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柏拉图与孔子教学理念之差异

2020-09-26 09:12谢宁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柏拉图孔子教育

内容摘要:作为东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孔子和柏拉图提出了自己心目中适合社会发展的理性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分析二者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观点,探讨适合当今时代的德育思想,为现世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教育 柏拉图 孔子 教学差异

一.概述

柏拉图十分看重教育对理想城邦建设的作用,认为对公民进行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正义的公民,推进整个城邦的正义统治,从而建立理想国。其将对公民的教育按照年龄进行区分,并且在青年二十岁之后,根据其资质的不同以教授不同的知识,从而使其找到自己在城邦中的定位。孔子从以“仁”为核心的教育指导思想出发,主张对所有适合接受教育的民众提供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教学,不仅教授民众知识,更教会其如何提高个人道德素养。本文将主要从二者教育理念中的教育对象、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分析,探讨其对教育的看法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什么以服务于当今时代的教育发展。

二.教育的对象

(一)柏拉图——有优秀基因的城民

柏拉图的教育主要是想培养能够成为国家统治者的哲人王,因而他提倡精英式的教育。他认为应当从孩子还在胎儿的时候便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能够保持品质的优良。所以柏拉图的教学理念中认为,无论什么年龄阶层的人都可以,也应当接受教育,哪怕他只是一个婴儿。

柏拉图把培养哲学王放在首位。因为,他们是国家的统治者,决定了国家的发展进程。如果能够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名学识丰富、道德高尚的哲学王,那么这个国家便可能繁荣富强,日益兴旺。其次是培养培养勇敢的守卫者,通过教育他们体育等去健壮他们的体魄,使得他们能够保家卫国。至于农、工、商这三类劳动者,柏拉图认为他们是缺乏理性的,是不可教育的,因而柏拉图并没有将这三类群体列入他的教育体系当中。

(二)孔子——有教无类

生而知之不必教,先天缺陷无法教,不符条件不能教。

孔子生活在春秋礼崩乐坏的时代,见证了社会的黑暗混乱,其迫切希望能够兴办教育,广泛培养人才以促进国家的发展。所以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即不管一个人身份地位如何,来自哪一个国家等,大家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并且,虽然人在最初会有智钝、好坏等的分别,但是通过接受教育,这些差别都是可以消除的。虽然不以身份等作为能否接受教育的前提,但孔子还是对其教学对象进行了区分,其中有的人不必接受教育,而有的人不适合接受教育。

孔子将人分成了四类:上、次上、又次上以及下。并且《论语》中记载:“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对于那些一出生便懂得道理的人,没有必要教学他们便能够自己掌握知识,所以他们不必成为受教育的对象。其次,孔子认为那些不具备学习所需条件的人是没有办法有效接受教育的,例如那些先天聋哑、智商不足等人群,缺乏了接受教育的基本生理条件,即是进行教学也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再者,有些群体不可教。因为除却以上的限制之外,想要成为能够接受教育的对象还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条件。第一是政治许可,也就是民众具有官方认可的受教育权利。虽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但社会现实仍然决定了奴隶不属于“人”的行列,教育对象也只是从奴隶阶级扩展到一些没落的贵族和平民。但这较以往而言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了,摆脱了人身依附,拥有人身自由权的人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第二则是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因为孔子进行教学是要求交纳学费的。孔子曾云“自行束修以上未尝无诲焉”,讲的便是其所收学费至少需要十条干肉。第三点是要求接受教育的对象有对学习的兴趣,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一个人对学习并没有兴趣,那么进行再多的教学也没有意义,又怎么谈得上成为教学对象呢?

三.教育的目的

(一)柏拉图——选拔哲学王,建立理想国

柏拉图十分看重教育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建设的作用,认为教育是培养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教育可以将人民培养成为勇敢、智慧、正义的公民,使其遵守法律、品行端正,以维护城邦的统治。他认为,城邦中的城民都应从小接受教育,通过习得音乐、体育等培养自己的品行,并寻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位,并将其中最为理性和德性的人培养成为哲学王,以统领全国。由此可见,柏拉图把培养理性智慧、适合成为执政者的哲学王作为其教育理念的最高目的,对守卫者的培养次之,而对农、工、商等劳动者的教育则放在最靠后的地位。

(二)孔子——培养君子品性,促进国家发展

孔子认为人存在人性,但其是受后天社会的影响,沾染了其他习性才有了善恶之分。当民众接受了教育,通过接受德育教学来发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人们能够主动积极的读书,以此提高自身的修养,便可以使得人性向善发展。

孔子曾云:“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君子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最为频繁。君子这一称呼代表着当时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与“小人”相对。孔子身处于日渐衰落的周王朝时代,传统的道德秩序被破坏,以往的社会规范已经难以对人们起到约束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之下,孔子希望通过教育,教会民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向君子这一形象靠近,同时注重对道德体系的教学以塑造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统治者的道德观念,以“仁”治国。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在于至诚无息,修身养性,以使得民众具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知识和品性的培养来教化民众,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整个国家能够在思想上向善发展。在教导了民众知识后,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那些能够理解君子品德并实行的人,便可以成为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辅佐帝王,最终促进国家和人民形成良性循环,相互影响进步。

