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强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67)
乙型肝炎(HBV)是指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脏病变,乙型肝炎患者患病初期临床上表现为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肝脏部位有微痛感等,由于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前期患者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后期可能发展为急性乙肝、乙肝肝硬化、重型乙肝、肝癌等。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数量较大,特别是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大约有六十多万人死于由慢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肝衰竭等疾病,乙型肝炎作为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1-2]。有研究表明[3],患有乙型肝炎的孕妇,新生儿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被感染,包括宫内感染或者分娩过程中被感染以及哺乳期被感染等,新生儿被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潜伏期较长,起病缓慢,部分新生儿出生时无明显症状,可能出现发热、黄疸、短期肝功轻度异常等症状,少数病例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出现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甚至死亡,预后差。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乙型肝炎在母婴之间的传播,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40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和婴儿为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的效果,现整理如下。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和婴儿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25.79±3.58)岁,其中大三阳64例,小三阳56例;对照组年龄为22~41岁,平均年龄(26.22±3.41)岁,其中大三阳73例,小三阳4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研究。纳入标准:①两组孕妇均确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肝脏、肾脏等功能异常;②患者临床资料缺失或不全;③患者有严重精神障碍等。
对观察组采取免疫预防措施,阻断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在孕妇妊娠不同阶段,即妊娠28周、32周和36周时注射200 IU免疫球蛋白,10 ug每次,分3次注射,取新生儿1 ml静脉血,并在新生儿出生12小时,一个月以及6个月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并接种乙肝疫苗;对照组在产妇妊娠期间不采取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的措施。婴儿出生后,取新生儿1 ml静脉血,在新生儿出生12小时,一个月以及6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将新生儿静脉血经2000 r/min离心后,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实验法检测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b(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乙肝表面抗体),检测试剂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诊断试剂盒(生产厂家: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8人份/盒,96人份/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诊断两组孕妇是否发生宫内感染以及新生儿血清是否呈HBV阳性,比较两组宫内感染率以及新生儿HBV阳性率。检测并记录两组新生儿外周血HBsAb阳性率以及在1年后随访诊断并记录新生儿HBsAb阴性转阳率。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
观察组新生儿HBV阳性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10.83%)(P<0.05),宫内感染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33%)(P<0.05);观察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20.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一年后随访,观察组新生儿HBsAb阴性转阳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详情见表1。
表1 阻断母婴传播效果及新生儿HBsAb阳性率和一年后HBsAb阴性转阳率比较[n(%)]
乙型肝炎作为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染病,感染人数众多,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三种[4-5]。随着医疗技术手段的发展以及我国对输血、献血等流程的严格把控,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这两种途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数已经逐年下降,但母婴传播任占有很大比率,且难以控制,孕妇可能在妊娠期间通过细胞感染胎儿或在受精卵期间感染就已受到感染,在孕妇分娩期间也可通过分泌物、脐带等感染新生儿或者在分娩后通过母乳喂养传播[6]。因此,必须加强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的防控,做好产妇感染的筛查工作,同时采取合适的阻断措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疫苗可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中和表面抗原从而清除病毒,但产生特异性的抗体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有研究表明[7-8],提取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患者血清中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孕妇妊娠期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不同阶段注射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可结合表面抗原清除病毒,但该种免疫蛋白无法进入肝脏阻断病毒和细菌繁殖,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一段时间注射效果更好,与乙肝疫苗联用可以快速发挥效果,产生特异性抗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HBV阳性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10.83%),宫内感染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33%)(P<0.05),表明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进行免疫预防可以有效阻断宫内感染;在在新生儿出生12小时,一个月以及6个月时接种免疫蛋白与乙肝疫苗,HBsAb阳性率和HBsAb阴性转阳率不同且逐渐增加,表明由于新生儿身体状况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较短时间内新生儿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接种疫苗效果不显著。观察组HBsAb阳性率(20.83%)和一年后HBsAb阴性转阳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82.50%(P<0.05),表明免疫蛋白与乙肝疫苗联用,可显著提高新生儿对乙肝病毒免疫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乙型肝炎感染孕妇免疫预防,即联合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宫内感染率和新生儿感染率,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促进HBsAb阴性转阳性,有利于保护新生儿的健康,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