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在进步,学校看清未来发展趋势,审视以往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地制定相应的策略,鼓励教师创新授课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更好地参与进来,综合能力得以锻炼。美术课程是整个教育体系里有着特殊性的一门学科,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的情操在欣赏与创作中得到熏陶。为此,教师凭借先进理念,巧用小组合作和信息技术,重视课堂中的双向互动环节,配以家校共育,使初中美术的教学气氛愈发活跃,让其在参与中形成问题意识,紧跟授课节奏探究更多的内容,使之思维空间得以打开,朝着纵深方向成长,让其做到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探索
初中美术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耐心讲解和平日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陆续掌握相应的绘画技巧,但因美术无逻辑与固定的公式,故新时期下突显出诸多的问题,部分学生都处于机械的模仿状态,思维受到一定的禁锢,使之创造力无法释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寻找改进授课模式的策略,将美术知识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传递至学生脑中,使之感受到美术的魅力,燃起参与的热情,在愉悦的气氛下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创作出有新意且饱含时代气息的作品,心灵随之得以陶冶,看到周身的美好而放松以往紧绷的大脑,更好地参与各科的学习。
一、 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互动,气氛不够活跃
当下有一部分教师自身的理念不够先进,虽以新课标为方向,但在实施时却并未展现出改进的成效,尤其在互动方面较为不足,使授课呈现出单向的状态,学生的热情逐渐燃尽,被动地等待知识的传递,缺少问题意识,整体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二)师资薄弱,教学质量不佳
初中美术课堂里,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是对学生潜在能力得以挖掘和释放的关键,以使之审美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实际上,初中美术教师的整体数量不足,且师资的水平也呈现出较大的不同,可谓参差不齐,对于不同时期的教学任务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故教学质量略显不足,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有力地提升。
(三)注重文化知识,忽略技能提升
新课标对美术教学有着新的要求,应由技巧提升至文化学习,但部分教师并深入探究,故产生一些误解,将授课的重点移至文化知识的传递与鉴赏,对技能的培养有所忽略,使学生萌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及时的释放。
二、 初中美术教学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巧用小组合作,激发探究意识
教师凭借新时期下较为先进的理念,通过反思而寻找到以往授课中的缺陷,重视初中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又或者让学生参与备课过程,使之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尊重,逐渐成为课堂里的中心,让多种教学活动皆为其服务,而不再是被动且机械地接受美术的知识。教师可以邀请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自身喜爱的方式一起进行教学材料的准备,让其燃起参与的热情,也能在课堂中接触与自身喜好相符的内容,主动性提升。课堂中对师生共同准备的资料进行展现与解读时,学生的注意力随之集中,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其思维得以打开,随之产生一些质疑,继而为后续的互动和小组合作埋下伏笔,更好地突显出教学相长的成效。实际授课时,学生以心中疑虑进行表达,通过与教师的互动而释放出自身的个性特点和缺陷,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对授课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或找准改进的方向。例如,解读《为生活增添情趣》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对于插花、手工制品、装饰画等需要做到了解并创作,教师可以在准备教学的一些材料时,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拍照或录像等方式收集自身喜欢的作品,需带有一定的环保意味,可以是真实的家居摆设也可以是网络图片等,在课堂上共同欣赏和解读。对于手工制品,教师先传递相应的文化知识,解读环保材料和不同的材质等,继而将授课的重点放在废旧材料的利用中,让学生观察周身用玻璃瓶制作的灯饰,用沐浴露瓶子种植多肉植物等,让其感受其中的美感及现实的意义,继而想动手去实践,激发出其探究意识。教师随之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对废旧材料进行创作的设想,在课余时间共同配合而完成相应的创作,在下一节课中做到展示,让各小组相互借鉴而对更多的废旧材料创作,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以往被忽略的技能也逐渐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气氛
信息技术进步的前提下,美术的内容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之增长相应的见识,对美形成正确的认识,纠正以往有偏差的理念,故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手段上进行深究,将生活中的美完整的转移至课堂,营造出饱含时代气息的艺术课堂,增强初中生的体验感。教师权衡信息技术的利弊,既不过度地依赖,又恰到好处地与讲解过程结合,使之成为一种辅助的解读工具,不断地为学生带来新鲜感,也使一些抽象的美和艺术感变得更为真实,让其能够轻松地探究到作品的内涵,感受其所蕴含的美,接触到不同风格的作品而使审美的能力在鉴赏中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教师将中西方的艺术进行对比,让学生看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产生敬佩之情,正视西方文化,使爱国的情怀得到升华,继而完成传承,也会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中展现个性的特点,对美术作品进行创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释放出自身的潜能。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来展现世界的文化遗产或学生较为喜爱的动漫内容等,使课堂气氛愈发的活跃,让其带着热情参与,才能表达出心中所想。教师鼓励学生绘制相应的卡通作品,将所学的绘画技巧来突出漫画的夸张或简洁等,畅想其在未来的应用,使打开思维的空间,不仅吃透所学的技术和卡通的表现方式等,还使审美更为健康,在生活中寻找素材来创作,使文化知识与相关的技能共同提升。
