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文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20-09-26 09:12徐慧琳刘付梓烨黄倩曦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人文精神

徐慧琳 刘付梓烨 黄倩曦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起步,青少年亦逐渐担负起时代发展责任,为帮助其更好接过这一棒,选取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东地区青少年为例,分析青少年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与存在问题,进而结合新时代青少年特点从学校、社会、网络媒体三方面研究提出提升路径,引领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以正确思想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青少年 人文精神 文化自信 精神文明建设

培育青少年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现代化发展的思想方向保证。回望改革开放,一代代广东人不畏困难、拼搏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广东人文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开放整体顺利进行,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促使青少年更好地接过时代发展接力棒,最终推动国家社会持续发展。结合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人文环境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更开放的社会带来更复杂的思想意识,广东要想继续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培育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培育良好的人文精神关系重大。

一.青少年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一)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也是一个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导向,是社会文化精神的集中呈现,是规范社会行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1]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裕,人们的精神生活亦随之出现了多元碰撞的态势,面对繁杂多变的文化生活,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人文精神是个体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石,也是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和精神激励的活力源泉,更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与传承,为社会提供了思想基础,承担着凝聚社会文化向心力的源头角色。

(二)广东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以海洋性、开放性为特色的广东文化根植于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数千年来,从商品经济的兴起到现代的改革开放,广东从史书中的“南蛮之地”逐渐成为如今国内数一数二的经济强省,其中广东人文精神与之一起不断丰富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到“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2],皆为当代广东人民的重要支撑和精神滋养,为广东经济强省的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与精神动力。由此,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广东人文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必然转变,是为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三)青少年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优秀文化具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曾经,广东人文精神激励着广东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创造出经济发展无数奇迹,如今,青少年将接过时代发展的重任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地位凸显。要知道,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时期开展培育,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在青春期阶段,青少年的心智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其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在现代社会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更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由此,更需提起对青少年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视。发挥人文精神对青少年价值导向与引领的重大作用,令他们在关键时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模式,明确时代赋予的責任,争做新时代开拓创新、进取奋发的广东人,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青年。

二.青少年人文精神培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经过长期积淀和适时发展,人文精神对青少年有一定的影响效果。首先,当代青少年个性明显,有自己的目标定位、对于自身的价值追求越来越清晰,肯定自己的价值所在。其次,随着文化体制不断改革,推动了社会上思想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国潮风、汉服风等等,他们不只将汉服穿上身、开展经典诵读,还融入自己的个性元素,改编经典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引起更多青少年的关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人文精神的拓展。再次,青少年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意识大大提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引领下,创新的氛围布满社会与校园,特别是在广东地区,青少年在学校一次次科技节、一次次课堂小发明中制造惊喜,也让我们看到青少年有着较高的创新意识和丰富的创造力。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成效就弱化人文精神培育,还要认识到在培育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以下将从学校、社会、网络媒体传播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校

学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培育青少年人文精神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学校实际教育过程中,存在应试教育竞争加重青少年功利化心理的不足。

当下正处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考试成绩仍然作为青少年评价的重要标准,应试教育主导地位尚未改变,因此,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学生容易形成“成绩决定论”、认为成绩好就是一切的功利主义学习观。其次,广东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大省,随迁子女也成为广东生源的一大部分组成,2019年高考人数位于全国第二名,同时,就业岗位需求大并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的广深地区,是省内生源的集中地,进而造成成绩是有限学位、更好教育资源的敲门砖,学生之间的竞争常用“一分超越千人”形容。家长则常忽视人文精神培育角色,更多关注学生成绩反馈,最后,学生埋头题海是每日常态,学习就是为了升学、以后有更好工作的功利化心理逐渐形成。因此,考试课本之外的经典书籍阅读、活动被忽视,远离这些“闲书”“闲事”的青少年也切断了接受优秀文化洗礼的机会,难于进一步开阔人文视野、塑造人文精神。

(二)社会

社会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其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培育起着重要作用。当下,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社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仍需继续提高,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亟需重视。

1.经济导向影响青少年人文精神形成。广东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抓住时机,在经济发展上取得飞跃,但人文精神却没能跟上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受到忽略。虽然市场经济繁荣,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出现,给广东人的形象带来负面印象。这些思潮的盛行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广东青少年而言,则受到潜在的不良影响,逐渐向往追求物质上的收获而迷失自我甚至违法,精神层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后成为人文精神匮乏的下一代。