四.教育的内容

(一)柏拉圖——体育、音乐、哲学

柏拉图希望通过对公民的教育来实现建立一个正义理性的城邦,而良好的教育更是应该从幼儿开始。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实行优生优育政策,城邦中基因最优的男女结合,从而保证生产出优秀的后代。婴儿出生后,拥有优秀基因的孩子会被送到城邦教养机关,接受公共教育。对于幼儿的教育,柏拉图提倡通过讲故事、学音乐等方式寓教于乐,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陶冶孩子们的心性,建设良好品德。游戏、故事和音乐的选择必须慎重,“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即凡是含有神之间勾心斗角、说谎等内容的知识,一律删去,而保留那些描述神智慧、勇敢的向善故事。幼儿长大后,便让他们接受初等教育,根据每一个人的长处给予其合适的教育,以提高其道德伦理的学习,使他们具备柏拉图理想公民所需的道德素养。此时的少儿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学习音乐和体育。音乐以陶冶心灵,体育以强身健体,二者相互结合,促进少儿身心发展。

当少儿成长为青年后,便接受军事、几何等的教学,以此希望将更多的青年培养成为合乎要求的护卫者。柏拉图创新性的以金属材质来标明每一个人的层次:“铜”“铁”等级的人由于没有什么才能天赋,因而最终成为劳动者,此时没有太大的必要对他们进行更为复杂和深入的教育。而“银”等级的人则接受进一步的教育,用体育来强健身体,提高信心;用音乐来陶冶情趣,启发个人智慧,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培养勇敢的品质,使之能够成为忠诚的护卫者。“金”等级的人则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哲学、天文等“通向真理”的知识,并通过不断的修养,最终使人的智慧增长,掌握向善的本性,成为治理国家的人才。

(二)孔子——君子之德

孔子在《论语》中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行”,指孝悌忠信等道德行为,“文”,指文化知识技能专业等内容。孔子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先,而道德教育的最高层次便是成为像君子一样的人。本文将主要探讨作为基础教育的道德教育。

上文提到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君子,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想要成为一名君子,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与品质。首先,君子应当具备“仁”。仁是《论语》当中最高的道德目标,是全书的核心思想。《论语》中“仁”具有很宽泛的内涵,其中“爱人”是其最为本质的根基,指人对他人就有爱心与尊重,是伦理道德的基础。想要达到“仁”的标准层次,应当做到推己及人。“仁”将原本的“爱人”不断发展升华,最后普及到成为能够应用于整个社会的善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仁”从亲缘关系的爱护进一步推己及人,成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交善。

其次,是“礼”。“礼”是君子对于“仁”的外在表现,是君子必不可少的品德之一。朱熹评论到:“礼是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即“礼”是天理的表达,是人们行事以及日常交往时的规章准则,可见朱熹将礼摆在了很重要的地位。礼并不仅仅是外在的礼节,更应该是内心遵循礼让谦逊,讲究待人处物礼貌文明。礼是源自人内心的爱人之心,是爱人之心的有节制的表达。同时,孔子认为内心的情感比外在的繁杂的礼俗制度要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内心的真诚,那么再多的规章制度也不过是摆设罢了。

《论语》中写到:“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认为君子之道就是要以义为本质,生活中的一切都要符合“义”这一标准。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义”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符合社规章制度的准则。因此用“义”的标准来实践能够使人行为规范,内在合乎中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通告对比“君子”与“小人”,突出君子应当明辨十分,而小人则重其利害。

再者,君子重孝,“孝”是仁之根本。在《论语》开篇《学而》中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一观点。孝讲究遵循礼乐制度,不仅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与敬爱,更是强调二者之间的亲子情感,是父母子女之间相互的爱。孔子认为,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是一切道德的来源,更是中国千百年来维系家庭稳定的准则。

“信”是君子交往的前提标准,是道德基础、立身之本。君子应当是诚实可靠的,做事负责的,可以被他人寄托之人。《里仁》中有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为政》中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表达,强调了君子加强自身修养,做事符合礼节,讲诚信的重要性。

五.总结——现世意义

柏拉图始终坚信教育是塑造人类意识和维护城邦正义的关键所在,通过不断汲取知识来培养有德性的公民并寻找出最适合治理城邦的统治者。通过统治者的带领,使得社会能够获得人与城邦和谐共生。孔子认为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君子品德的人,并且其中优秀的人才亦可以进入朝廷,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从二者对教育内容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中的知识,更是要学习能够陶冶心智,提高道德修养的品德。时至今日,柏拉图和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需要不断的从中汲取知识,取长补短,寻求最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教育思想——不仅学知识,更是学习如何做人。

参考文献

[1]张黎黎.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J].文教资料,2019(03):169-170.

[2]顧艳丽.《论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教育价值刍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32(05):47-50+55.

[3]徐凌霄.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9-10.

[4]张昳晗.浅论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认知[J].现代交际,2018(05):141+140.

[5]郭权锐.《理想国》与柏拉图的教育观[J].文学教育(下),2017(04):40-41.

(作者介绍:谢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柏拉图孔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柏拉图之灵魂观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