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家庭德育,是培养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在德育中具有独特价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感染性强,利于模仿;
★融入生活,潜移默化;
★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多样;
★个别指导,深入细致
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庭文化和家庭环境,向下一代进行道德规范、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过程,这就是家庭德育。我们需要培养的下一代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而家庭教育具有启蒙作用。
家庭德育的内容包括:爱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和良好品格的培养。争取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爱国、爱家、爱父母、爱他人;讲文明、懂礼仪、遵守规则;有责任感、能够勤俭节约,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诚实、正直、勇敢、有毅力、有进取心又很谦虚,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丛中笑)
中国古代社会,最根本的结构以“亲缘伦理”为基础。一些名门望族非常注重庭训家教,他们致力于锤炼家庭成员的精神与品德,以求后代不辱祖先、光耀门楣,很多家风与教子故事广为流传,被民众津津乐道,这也成为培养个人道德的原发性起点。
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化为三口之家,甚至夫妻“小两口”,早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空洞的说教很难让人有直观的感受。如果提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伟人、多少名人,大家感觉离自己还是有点远,但是普通百姓对于本家族的英雄人物、杰出人物一般都有高度认可。
比如“杨”姓,大家都很认可汉代的一位宰相杨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的故事就是由他而来。杨姓后人建“四知堂”作为“廉洁奉公”的标志。所以对于杨姓人而言,单纯地讲“礼义廉耻”,他们或许不太认可,但讲“四知堂”,讲杨家的事情,他们会特别认可。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曾祖父是革命烈士,1939年抗战的时候牺牲的。因为我的曾祖父是为国捐躯,所以谈到爱国我就会很有感触。
通过本家族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可以激发现代人对某种荣誉的认可,从而培养出个人道德的原发性,这是现代家风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武黎嵩)
现在的家风,应该是上一代人或者一个家族成员互动所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传统所谓的老祖宗给了几条要我们集体遵守的训示。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必须看到这是一个正常的变化。无论是名门望族还是普通人的家风、家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这种家庭的传统决定了一个人走向社会立身处世的状态。
今天,很多家庭都说让孩子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好。但像民国时期的名门宋氏家族,父亲宋耀如觉得以中国当时的状态,希望孩子成才就不能给他们设定一个普通标准,而是要成为一个杰出人物,一个伟大的人。所以他培养的三个女儿、三个儿子都非常出名,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更是史上的知名人物,三个儿子也都很了不起。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家教。
春节,我在大理一个客栈里偶遇梁漱溟先生的儿子梁培恕一家,感觉八十多岁的老先生身上就有一种气质,让我觉得在他身上能看到他们家族的那种血脉。当时在客栈的很多年轻朋友都感叹地说,在梁家人身上能感觉到那种很正直的东西,还有很清贵的东西,这跟一般世俗中人是判然有别的。
那么,这种传统的家风、家教又有什么值得今天人学习的?我想,应该叫“父以学为教”。具体而言,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或者让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我们自身也要在人生社会当中不断地去学习,或者给他提供一个最好的环境。
好的家风、家教能够传承下去,首先在于家长们自身。一个对自己的身心面貌负责的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应该是有信心的,一定会给孩子一个良性的教育;而听任自己的孩子受社会的污染或者学校的影响,这样的家长,生命能量很低,在孩子面前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 (余世存)
