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
2020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采用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Ⅱ卷,整套试卷在全民抗“疫”,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形势下,选材命题。试题积极回应时代主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既要求考生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又突显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青年担当。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的命题,整体稳,试题结构、试题难度、试题背景资料稳定而熟悉,符合学生对高考的期待,保障学生的平稳答题;目标准,突出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覆盖全,试题紧贴高中语文教学,覆盖了高中语文的主干知识,强调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
一、试题的守正
(一)提倡社会担当,厚植家国情怀
高考试题需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语文学科的功能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发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和爱国热情。
全国Ⅱ卷文言文阅读《宋史·王安中传》,节选王安中洗刷百姓冤屈,两次上疏弹劾蔡京欺君罔上的事迹体现了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二)回归名家名著,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国精神的沃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考语文学科的明确考查内容。选择名家名著,文章典型,文辞优美,传记人物鲜明、立体、丰满;诗歌内容丰厚,语言有张力。在考查学生必备知识的同时,浸染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当然,命题者既不刻意回避“熟人熟事”,又巧加节选,使传主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2020年全国Ⅱ卷文言文传主是宋朝词人王安中,全国Ⅰ卷诗歌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与皮日休的唱和诗),展示了唱和诗的“同题异作”之美,全国Ⅱ卷诗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读史》表述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考,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亮点。
(三)强化美育劳育,培养时代新人
2020年全国卷的古代诗文阅读试题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美育和劳育的引导,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激励学生身体力行,做到“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学生在阅读陆龟蒙、王安石、陆游的诗歌时可以感受文学意象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甚至是语言文字的精练习之美,这些都能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国Ⅲ卷名句名篇默写白居易《观刈麦》中考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的句子;全国Ⅱ卷名句名篇默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关于出游的食物都可以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用泉水酿酒等素材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优秀传统。
(四)试题稳定平实,注重能力丛考查
全国Ⅱ卷古代诗文阅读保持了试题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命制平易朴实,指向清晰。但是考查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及必备知识却没有降低难度,反而形成相對复杂的诗歌情境,是能力丛设题。考生需要调动诗歌阅读的必备知识对试题进行深度理解感悟、比较辨析,形成综合的鉴赏能力。
2020年全国Ⅱ卷王安石《读史》一诗主观题设为“这首诗阐述了一个怎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问题着眼于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最基础的内容,问法朴实,指向明确,学生没有审题难度。但是,学生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诗歌的用典中读出诗人对典籍中糟粕的否定,又要从“丹青难写是精神”的类比中读出诗人对真正美好的东西难以书写的感慨。同时,以意逆志,推测诗人读史书时抒发议论的背景大概是其变法失败后。他对俗儒歪曲历史很忧愁,也很愤懑,但同时想到自己未来也会遭此曲笔,诗人的发声正好体现其不屈的改革精神。
二、试题的创新
(一)贴近现实生活,不避热点话题
学科素养是以情境为载体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全国Ⅱ卷将试题设置与生活现实相结合,不回避热点话题,精选日常生活话题,着力于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让考查和提升学科素养真正落地。
2020年全国Ⅱ卷诗歌《读史》引导青年对改革浪潮中个人人生价值进行思考:青年应该勇立潮头,不抱残守缺,直视历史。全国Ⅰ卷《苏轼传》、全国Ⅲ卷《彪之传》都节选了主人公作为地方父母官,在抗疫救灾中的积极作为,引导青年敢于担当,坚持传承“中国脊梁精神”,作为民请命之人。
