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桃娟
农村初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偏离实际生活,对乡土景观、乡村生活与田园文化视而不见,而去“写别人的生活”,或者在他人的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这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深入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寻找写作灵感,更好地写作。
一、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打好写作基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引导学生建构田园情怀助力写作,首先要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探寻和搜集乡土写作资源,并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灵活运用素材写作。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与语言文字的组织表达、语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相关的能力和品格,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个人成长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语言的组织与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和创造能力、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习词语、句式结构、修辞方法等,提高学生理解语句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涵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观察田园生活,积累乡土资源,进行思考和探究,运用搜集的素材写作,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二、积累乡土田园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乡土田园生活中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蕴含在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周围的人与事物中。在乡土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田园生活,观察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欣赏田园风景,积累作文素材,为写作打基础。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挖掘乡土田园素材:一是观察乡邻的生活,与乡邻沟通,这是进行乡土写作的基础与核心。通过观察和交流,不仅能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劳作方式,还能体会特有的乡土特质,体会那纯朴、善良、勤劳、实在的乡土气息。二是观察乡土田园美景。作为乡村人的生活地,自然地理风貌是乡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劳作与生活,学生能够看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自然风景。三是留心乡村故事。写作应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乡村故事便是写作素材的源泉。村里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都是写作的鲜活素材。四是观察民俗,传统文化往往在乡村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很多城市里已不见踪迹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传说、手工艺品等,都能在乡村觅到踪影,这些也是乡土文明的积淀。学生探寻这些内容,能够打好文化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养料。
可见,引导学生挖掘乡土素材,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基础。
三、激发乡情,赞美、讴歌乡情
写作不仅是文学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不论是写记叙文还是散文,都需要倾注情感,饱含情感地写作,才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丰富其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以情动人。体现在乡土作文教学中,就是激发学生的乡情,让学生赞美、讴歌乡情。
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有《社戏》《春酒》《安塞腰鼓》等文章,这些文章都与乡土民俗有关,都是流行于乡村的社会习俗和生活风尚,是由普通大众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表现着不同地区的民俗与风情,是不同地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展现,能帮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学完这些课文,教师可以布置“赞美乡土田园文化”或“反省乡土田园文化”等主题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深入到农村,挖掘乡土文化,如传统节日的习俗、婚丧嫁娶的风俗等。然后,教师指导學生结合现代社会主流文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赞美,或反省,或批判。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可以更好地写作,在写作中思考与感悟乡土田园生活,发现乡土田园文化的优势与不足,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进而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写作教学。
通过运用以上方式进行写作教学,能让学生找到写作方向,并根据具体内容思考和探究,将这些内容落实到纸上,从而丰富作文内容,表达真情实感,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乡土乡情,教师应该明确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通过指导学生开发乡土田园素材,丰富写作内容;通过激发学生的乡情,让学生赞美乡土田园文化,学会以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