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时代嬗变与重构

2020-09-26 10:29胡永彩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政治化多元化

胡永彩

摘 要:女性作为一个特别的社会存在,复杂而微妙。女性形象在大众媒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地发生着嬗变和重构,被赋予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打上了鲜明的时代标签和烙印。总的看来,我国的大众媒介女性形象经历了政治化、他者化、多元化的角色转换和发展演变。

关键词:媒介女性形象;政治化;他者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7-00-02

女性在社会中的存在,自始至终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社会所关注。而大众媒介所建构和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深深地影响和决定着人们对于当今社会女性社会地位、生存状态及其行为特征的认知。女性在大众媒介中的形象复杂而微妙,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打上了鲜明的时代标签和烙印。总的来说,在社会结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民众舆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大众媒介女性形象经历了从政治化到他者化再呈现出多元化的角色转换和发展演变。

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女性形象的政治化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女性拥有的权利和地位是和男性一样的,男性可以做的工作,女性也可以;男性获得的工资多少,女性也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同样的待遇,在经济上实现了男女的平等。为了进一步促进男女平等,国家在推动女性就业方向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有效成果。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体系重新确立,如生产女将等新女性形象就成为了国家初期人们和媒体所讨论的话题。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很多行业出现了以女替男现象。虽然在客观上要求女性可以从事以前只有男性才能做的工作,但是主观上女性权利还在男权之下的,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平等。大众传播媒介就充斥并有意制造了女劳动模范和生产女将,就比如“女火车司机、女拖拉机、女子搬运队、铁姑娘突击队等女性形象。然而这些形象经由媒体大幅度的宣传和报道,使得成为这一时期女性自身规范标准,“媒介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生产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宣传塑造理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大量的报道、颂扬青年女性也就不奇怪了。”[1]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大众媒介中,很多媒介里不论是报刊、杂志、影视还是广播等都对女性形成了大规模的报道,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还体现在报道和播放范围上。革命样板戏遍布全国各地。呈现出作品如《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巷》等剧中的女性以革命化形象存在,给予她们高大和完美革命特质,却忽略了她们作为贤良淑德女性的存在。无论如何,国家所倡导的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的劳动就业政策与就业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一阶段,国家实质上完成了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思想的启蒙运动以及在实践上的探索。

二、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女性形象的他者化

他者化指的是对某种身份的认同,这里笔者所强调的不仅仅只是身份的认同,更是女性形象的他人认知。诸如法国著名作家波伏娃说:“女人被当成他者在男性世界中”,变成了一种次等族,以及成为了一种没有本质的存在。主体确定只能在对立中,将自己树为他者的他,与此同时他者、次要者,主体和客体两者相对立,以及性别有本质不同的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性别与生物意义上的,它们的差别并不是一种男女两性之间的对称,而是存在着一种极其不对称和不平等的关系。女性的劣势是随着父权制社会男权中心文化所建构的结果,而不是随人类社会发展自然形成的。”[2]进入80、90年代以来,媒介更注重去回归和展现女性本身独特的天性和母性特征。从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这一阶段,媒介已经完全从生理性别差异的束缚中走出来,开始倾向关注女性本身,开始关注在社会中转型中女性的自我抉择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女性集体的诉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时段的媒介不仅没有彻底舍弃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本质,而且又将目标转向了关心女性自身的表达以及女性个性的展现,也因此就分别有了传统上的贤良淑德的女性和当今世界独立自主女性在网络大屏幕上交织着,他们之间有融合、交错、也有碰撞。由此可知,媒介依然是在塑造传统的女性那种刻板印象,同时也用女性对现代社会文明的渴求来差异化的建构女性形象,这是一种大众媒介塑造女性他者化一大特点。90年代初的大众媒介在抉择构建什么样女性形象时,仍然沿用80年代国家意识的需求,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保留了过去对女性的想象。返观90年代,媒介要去建构女性形象的时候,不再像过去,而是敢于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同时也出现了与社会正统伦理道德格格不入的媒介女性形象,如婚外恋、第三者、剩女等层出不穷,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一种婚恋观和生活观,这在《四十不惑》《半生缘》等影视剧中得到了印证。大众媒介建构女性形象一定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地表现在时代道德伦理意识对于女性性格构成的复杂性的渗透。