(三)强化互动环节,培养问题意识
以往的美术课堂中,教师一直处在讲解的位置,对于互动问题的设置也略显单一,使学生在回答时打不开思路,只是根据书本内容来回答,故呈现出较为机械的状态,而并无自身的问题意识,这也正是一味模仿的原因。教师对授课时互动情况进行反思,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来寻找改进的策略,巧设疑问来引导初中生去质疑,让其善问。对于日常互动时学生的質疑进行较为细致的回答,让其感到自身被尊重,继而表达出心中所想,此时,教师应对其做出认可与相应的表扬,同时注意运用多样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极大的肯定,甚至大胆放手让其来解读所学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疑问,教师从旁点拨并在不打击其自尊心的情况下进行补充说明和解答。具体而言,即对问题意识的强化,教师讲解新美术内容时,照顾初中生情绪,考虑其年龄阶段的特点,在传递知识的环节中进行互动,通过幽默的话语来引导其说出心中对美术的看法,让其敢于去对艺术进行质疑,鼓励其追问,去体会每堂课中美术知识间的联系,在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在质疑中将其充满,面对鉴赏内容能轻松地挖掘到其中内涵,使以往较为沉闷的课堂饱含探究意味,学生也在不断地寻找答案,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形成终身的探究精神,使之美术素养得到强化。
(四)加强家校沟通,坚定学生信心
应试教育使家长一直对美术并未重视,在家庭中也对这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有所缺失,给初中生带来一种是否学好美术都不重要的错误想法,故在课堂中付诸行动,以完成课堂任务为目的,并未有过多的参与,无法释放出自身的潜能,也形成倦怠的情绪。教师看清未来发展的趋势,开始与家长进行深度的沟通,让其自身的榜样效用及对美术方面的支持等,例如在家居环境的改善,对学生卧室的装扮表示尊重等,使之适当地展现个性的特点,对于有偏差的审美等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商议相应的解决策略。教师又或者放低自身的姿态,与学生以平等的高度进行交心的谈话,采用个别的指点等,了解其对美术的看法和憧憬,结合其实际的心理来言明与之情况相符的发展前景,也借助诸多的成功人士所经历的磨难来让其看到未来成长的空间,也意识到美术的价值,对自身的信心进行坚定。家长在生活中感受到美术的教育下学生对美有着独到的见解,也看到其生活的向往,继而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极力配合,在家校中共同为其营造阳光向上的大环境。
(五)整合美术资源,创新授课手段
新课程的推行下,美术课堂也随之改变,需教师突显出美术的时代和灵活性,与学生成长中的身心需求相契合,使之真实的需求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初中美术的课堂中,通过对新课标的深究,教师看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后续的运用等方面已不能再沿用以往的方式,故纵览全局,审视以往的授课方案,寻找到其中不足,对授课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模块化,利用互联网资源等对美术资源进行整合,巧用学分制的管理,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中释放个性的特点并在课堂活动的参与得到一定的发展,正视自身的优缺点,有方向地去弥补美术中的短板,使之主动性提升。新时期下,教师的观念不断地转变,不再对学生提出过多的要求,同时退居点拨的位置,通过多样化的美术资源和双向的互动将学生推送至课堂的中心,使之在每堂课中都能获得自身想要收获,不再被灌输,而是通过探索来满足好奇心,使课堂饱含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三、 结束语
初中美术教学在新时期下已开始突显出一些问题,成为目前教师探究的新内容,以制定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构建出高效课堂。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反思,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更好地彰显出美术的内涵,改变以往较为沉闷的课堂,让学生饱含热情的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教师巧用互动与点拨及小组合作的手段,让学生面对多样化的美术内容形成问题意识,产生一定的好奇并将其转换为不同的求知欲望,为教师授课方案的改进带来准确的依据,与学生的真实需求相契合,借助绘画和多种创作方式发掘出潜在的艺术潜能,强化其文化素养,使之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彰显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丛茹.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意设计[J].中学课程资源,2020(5):53-54.
[2]党龙.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0(16):153-154.
[3]朱国英.浅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如何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结合[J].才智,2020(14):16.
[4]吳静.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20(13):12+14.
[5]赵小平.浅谈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学周刊,2020(15):143-144.
作者简介:丁作仕,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莲麓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