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荣娜 王观玉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关键的学习领域,在长久的发展中,历经了由蓬勃发展走向停滞迷茫阶段,然后再步入探索发展阶段的各阶段,在新时期的新的发展机遇中,信息技术课程到底要走向何方,继而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呢?笔者示图在本文中立足于本课程的现存问题,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纲要,来讨论基于计算思维,就新的指导纲要或课程标准的出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时安排、教师队伍的建设等诸多方面,给出具体的改革措施,继而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计算思维;Scratch;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3-0143-02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上是基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主要目标的,主要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并且基于此当作它的课程形态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实际上是由小学阶段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至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的一门衔接课程,达到了由小学时期的形象思维至高中阶段的抽象思维的合理过渡,此外,它的另一个使命是帮助学生逐步地对计算机科学萌生出深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在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去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并以此学会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以为孩子们日后在计算机领域的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来令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多样要求。
1 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所存的问题
在现阶段下,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在该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当中,大体上是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大偏离的,而且不少人都有一种看法,即并不认为信息技术课能够具备较高的价值,认为它是随时可以废弃的,故而,信息技术课根本上正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第一,我们从课程的基本内容可见,信息技术课虽然已历经了数十年的历史,但是若较之于其他的课程来讲,信息技术课的整个总理论体系依旧是过分单薄的。而且,其课堂教学的实践以及研究也较少,再加上此课程自身的更新速度极其之慢,特别是就信息技术的实际的学科特点而言,第二,其教学内容颇旧,而且根本不能够做到快速更新、与时俱进,也根本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下社会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第三,倘若就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工作而言,部分教师的总体的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其教学模式也大同小异,把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整个培养过程轻松地变为步骤学习,另外还有技术操练,更多的是倾向于机械操作方面的训练,并未针对他们的思维来展开必要的强化训练;把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逐步地精简成乏味性的机器学习,使得信息技术课堂的整体感觉是毫无活力的,毫无应有的热度的,极难去培养学生应具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若从社会环境这一点来看,处于应试教育下,不管是家长还是校领导,还是学生们自己,都对信息技术课程依旧并未有深层次的认识,也根本不乐意把大把的精力及时间倾注其中。第五,就目前而言,对信息技术课程应达到的教学效果仍旧并未有一致的评价标准,此外,现阶段的此类单一化的评价体系实际上亦对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的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不利,难以更细致性和真实地去有效地反馈出本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的教学效果,亦无法调动教师们在课上的教学热情。
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开设若干年,相关的课程指导文件只有2000年由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000年的《纲要》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尽快确立新的课程指导纲要或课程标准,是迫切需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就确立新的课程指导纲要或课程标准,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2.1 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
2000年的《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而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内容,从而造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新的课程指导纲要或课程标准要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作用等,要同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作为基础学科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2000年的《纲要》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停留在计算机的操作和软件的简单应用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传统课程里的体系课,也不是操作课,而是一门实践探索课程。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再把软件操作作为课程发展的主线,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伴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社会的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应用计算思维的覆盖面也愈来愈大,应当要如同写作和阅读、算术等达到广泛性的覆盖,变成每一位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把计算思维以巧妙的方法引入,这可以帮助信息技术课程扭转局面,使它大有可为,如此一来,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就不至于再被精简成某一种计算机理论的知识又或是软件学习的一个过程,相反的,会在真实的教学当中,运用各式途径及方法来将计算思维囊括其中,此外还丰富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和内涵;再者,信息社会的实际发展速度极快,日新月异,该课程的知识也往往与时代的发展完全脱节,而实际上计算思维更偏重于对学生的抽象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分解能力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合理培养,而这些其实就是日后的社会真真实实所需的,并且也是永远不会被轻易淘汰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编程实践是培养计算思维的必由之路。学生在学习阶段,难以直接面对实际的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而编程实践是现代计算技术中,最为普及的计算实践,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计算实践,通过学习编程,积累感性经验,真正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从而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务院2017年7月8日印发并实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因此,编程实践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将Scratch引入信息技术课程中。
Scratch 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学院(MIT)专为8至16岁青少年设计开发的免费开源的可视化编程语言,但其丰富的学习环境适合所有年齡阶段的人。Scratch通过积木拼接的方式,只需将色彩丰富的指令方块进行组合,便可创作出多媒体程序、互动游戏、动画故事等作品。Scratch的主要特点有:第一,门槛非常低,不需要编写代码,只需拖拽指令进行组合就能完成编程;第二,充满趣味性,建立程序的过程,用到涂鸦、录音、找图片等有趣的过程,加之界面色彩丰富,提供一些卡通形象等,让所有的孩子一看到就会喜欢,建立起编程的兴趣。第三,直观性强,程序运行后,在图形界面可以立即查看运行结果,这样便于学生的调试与修改,同时,吸引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第四,可在线编辑,无须安装任何软件,使用网络版本进行创作,Scratch在2019年1月2日发布了Scratch3.0版本,该版本可以直接在网络浏览器中创建Scratch项目。
将Scratch运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是符合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的,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欠缺理性思维,但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Scratch这个软件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通过程序设计的过程,不断的学习与探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这些知识内化为新知识与新技能,从而培养计算思维,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3 课程学时安排
2000年的《纲要》规定,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的安排上每周一节课,除去节假期休息和期中、期末复习停课,实际教学课时是30~35学时 ,与《纲要》的规定相差甚远。
信息技术课程学时安排,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可以每天一节信息技术课。每个中小学应该按每10个教学班配备1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同时,要加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工作,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先进性特点,教师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综上所述,重视与加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3 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计算思维”的正式提出显然已经帮现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准备了新的教学思路,并且也为其带来了一种全新挑战。而本文则就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问题,借助于计算思维本身的指导性,以全新的方式来对信息技术的整个课程目标加以定位,并针对新的课程指导纲要或课程标准的出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时安排、教师队伍的建设等诸多内容做出了深层探索,以期在日后的实践当中可合理地应用,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美)Majed Marji (马吉德.马吉)著,于欣龙,李泽,译.动手玩转Scratch3.0编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20.
[2]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3] 李静静.Scratch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54-255.
【通联编辑: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