三、21世纪初: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21世纪的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社会变革和价值观念更新日新月异,大众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盛行,个性张扬甚嚣尘上,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理念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的反射,媒介建构的女性也在多元化的文化和社会的变迁过程中逐渐趋向成熟,“以以往的主流意识形态所构建的整体性的社会性别话语分崩离析,在过去时代曾表现出统一性、范畴化(或称两分性)的女性气质出现了“裂变”。也在这时大众媒介的类型也变得丰富化,大众媒介女性形象的建构也多样化,这一时期大众媒介建构的女性形象不再是一统一的、整体的明晰的形象。”[2]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女强人(事业成功的女性)、消费女性(作为“消费者”的以及“被消费”的女性)、贤妻良母(传统温良柔弱的女性)和遭受苦难的女性(被摧残和被蹂躏的女性)。女性媒介形象的性别气质也呈现多元化特点,既有接近男性的气质、着装的女企业家、政治家,又有及性感、富有魅力的女明星、女模特,还有以中性气质出现的女性时尚达人,更兼具了两性气质的女性典型形象。可以这么说,这一时期的大众媒介构建的女性形象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在这一时期,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如自我组织、自我实现和选择,还有女性组织的多样和活跃,自从女性研究的兴起以来,女性的流动就变得频繁,她们的自觉性就加强起来,她們改变的是以往她们被安排、被塑造的形象,需要的是男性们的“帮助”和“保护”的角色,就在这个时期,很多的女性变成许多不同种的利益群体,使之前不统一的女性群体也变得复杂起来,来自不同的类型的女性在这个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根据她们各自的利益和作为女性的共同的感知寻找发展的空间。

在多元文化的交织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并行的影响下,社会中的女性群体内部不断进行分化,一部分精英女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和聪明才智取得了事业成功,进入到社会的中上层,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也被冠以“女强人”这一非褒义称号,一部分女性凭借着自身不懈奋斗和外在条件的优势在演艺圈一举成名,一部分女性在市场竞争中败北,不得不回归家庭,扮演着“女主内”的家庭角色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以及双重危机;另一部分女性则选择“青春职业”、做“粉领阶层”,出现吃“青春饭”的现象,拿青春赌明天,而更有一部分女性希望不劳而获,宁愿充当“二奶”“小三”,以青春换取享乐;也有一部分女性放弃人生价值追求,不愿面对社会压力,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将自身命运交付于婚姻和家庭,将自己的人生期望寄托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彻底回归传统女性“女主内”“男主外”的角色。她们是以贤妻良母作为自己的最终的人生目标,全方位的打理家庭里琐事,学习各种各样的“女红”,她们闲暇的时候去逛街购物、去美容、去健身,偶尔也会出去旅游,精心打扮自己,以保持姿态优雅和容貌的秀丽来取悦自己的丈夫,呈现出来传统女性的“温柔、顺从、柔弱、美丽”,总之,“这一时期大众媒介所建构的“碎片化”的女性形象其实质就是女性群体内部的分化表现。”[3]

贤妻良母、女强人、消费女性、悲苦女性,在这四大类女性媒介形象中,比例很高的是事业成功的女性和走红影视体育明星,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大众媒介为了迎合国家的社会主流和消费主义两种的价值取向而不得不采取的中性策略,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在这个消费的社会和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的时代,这两类女性被作为中产阶层的代表,她们置于“被观赏”的位置,导致沦为男性的附属商品。其实在封建社会的男权文化里,女性向来都被视为欲望的对象,而如今的现代大众传媒则凭借它引领受众意识的优势,把女性的这种“被观赏”性进行放大化,更加着重强调女性的外表而忽视其他的特点和优势。然而女性这种“被观赏性”归根结底是为了迎合男性,是以男性的视角构建的,彰显出一种视觉的快感和消费的价值。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伴随着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大众媒介研究女性形象不再是单一化、固定化、复杂化的。在大众媒介的制作和包装下,女性形象不仅可以成为奉献的贤良淑德的典范,而且也可以是自我实现的模范,或者是叛逆以及矛盾类型的示范。

参考文献:

[1]刘胜枝.当代女性杂志的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37.

[2]王蕾.媒介.权利.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130.

[3]陈阳.協商女性新闻的碎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媒体里的国家,市场和女性主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85.

猜你喜欢
政治化多元化
如何做一名有魅力的辅导员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基本特征及启示
从娱乐到革命:论中央苏区时期乡村戏剧的“政治化”实践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
被“政治化”的欧洲歌唱大赛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