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带一路”国际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2020-09-26 10:38王大盈惠芬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

王大盈 惠芬

[摘 要]本文收集目前国际上“一带一路”研究相关文献,对当前国际上“一带一路”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采用信息计量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选取Web of Science中“一带一路”研究领域2009-2019年的文献数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Ⅴ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年代分布、高被引论文等方面展开。研究表明国外研究热点主要为“一带一路”倡议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研究,海上运输,港口网络的优化,水资源保护也同样是热点方向,其次才是地理、经济、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一带一路”研究重心会向着各国文化交流、旅游、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等更细致的方面转变。

[关键词]“一带一路”; 研究热点; CiteSpaceⅤ;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5:G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0)03-0047-05

Abstract: The study collects relevant literature on “Belt and Road” abroad, and analyzes the hot topics and predicts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and deepe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ased on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metrology,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search of “Belt and Road” in Web of Science from 2009 to 2019 were chose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with visual software CiteSpace V, which wa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stributions of age,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and papers with high citation frequenc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oreign research hot topics mainly focu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Belt and Road” and will present a more in-depth and detailed research trend.

Key words: “Belt and Road”;Research hotpot; CiteSpaceⅤ;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提出共同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提出共同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1]。

自此,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亚欧各国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国家为此专门成立了研究机构、智库、各大高校及研究所更是积极的投入了相关研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为了进一步了解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以下简称为WoS)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在国际上近几年所发表论文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绘制更加直观的、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对该研究国际发文情况进行分析。期望能为“一带一路”领域研究今后的发展以及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王大盈,等.近年“一带一路”国际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以Web of Science(以下简称为WoS)为来源,确定以主题:("belt and road")OR主题:("silk road economic belt")OR主题:("the belt and road")OR主题:("one belt and one road")OR主题:("new silk road")为检索条件, 检索范围为2008-2019年, 检索范围为WoS核心合集,SCIE、SSCI、A&HCI检索时间为2019年8月1日,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613篇,经过去重与辨别整理得到546篇。

二、统计与分析

1、发表年度分析

文献发表数量在年度上的变化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该研究在年度范围内研究趋势。自2008年,WoS开始有了“一带一路”相关的文献,提到新丝绸之路在空间和网络上促进了国际合作的发展,将中国的带入世界经济的中心[2]。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当年WoS收录的7篇文献中有4篇涉及到“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内容涉及到经济、国际关系、法律、环境。2015年之后,“一带一路”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前一年呈现出约有150%的增长率,被引文献数量的增长率约有240%-350%,展示出这一研究迅速受到国际学术关注。

2.研究成果地域分布

“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根据WoS数据得出的发文地区统计表(见表2)。中国這这方面发文占到总发文的66.43%,说明中国在该项研究上是占有国际研究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他发文各国与我国均有较多的研究合作。其中美国的75篇文献中有40篇都与中国作者有合作,研究方向主要为区域研究、环境科学、商业经济、地理和国际关系。而英国发表的57篇文献中,有33 篇是与中国作者合作的,研究方向依次为环境科学、国际关系、商业经济。

3、高被引文献分析

高被引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和学术引领作用, 一般会在该领域得到研究者的有效利用[3]。因此高被引文献是值得关注的,由WoS分析功能得到被引前十的文献见表3。排名前十的文献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探讨的是环境、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发展。排名第一的文献被引次数遥遥领先,研究的内容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其可能造成的水资源环境影响有所预判,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4]。被引排名第五和第九的文献分别探讨了目前中国西部水资源和中亚水资源都面临着严重的管理问题,应该建立起科学和良好的水文数据,同时要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以确保能以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水资源,是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建设成功的关键[5][6]。

另一类主要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所面临的经济和国际关系挑战及对策。例如被引排名第二的文献分析了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但促进中国的发展,同样加强了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联系,还可以平衡与美国之间的潜在冲突[7]。被引第三的文献提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金融实力和中国的制造能力优势,一方面为中国企业发展和资本投资其他国家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各种来自于中国内部和外部的严峻挑战[8]。被引第六的文献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会提升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和地位[9]。第八的文献探讨了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目标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形式[10]。

三、“一带一路”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一带一路”研究发表论文中关键词出现频次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对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演变状况、研究热点分布情况做出清晰的揭示。使用CiteSpaceⅤ将Node Type設置为Keyword, 阈值设置为T50, 其余默认,再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 发现可以得到7个聚类, 图 研究热点网络如图所示,对这些热点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得出目前国际上“一带一路”研究的有三方面热点。

第一为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相关的关键词有energy consump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dox conditions。这方面的文献,占总体研究的1/10还多,主要观点表明“ 一带一路”倡议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重要性[11];在促进相关国家之间的能源生产和贸易合作的同时,有数据表明碳排放、能源使用、工业增加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双向因果关系。因此在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合作,这方面的研究是国际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关注点。

第二为物流配送及商品供应链的研究,关键词为supply chain management。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一带一路”相关贸易国际物流网络的格局变化、新的物流配送流程、冷链等物流配送方式的革新、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等等这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热点集中在物流、交通、货运、港口等技术问题。

第三主要涉及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其关键词包括sea,India ocea和maritime silk road。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主要部分,因此这部分的文献涉及到的内容主要以港口运输相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实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陆地及海上物流网络展开,涉及到港口及运输网络的建立和优化,以及这方面对贸易和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四、“一带一路”研究趋势分析

由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目前我国对外推行的主要政策,这方面的国际发文每年都较前一年成倍增长。对这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进行归类总结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消耗、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人均GDP等因素会对环境有所影响。虽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我国与欧亚各国经济与外交的发展,但是国际研究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发展可以使各国获得更长久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研究给出的方案在不同程度上都需要国家相互合作与共同实施,由此更加符合“一带一路”所倡议的合作发展,取得共赢,正符合建设“一带一路”绿色之路的提法,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议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12]。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及相关实践解决方案依然是研究的重点,也将一直受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重视。

第二, “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的经济影响为另一重点内容,大多数研究面板数据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外交举措改变了国际秩序,对欧洲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和一些经济模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关注点趋向于工业园区建设、通信网络架构、教育医疗等方面。

第三, 国际关系和区域研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将引导中国的对外发展、并塑造中国的对外政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13]。国际发文研究表明这一战略实施的重点既有经济领域同样涉及到政治安全领域,由此所带来政治格局变化备受关注,尤其是这一政策加强了欧亚联盟、促进了中俄贸易,亚洲经济的发展等等,目前国际上这些研究普遍认为该政策有助于推动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但同样势必会影响另外世界两大巨国——俄罗斯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与其对华政策。

最后,“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提下推动了文化、技术等的交流,促进了物流、运输、冷链保鲜、贸易、金融等研究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将带动促进欧亚非地区35个经济走廊和其他项目的完成[14],这些园区建设正在向更加多元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投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能源、矿产、建筑向新能源、制造业和科技合作等新领域转变。下一步,“一带一路”共建将逐步向产业合作深化,重点帮助各国发展制造业,培育自主发展能力,从而增加就业,扩大贸易[15]。因此,“一带一路”研究重心会向着各国文化交流、旅游、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等更细致的方面转变。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