2.实用主义占据主流。范鹏认为人文精神是大人生的终极关怀和大人际的道德价值,做人应多点“人味”[3],而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实用是最大追求,事物的价值常用利益衡量,在这种思想下,不求回报的奉献则是一笔不划算“交易”。要知道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长期受到这些利益价值观的错误影响,那么,未来的社会将变成无情的、失去人情味的社会,人文精神也将被抹灭,青年一代的人文精神更加无从谈起。

(三)网络媒体传播

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青少年人文精神培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1.多元信息冲击,影响价值取向。互联网普遍蔓延不仅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门,同时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阻碍人们了解事情真相。许多青少年喜欢通过互联网了解身边事物,但是网络空间的特殊性给散布谣言、诱导大众跟风的传播者提供了机会,多样的信息让思想未成熟的青少年难以辨别,易被误导。多元文化更是伴随改革开放程度提高冲击青少年价值取向,引发不少青少年重视西方节日而忽略传统节日等崇洋媚外问题冲击我国优秀文化。同时,信息传播无时空阻隔,居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毗邻港澳台地区的青少年在尚未具备成熟价值判断能力的背景下,易成为境外分裂势力灌输另类价值观的目标,从而危及其价值观的形成甚至祖国的安全统一。

2.网络便捷化,助长思考惰性。互联网包罗万象信息,在其中输入关键字即可搜索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为人们生活学习提供便利,但是从学生遇到课业任务、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一反应即是网络搜索,找出答案后直接复制完成任务的现象可知,网络提供了便捷却也在助长着学生贫于思考的惰性。长此以往,广东这一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生产力的优势将面临困难境地,新一代广东青年缺乏思维锻炼,创新精神与独立探究精神欠缺,将成为未来可能面临挑战的障碍,难以承担起时代重任。

三.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家校联合共同营造培育氛围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培养最主要的环境,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作用,与家庭开展合作,是推广普及和培育青少年广东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1.利用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增添学校广东人文气息。目前,许多广东中学在新校区建设时常采用广东特有的骑楼风格,一方面是适合当地气候,另一方面传承传统建筑蕴含着的广东人文精神内涵。然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远不止于此,宣传栏、楼道、教室、饭堂、宿舍这些学生生活中的细节都是很好的培育机会,在这些地方粘贴广东人文精神标语、广府文化历史、科技发明等介绍,营造良好校园人文景观舒缓学生学习压力同时,更能够让人文精神培育潜移默化。其次,校园环境的育人还在于浓郁的学习氛围。没有足够的人文知识修养,则无法充分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健全人文素养培育機制必不可少。教师在加强自身对广东人文精神的理解及修养后,应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将人文知识恰当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为青少年接受全面发展教育提供保证。同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为学生开设校本课程、提供广东人文精神相关读本,拓展学生知识范围,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强化学习氛围。

2.组织相关的实践教育活动。实践与认识紧密相关,开展具体的人文实践教育活动是人文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环,通过实践,青少年将进一步理解领悟人文精神的深层内涵。立足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探寻广东人文精神发展轨迹,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了解广东历史古迹与近现代变迁历程,从广东历史文化底蕴中感悟广东人文精神精髓,把握时代变换与广东人文精神发展的关系。其次,组织学生开创粤式精彩兴趣交流社团、举办粤剧表演等文艺演出,为学生表达对广东人文精神的理解提供展现舞台,在参与中强化培育效果。

3.与家庭建立广东人文精神培育合作。设置家庭参与青少年人文精神培育过程的亲子活动与任务,为家庭提供亲子共同阅览的相关书籍、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交流会,发挥家庭对青少年的引导作用,以此形成家校合作的合力,共同营造广东人文精神培育氛围。

