单中的普遍选择。现代日本皇室女性仍会穿着十二单参加神道祭礼、即位等重大仪式[5]。
由于古代人类生活与自然密切相连,平安时代起,四季植物以及自然风景常常成为颜色名字的来源。日本人善于将四季变化之美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联系,并应用于生活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尤其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会关注各种颜色,着眼于以自然之色创造独特氛围。《枕草子》开篇描写曙光初露,泛紫的细云缭绕着微白的山顶,作者以清新细腻的笔法刻画春日清晨[6]。
现代日本人观念中的“传统色”也多形成于平安时代。如代表青春活力,新生之春的“萌木色”;代表日本女性优雅、美丽的“抚子色”;咖啡色的雅称“落栗色”;以及泛着微蓝的紫色受到日本女性喜爱的“藤色”。
《枕草子》中将女郎花和桔梗与空虚低垂的菊花放在一起。女郎花和桔梗是秋季七草之二。女郎花也叫做“女萝”,“女郎花色”是秋风拂过田野的黄色,桔梗色则是清新爽目的蓝紫色。宫泽贤治在作品中多次使用桔梗色,如在《水仙月四日》中,风雪过后,天空晴潋,出现了桔梗色的穹顶,布满了璀璨的星星。以及《银河铁道之夜》中,将漫天的繁星比作柔软的桔梗花瓣,让读者感受星月夜的宁谧。
2.中期封建社会时期
进入中世纪,颜色又有了不一样的表达。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日本美学思想——侘寂。日本三大审美意识为物哀、幽玄和侘寂。侘寂所描绘的常常是陋朴之美、残缺之美、老旧之美。
相比物哀、幽玄,侘寂的精神内核趋向荒芜、苍凉与孤寂。侘寂所表达的是极简、残缺,是岁月摆渡之后遗留的本质之美。侘寂关注光影的沧桑,从冷瘦、枯萎、老朽的事物中,体会自然中素简、静溢、野趣的美感,蕴含自然无圣的理念[7]。
中世纪的色彩美学也体现在了日式庭院中。日式庭院中有一种独特的艺术设计——枯山水。枯山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延伸,颜色只有白与黑,十分讲究焦浓重淡清。以白砂黑石为设计主体,可以变化为千罗万象。白砂上有各种独特曲线,状如涟漪、波浪或旋涡,可以代表大川、海洋、云雾,从中可以感受到岛、云海、孤峰。石头可以寓意山和岛屿,枯山水是于无水中产生水阔天长意境的艺术作品。日本许多寺庙均在禅院庭园中设置枯山水,如南禅寺、银阁寺等[8]。
3.近世時代
江户时代中期,被称为豪商的富裕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一般庶民的生活日益丰富。后期,为杜绝奢靡之风,幕府颁布了“奢侈禁止令”,连服饰的颜色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庶民只能穿茶色、鼠色,蓝色这三种颜色。江户人调整了茶色与鼠色的浓淡比例,在此基础上融合其他颜色,创造了各种雅致细腻的茶色系、鼠色系色彩。其中梅鼠、素鼠等,都是江户人常用的和服的颜色,颜色中体现出禅意与“和清静寂”的精神。
虽然颜色的使用受到限制,但江户人仍在不断创新。如:在染料瓶子里只浸染一次的浅蓝色——瓶窥;名字源于昆布(海带)的浓茶色——媚茶;朱鹮羽毛的颜色——鸨色;蓼蓝染成的纳户色;诞生于江户时代的染色手法“曙染”常用到的像黎明时东方天空一样的冬云色等。
传统日本文化中的色彩经过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日系风格”。现代日本的颜色依旧继承这样的风格并不断扩充内容。色彩灵感及雅称源自万千自然风物,因此富有自然气息。色系清新优雅,素净简约,往往起到治愈心灵的作用。色彩不仅是一种修饰,更蕴含着人生智慧。立足人生思哲,怀抱自然思情,将深沉的体悟与对自然的爱恋投射到万千色彩中,以此寄托美好愿景。2019令和元年,日本流行色协会挑选了梅、堇、樱三种花卉色彩作为令和的代表色,期许仲春之时,风和气清,自然的温暖与美好可以长存。
参考文献:
[1]安万侣.《古事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时安.日本和服色彩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
[3]舍人亲王.《日本书纪》[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4]龚凯歌.《圣德太子“冠位十二阶”对中国儒道思想的受容与发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朱春玲.从日本和服看日本文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6]清少纳言.《枕草子》[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8
[7]李宏祥.浅析侘寂之美——美学中的蒙昧主义[J]求知导刊,2015
[8]叶渭渠,康月美著.物哀与幽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罗秉艺.《分析禅文化对日本枯山水庭院营建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