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川
她是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
她也是美术教育家,曾有十几年教授上千人绘画的教育经历;
她更是儿童教育家,2004年创办了中目的巴学园“李跃儿芭学园”由美术教育转入幼儿教育;
她是中国版的“小林校长”,她不仅把“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教育理念在她的芭学园里深耕、播种,还著述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等芭学园系列丛书传播相关理念;
她说,目标只有一个:为孩子打下一生幸福生活的基础。
金子的光芒是难以遮掩的,她是中國第一部长期跟踪记录儿童生活的电影《小人国》和电影《零零后》中的“大李”老师,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备受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关注和肯定。
然而,所有开得灿烂的花朵和她的芬芳,都是由在泥土里艰苦地钻研、风雨里磨砺的成长所成就的,被孩子们称为“大李”老师的李跃儿也不例外。
在夏日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见到了传说已久的“大李”老师,她一身休闲衣裙、笑吟吟,像一位朴慧和蔼的邻家大姐,让我内心的那点拘谨顿消。因为带着委托和使命而来,和“大李”老师的开场就以问问题的形式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Q因女儿上幼儿园期间曾被视为“问题”小孩,那时,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窗边小豆豆》后,非常想把孩子也送到像书中那样的“巴学园”去,一个能用爱和符合天性教育礼遇“问题”小孩的地方,您创办的芭学园,一开始家长送来的孩子,是不是也是被其他园视为的“问题”孩子呢?家长是不是也有我曾有的愿望?
“大李”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用生动的话语,将她在宁夏银川的画家与绘画教学生活娓娓道来。
李跃儿是一个做事特别较真的人,年轻时学了画画,就一头扎下,每当她碰到绘画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去多方求教,直到解决为止。这样学了多年后,李跃儿成了宁夏当地的知名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获奖、展览成了她绘画生活的一部分。名声在外,慢慢地,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她那里学绘画。
一开始她还是本着绘画艺术本身的规律去教孩子,但后来她发现家长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艺考上大学,于是她又一头扎进去,拼命地为孩子们参加艺考铺路。为了孩子们能考上大学,她严格要求每一位孩子,在她的辅导下,孩子们连续多年高考录取率100%。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李跃儿却被一种痛苦折磨并煎熬得难以自拔。
因为她意识到很多孩子6岁来学画时,身上充满了灵气与天赋,可学了多年后,灵气却越来越少了。她觉得她越是兢兢业业,越是误人子弟。有一次,当她在给一群高考生上辅导班时,她的先生对她说:“你这样教是有问题的。你看这些孩子走进来的时候,走路姿态看上去比你还老(李跃儿当时快40岁了),你教的孩子都这样,将来怎么可能成为一个艺术家?”
李跃儿听后,心里特别委屈和崩溃,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这些孩子十几年如一日的闷头学习,错过了多少该玩该乐的童年乐趣,现在孩子变成这样,是她和孩子们要追求的吗?这种痛苦开始像生了根一样长在了心里,反复噬咬着她。接下来遇到的事,让她决定彻底改变自己,去创一条新的教育之路。
有一次,她在教室教素描,看到一个9岁的女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地画画,她脚下有一摊水,经过探查李跃儿发现这孩子是尿裤子了,但女孩子的脸非常平静。当时李跃儿觉得自己快疯掉了,她想,这个女孩在班里尿了裤子,接下来这孩子该怎么办?下了课如何站起来?如何回家?这对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灾难。李跃儿想到了自己6岁时一次尿裤子的经历,那时的她内心恐惧、羞愧、害怕得要命,可这个女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她脸上没有忧愁、没有焦虑、没有恐惧也没有忧伤,还在努力画画。为什么她遇到困难不去求助?是她认为没有人会同情她、心疼她并帮助她吗?是不是孩子认为她面对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冰冷的、黑暗的世界?她是不是没有信心去面对他人?李跃儿意识到:孩子出问题了,她看到孩子被无奈、无助、痛苦和恐惧的感受折磨得麻木了。
还有一个11岁的男孩在画画时,她走到那孩子面前一低头,头上的发卡要掉了,她抬手去扶了一下,那个孩子马上用胳膊挡住他自己的头。李跃儿特别吃惊,她意识到经常被打的孩子才会有这样下意识的动作。下课后,李跃儿找男孩了解原因,男孩说,他怕挨打。那时,李跃儿虽然在绘画上对孩子严格,但她从来没有动手打过孩子,也没有骂过。她问男孩,是不是他家人经常打他,男孩说是学校的老师经常打他。李跃儿柔软的内心又一次受到重击,班里有那么多的孩子,却找不到几个不恐惧、不焦虑的。孩子这种情况,光把绘画技术教给他们又有什么用?她觉得她必须要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了。
和孩子们打交道的同时,免不了和家长们有交集,有些家长的表现让李跃儿心里的痛苦更深了一层。有一个孩子,李跃儿从来没有在他脸上看到过笑容,有一天上课时,李跃儿想尽办法让那个孩子笑了,没想到孩子一出教室门,他的父亲就一脚踢在孩子腿上,大声呵斥:“我看全班同学都好好的,就你动来动去不认真!”李跃儿当即火气蹿上来,她和那位父亲大吵了一架;她班上还有一位胖妈妈,把打孩子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
当她满眼都是孩子的苦和可怜的成长时,她一边拼命在班里用温暖改变孩子,一边开始抓住一切机会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但是她发现自己这样努力地去改变“问题”孩子,改变家长已经固化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实在太难了。她知道自己必须改变,去寻找一条不同的“道路”。她想追寻一种教育:尊重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天性;爱孩子,能够在爱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建构人格、发展自己……她放弃了单纯的绘画教育,离开了银川,想去寻找理想教育的沃土,去追寻儿童教育的真谛。追寻教育的真谛,是无法用一时的热情解决问题的,这需要一颗悲悯的心、一颗大愛之心,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无欲无惧的责任担当。
来到全国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李跃儿却没有发现并找到她理想中的儿童教育乐园。于是李跃儿“一根筋”的精神又焕发了,既然没有,那就从自己做起吧!经过一番波折,2004年中国的巴学园“李跃儿芭学园”诞生了,大孩子“大李”老师有了自己开展新教育的自留地,她勤奋地播种、耕耘。能送孩子到芭学园来的父母们,是认可和肯定“大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于是,芭学园里的成长故事、教育故事在社会上泛出一层层浪花,激荡着人们的心灵,开始像蒲公英一样飞向四方。
从“大李”老师的教育经历和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及感怀里,我也得到了我问题的答案。在“大李”老师眼中,这世界原本没有“问题”儿童,有的只是不懂儿童的家长,不懂孩子和不会教的老师。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所谓“问题”儿童,是因为缺乏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和懂孩子天性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和老师)。
Q很多家长对错过了孩子的关键期非常痛心,您对错过了孩子关键期教育的家长,能否给一些建议?
