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
在古代雅典城里,有一座德尔斐神庙,供奉着雅典的主神阿波罗。相传那里的神谕非常灵验,当时的雅典人一遇到重大的或疑难的问题,便到庙里求谶。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求了一个谶:“神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的人呢?”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
苏格拉底听说了,感到非常奇怪。他一向认为,世界这么大,人生如此短暂,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既然如此,神为什么说他是最智慧的人呢?可是,神谶是不容怀疑的。为了弄清楚神谶的真意,他访问了雅典城里以智慧著稱的人,包括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工艺大师。
结果苏格拉底发现,所有这些人都只是具备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却一个个都自以为无所不知。他终于明白了,神谶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有多少学问、才华和技艺,而在于懂得“面对无限的世界,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我们实际上是一无所知的”。他懂得这一点,而那些聪明人却不懂,所以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人。
说起来也许不可思议,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真的,孩子其实都有些苏格拉底式的气质,他们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新鲜的未知的世界之中,因而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从来不将不知强扭为知。
可惜的是,孩提时期的这种天然的慧心是很容易丧失的。待到长大了,有了一技之长,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容易被成见所囿并且自以为是,仿佛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新鲜事了。实际上,许多大人只是麻木得不再能够憧憬世界的无限和发现世界的新奇而已。
有时候我们把从整体上洞察和把握事物真相的直觉看作智慧的一种表现。在这方面,孩子同样比大人有优势。在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中,当其他人都在使劲地赞美皇帝的这件新衣多么美丽时,只有一个孩子喊了起来:“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孩子的优势在于没有虚荣心的顾忌,也不盲从别人的意见,一眼就看到了真相。
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顾忌,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目跟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这正是许多大人的可悲之处。
不过,一个人如果能保有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就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数学、物理学家帕斯卡曾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也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衷心祝愿孩子在逐渐成熟的同时不要失去童心,从而能够以智慧的方式度过变幻莫测的人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被孩子们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在于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世界究竟是什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