(二)社会持续投入,加快形成广东人文精神育人环境

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塑造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要有社会参与。社会目标追求与价值取向的转变将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整体风气,从而影响青少年思想形成,整体推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1.开发利用历史资源,推动人文硬件设施完善。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广东,拥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发利用的宝库,而最具广东特色的广州十三行、黄埔古港等近现代的交汇,更是广东人实干兴业、开放兼容的物质载体,是凸显广东人文精神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开展培育过程中,充分运用优秀历史资源有助于青少年贴近感受广东人文精神底蕴,更好理解其精髓。其次,在保护开发历史资源的基础上,人文硬件设施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开放当地体育馆,让青少年们在运动场上塑造出公平竞争、团结友爱的精神;城市图书馆开设当地专题图书柜,为青少年提供阅览资源;建设城市博物馆、雕塑公园等一系列反映城市发展史场所,集中给予青少年直观体验,临近领略城市变化、感受先辈们勇立潮头的奋斗拼搏精神。总体而言,历史资源开发与硬件设施完善的受益者不仅只有青少年,还有广大人民群众,使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自身人文精神塑造,直至当下广东人文精神培育,从而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2.发挥榜样模范力量,提倡奉献精神。在广东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无论过去或是当下各行各业均涌现出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敬仰学习的榜样,有革命战争时期烈士为人民牺牲的精神、有改革开放勇于创新人士为社会奉献的精神等等,这些不以金钱收益价值衡量的行为、不求回报的精神正是当下改变广东实用主义为主流的有力武器。开展“道德模范”、“广东好人”评选活动后要大力宣传榜样事迹,引导青少年在心中树立学习榜样,继承奉献精神。与此同时,在举办大型活动或保证青少年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志愿,号召社区内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在志愿中奉献青春力量、树立崇高理想。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势,推进人文精神传播体系创新

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网络媒体,具有跨越时间空间进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是提高广东人文精神培育传播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1.开通官方互动渠道,发挥现代新媒体交互性强特点。面对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的挑战,开设官方网络媒体渠道可以为青少年开展广东人文精神学习保障价值导向正确性,而当下网络媒体传播则要根据青少年心理取向发生转变,开辟订阅号、微博、抖音等多平台宣传渠道,跟进青少年常用的网络媒体实行宣传,才能走近青少年受到关注。其次,在宣传手法上要贴合青少年审美,为官方设计生动活泼的形象,拉近距离的同时进一步传输当下时事热点中体现的广东人文精神,再利用新技术,在网络媒体上创设全景展览、点亮场景动画等具有互动性、新颖性的设计,满足青少年视觉享受追求如身临其境般直观展现广东文化风貌的同时,还能让青少年感受科技的魅力与神奇,为后期培养创新人才埋下种子。再次,结合数字媒体技术,鼓励青少年发挥想象自主设计与广东人文精神相关的海报与动漫等,在网络互动中培养独立意识与创新精神。

2.规范媒体传播内容,引导青少年正确辨别网络信息。对于媒体网络上传播的不正确引起恐慌的信息和不良低俗内容,首先需要完善法律以强制性约束,将不良内容依法取缔,从根本上屏蔽不良内容对青少年的侵扰,保证青少年能够在网络媒体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其次,引导青少年增强辨别网络信息能力,正确利用网络便捷性和丰富资源,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众多信息前有独立判断能力,选择优秀内容深化学习。

3.树立数字媒体全球意识,传递开放包容精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窗口,廣东人文精神长期以来坚持开放包容,从而成就今日成绩。然而,面对网络媒体上多元文化冲击、不法分子的有意诱导和青少年崇洋媚外、价值观混乱的趋向,这不仅需要法律监管的力量,更需要依靠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方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坚定“四个自信”理念;另一方面,融汇广东人文精神,树立“全球意识”,积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在网络媒体上主动介绍外来优秀文化及国际时事等,实行正确价值观引领,培养青少年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精神。

青少年人文精神培育,一方面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坚决抵制错误诱导信息传播,给予正确价值观和正能量传播,共同营造良好人文精神氛围,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有全球意识、紧跟时代潮流,站在青少年视角开展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走进青少年生活,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增加互动性与新颖性,使青少年在参与中深化人文精神,从而在实践中践行,最后在为社会奉献中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温朝霞.以广东新人文精神推动文化强省建设[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25(03):91-94.

[2]左康华.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的广东人文精神——新时期广东人文精神建设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27(06):24-27.

[3]熊若愚.用人文精神滋养公民素质[N].学习时报,2018-03-12(002).

[4]赵云燕.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广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CX2019038,负责人,徐慧琳。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