李跃儿认为,孩子的敏感期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它是自然赋予孩子的一种发展机制,在哪一个时间点,孩子就需要发展人的某种行为或精神的哪一部分。如果在孩子的敏感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孩子的一些能力会发展得既快又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了敏感期,再学习可能需要花费多倍的努力去弥补,有的甚至可能无法弥补。由于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孩子的自然发展机制,不知道敏感期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造成孩子的成长敏感期在家长的无意识中错过了,该怎么办?一味痛心、后悔、自责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做的是马上行动起来,拿出足够的精力、耐心、时间、爱和包容去弥补,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起作用,会有让人惊喜的收获。
李跃儿以她的先生为例,她先生因为家人非常宠爱,在两岁之内被家人呵护着的时间太多,在他的敏感期时,他没能用嘴巴去认识、用手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真实,大脑神经元没能有效地被链接起来,所以成年后,他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很粗糙,他对事物的感觉很模糊。她先生在空间感、因果关系、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问题,曾闹出很多笑话:比如,她的先生在搬桌子的过程中,会“咣当咣当”地碰到经过的所有物品;他会把杂草当成香菜采回家……在他先生60岁时,李跃儿意识到他不只是她的丈夫,也是一个“受害者”。她想试试看,对于一个已60的,敏感期时没发展好的人,能不能也通过像幼儿教育这样的方法帮助其再成长一次。李跃儿开始像对待孩子一样信任她先生去做家务,包容他、夸赞他、感谢他做的事情,经过四五年的努力,她和儿子都惊喜地发现她先生的能力成长了很多。
李跃儿感慨:“人是学习的生命,他们如果自己认为哪个地方不行,只要其他人不去破坏他想要学习、想要弥补的心,他就会主动去弥补。如果因为他有缺陷你一直看不上他,一直让他丧失信心,他就会躲、会逃避。但是,如果转过来,把他的优点放到无限大,缺点缩小,你发现优点那么大,有点缺点也不算什么。”
孩子错过了关键期,父母们都会很自责,可能对孩子缺失的地方过分在意,有的父母甚至开始躲避孩子的缺陷,这很可怕。父母第一要做的,是接纳孩子,要学习了解正确的方法,有些缺失的地方根本不需急着去补,作为父母只要宽容孩子,他在以后的成长中自己就会补起来。人是有修复能力的,所以人永远在变化。
Q对很多年轻父母来说,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是他们在孩子一出生就非常关注的问题,您给一些建议吧!
李跃儿认为,给孩子选幼儿园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孩子非常弱小,并且缺乏经验和阅历,他们绝大部分情况下,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和逻辑来表达自己在幼儿园的经历和感受,没有任何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在孩子入园前,一定要去考察,要选一个有爱的幼儿园。
有爱的幼儿园,能给孩子们自由。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候,他们天生就有学习机制,哪怕这个幼儿园什么玩具都没有,只有一堆土,因为能和其他孩子一起自由地玩耍交流,孩子们的社会性能力就会发展得很好,将来不管他的学历高还是低,不管他干什么,他在人群和社会中都没有问题。
李跃儿认为,好的幼儿园会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园长。优秀的园长除了执有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要很好地去关爱老师,如果园长不能做到关爱老师,老师就没有爱给孩子。在“李跃儿芭学园”,要求高管团队像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老师们,一刻不放松地通过创新型的培训进行师德教育,只有这样,老师们才会为了这份爱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真正的幼儿园硬件是老师的心,一个没有爱的老师,即使没有身体暴力,情绪的暴力也是很伤孩子的。苦着一张脸的老师,怎么能让孩子喜欢、信任呢?
李跃儿认为,有没有好的幼儿园其实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送给孩子爱与群体力量这双份的好礼物。
是的,李跃儿把这份礼物给到了更多的孩子,她几十年如一日在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全心践行着自己的教育事业。她带领更多的教育者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深陷痛苦泥潭的孩子们,走出黑暗,重见光明。她奋力聚集每一滴萤火微光,汇聚成光的河流,利益天下更多的孩子,成就生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