我认为每一件教育工作,要家长和老师能够落实、有效,一定要发挥教育爱,于是我倡导“教育三部曲:爱他、教他、让他做”。
◆“爱他”是指教育者(家长和老师)要对受教者(孩子与学生)有爱
正确而美好的教育一定有爱的成分在其中,教育里找不到爱的成分,充其量只能称为训练。而且爱可分为大爱或真爱与溺爱两大类。如果是溺爱就不会有后面的“教他、让他做”两步骤。如果是大爱就一定紧随着会有“教他”这部曲。家长和老师几乎都不愁有爱,只怕爱得不得法,尤其是家长,特别是母亲,司马光就有“慈母多败儿”的担心。
◆教育爱的第二部曲是“教他”
爱是任何事情的原动力,教是方向的指引。有爱无教,犹如航行于大海中的船只,开足马力奔驰于茫茫大海中不知航向何处,随时有安全的顾虑。有教无爱,空有明确目标、方向,却无前进动力,亦无收效之期。所以,在“爱他”这部曲中就有正误之分,其分别在爱中有无教的成分。
然而,教也有正教与误教。何谓“正教”“误教”?除了一些社会公认的是非正误外,家长能不能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也是教育的正误分水岭。不知他便盲目地教他,其正确性与有效性势必不如知他然后教他。因此,在“教他”之前先要“知他”这点极为重要,然而用心陪伴与观察便已知过半。
如果家长想教但不会教,甚至教错,亦属枉然。现在许多家长既爱子不得法,又教子不以道,如何能冀其有好子孙?纵然某代家长未必贤良,但若他有优秀家风传承,定可发挥正向功能,纠正错誤,免于沉沦。
◆教育爱的第二部曲是“让他做”
我认为这是教育能否落实的关键。父母对子女,爱则爱矣,教则教矣,但没有坚持“让他做”。结果爱等于白爱,教等于白教。比如教他要孝敬父母,却不曾要求他做一次端茶倒水的行为;告诉他自己的事要学会自己处理,却天天帮他整理书包。现如今八成以上的家长不知如何爱孩子,不知如何教孩子,以致忧虑、彷徨、痛苦、失望,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小事。家长想让孩子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请趁早在他小时让他“做做看”,而且要很有耐心的反复检讨改正。当然每一要求都要考虑是否为其能力所及,不要相信他将来自然就会。现在为孩子包办一切,有可能要服侍他一辈子,届时请不要抱怨,是你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严格说来,是你让他成为这样。 (何福田)
新时代的家风家训,可以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展开,那就是:以善念为中心,心要静、体要勤。生活中要以善的念头为核心,延伸出一内一外两个家训家教基本要点:静心与勤体。先说善念,“念”字拆开就是“今天的心”,今天的个念头都是善良的,其行必善、行善三方面时刻警成自我对话的习惯,音,追求慎独的心就是当下的心。我们当下每正。善念需要从视善、语醒自己。“静心”是养倾听内心深处的声境界。这其中要学会正视几个“心”:贪心是破坏幸福的最毒之药;瞋心会摧毁所有过往建立的美好;痴心会带我们走入狭隘封闭自私;慢心让我们傲慢自大而失去务实的根基;怀疑之心会让我们众叛亲离。“勤体”不仅指勤劳,还包括勤奋读书、勤快做事、勤俭持家、勤于助人、勤恳谋划。
倡导的新时代家风家训,最终应落到实处的10个方法。
√建立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家庭微信群。
在这里能公开、透明、及时地传递信息,彼此相互交流分享,促进理解,产生交集,形成共识,增进亲情。
√举行家庭成长仪式。
新时代家庭生活仪式感的引导教育,尤须加强且尤显重要。如孩子的入学拜师仪式、入队寄语仪式等。让家人都有归属感、获得感、成长感、幸福感。
√订立家规家诫。
经家人商议共识后,可制定平等、民主、可行的家诫家规,以正家风,并约定时间,共同齐声诵读。
√美化家居环境。
可在客厅悬挂家训;设置家庭书香屋、家庭书柜,家庭照片廊;在家中凉台或转角处设立种植角,让家庭的每个角落满溢清香、充满生机与活力。
√书写家庭故事。
每个家都有自己的故事,诸如爱国爱乡及感恩孝行故事,可结合清明、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讲家族先辈的故事,缅念先人;讲家人奋发进取的故事,成长励志。有条件的可编辑成册,惠及后代。
√设置家务岗。
家庭每个人都应有家事岗位。分工承担家务劳动,既增进家事体验责任感,又促进家风。
√设立家庭沟通日。
亲情是从沟通中得以滋润和升华的,建议每周有一个独特时间,让一家人围坐谈心,交谈收获也互相提醒,有人提醒是种福气。
√巧用媒体资源。
可以召集家人共同收看主流媒体播放的有关家庭教育的影视节目,激发家庭的正能量。
√创建家居生态文明。
日常生活中,面对家人的生活事件需要得体地处理,如:面对家人生气,要运用情商智慧化解,如音乐、宣泄、迁移等,对生气者多包容,勿再刺激,适时劝导平息怒火,再择机调适。面对家人生病,要亲情呵护,关爱有加,分担忧虑,承担家务,帮其早日康复等。
√走出家庭。
利用节假日,家人同游学。可实地参观当地名人家风馆、家训馆,访家族长辈、写家族历史,传承好祖辈家风,撰书新时代家训等。(邱孝感)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教、家风的作用,尤其是在与传统家庭存在不同的当下,如何传承家风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家长们需要提高自身,言传身教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