(二)拓宽诗歌范围,强化议论入诗
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诗鉴赏题从选材看,和诗言志、读史感怀、咏物言志都有涉及。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以抒情感伤为主,一是以议论言志为主。自2019年全国卷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起,高考诗歌选入了“议论入诗”的诗歌,2020年全国卷中的《读史》和《苦笋》更是有明确的议论句,这是对“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之说的突破。其实,在诗中加以议论,不独宋诗有之,如杜甫的《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见识超人而又不失法度的议论。
(三)重视个性解读,考查思辨思维
《高考考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并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020年全国Ⅱ卷诗歌《读史》主观题增加了对学生文学性阅读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积极阅读的基础上,自主感受、想象、体验作品中呈现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高中语文的学科素养包括“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个要求在《读史》中得到综合性落实。学生在阅读诗歌中感受到王安石所揭示的先贤们的悲哀,固然表现了他深刻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但是这种悲哀不仅仅是先贤们的,而同时也属于作者自己。青年读者在读书时应该像诗人一样,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
三、未来教学启示
(一)开展经典群文阅读,重视梳理和归纳
重读经典,多读经典,以群文阅读的方式扩充古诗文阅读是形成语感,提高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介绍几种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是可按照不同题材对初高中教材中涉及的诗文进行重组。例如,送别题材的诗文:《蜀道难》《琵琶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引导学生重读经典,注重梳理和归纳,感受同写送别,不同文人的情感寄托和写作手法的差异。
二是可按照同一意象或者典故组合成群文阅读材料。例如,将涉及昭君出塞的诗文: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南朝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唐杜甫《咏怀古迹》、北宋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其二)、元马致远《汉宫秋》、明汪循《明妃》、神话传说《明妃出生》、朱大可《王昭君高歌欢乐颂》组合成群文,探究“鉴赏人物形象”中涉及到的知人论世、文化传承、审美关照等问题。
三是适当拓展课本中未涉及的诗文题材。中国诗歌的各类题材,如咏怀、咏史、咏物,山水、田园、边塞、爱情、亲情、友情,思乡、愤世、酬答,甚至题画、听乐、观剧,每每都归结到书写个人的情怀上来。2019年高考涉及了题画诗,2020年高考涉及了咏史诗。可见,高考选材的范围不断扩大,在诗歌的表达方式上突破抒情、记叙、描写,拥抱议论。
2020年高考前夕,笔者以孙世仪的《观演琵琶记》、张衡的《观剧》、王霖的《村中观剧漫作》、陆奎勋的《村剧》和鲍皐的《一草亭观剧即席同赋四绝句》5首对名剧《琵琶记》的观演诗为文本,开展群文阅读。其中,《观演琵琶记》“中郎孝德古今型,一代煌煌汗简青。岂有糟糠勤远道,却从邸第哭双灵。逸才旷绝无良史,圣籍昭垂有石经。似此笔法真足畏,满眶铅泪为君零”写剧中人物蔡邕与历史人物道德行事不同,诗人赞颂蔡邕,感慨戏剧歪曲历史人物。此詩与2020年全国Ⅱ卷王安石《读史》在思想内容上大体相似,学生考后普遍反映,《读史》是一首熟悉的陌生诗,作答时没有理解上的困难。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开展,在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语料、思想情感,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价值。
(二)梳理专项校本教材,落实双基与识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近两年的古代诗文阅读试题中,“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2020年全国Ⅰ卷文言文翻译题中的“活者”“盖亦鲜矣”、全国Ⅲ卷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病笃”均紧扣教材,打通了课内课外。这种信号意在突出高考与日常教学的对应性,让“所教”即“所考”,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
但是,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对教材如数家珍,学生对教材却心中无数。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行云流水而缺少完整体系,天马星空而无法细致落实。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需要教师重视梳理与归纳,落实双基与识记,形成有趣有料有深度的校本教材,争取每天都能做到“教学评”的统一。笔者立足课内教材,以教材实例梳理出以下4本校本资料《高考文言文词法与句式》《高考文言文常见词》《高考即事抒情诗》《初高中衔接语法》,在高三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古诗文阅读复习效果。
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不忘铸魂育人的考试初心,完成了为国选才的崇高使命,履行了引导教学的艰巨职责。作为深耕一线教学的劳动者,我将继续身体力行,把握每一天,努力帮助学生擦亮一段精彩人生。
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