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小宝卷浅析

2020-09-26 13:31王守荣
戏剧之家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宝卷凉州区龙华

王守荣

【摘 要】河西宝卷是流布于河西走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武威古称凉州,所以“河西宝卷·武威”又称作“凉州宝卷”。在凉州宝卷中,既有长篇宝卷,也有短篇宝卷,即小宝卷。小宝卷篇幅短小,曲调繁多、娱乐性强,表演形式灵活,流传地域广泛,表演人群和听众范围广,具有很好的道德启蒙教育功能,因此生命力更强。

【关鍵词】宝卷;河西宝卷;河西宝卷·武威;凉州宝卷;小宝卷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5-0010-02

一、凉州宝卷及小宝卷概述

2006年5月20日,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家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分别被称作“河西宝卷·武威” “河西宝卷·张掖”等。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河西宝卷在继承的同时进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成为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

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比邻天梯山石窟,是凉州宝卷的传习基地。村中91岁高龄的李作柄先生是凉州宝卷的国家级传承人。其子李卫善和天梯山石窟管理处学者赵旭峰为省级传承人,灯山村还有市级、区级传承人数位。

在凉州宝卷中,既有长篇宝卷,也有短篇宝卷,即小宝卷。长篇宝卷作品有《红罗宝卷》《新刻岳山宝卷》《白马宝卷》《包公宝卷》《和家论宝卷》《盗灵芝宝卷》等。小宝卷俗称“道歌子”,是一种短小精炼的宝卷形态。小宝卷作品有《五更拜佛》《熬茶》《贫和尚》《五个茶碗》《十二月修行》《八瞧词》《十绣黄莲花》等。

二、凉州小宝卷和长篇宝卷的差异

(一)篇幅长短的差异

长篇宝卷篇幅长,念卷用时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十几天。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根本没有时间和耐心来念卷和听长篇宝卷,这也成了宝卷传承保护的瓶颈。

凉州小宝卷则具有相对优势,由于篇幅精炼,传唱方式随意灵活,随时哼唱一曲,或者数人相聚、干农活时唱上几分钟,消解乏气、调节身心。这种小宝卷传唱情况在凉州区张义镇各个乡村较为普遍,小宝卷的传承自然灵活,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二)演唱曲调的差异

长篇宝卷演唱的曲调大约有四五种,有七字调、十字调、五更调、莲花落等。七字调和十字调可以变换唱调,但为数不多,五更调和莲花落几乎是一种套路格式。这几种曲调在同一部宝卷中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文艺表演,一般不能单独演唱。

凉州小宝卷却不同,曲调繁多,演唱灵活,可以借用一首民歌的曲调来唱,也可以借用长篇宝卷的某一曲调来唱。从小宝卷的内容和形式上,我们都可以看出,小宝卷是从长篇宝卷里面节选出来的一小部分唱词,便于更好地流传。

(三)表演形式的差异

长篇宝卷的演唱需要一定的仪规,也就是“派场”。演唱时参与的人和听众要多。念卷过程较为复杂,要净手、漱口、上香、供茶、请卷,然后才开始念卷。念的时候多种表演手法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说唱吟和”相结合的表演。

凉州小宝卷则不同,它是一种只唱不念的表演,不限人数,一个人可以唱,两个人也能唱,十人八人都可以唱,有听众可以唱,没有听众也可以唱,是随意性较强的演唱。

(四)流传地域的差异

凉州小宝卷的流传广泛,所处地域的疏密差较小,就整个武威的广大农村来讲,大部分地区的乡村都有小宝卷的传唱,而且流传的曲目非常丰富。

比如,靠近天梯山石窟的凉州区张义山区流传的小宝卷曲目和城郊坝区的曲目区别较大,凉州区黄羊灌区流传的曲目则和张义镇以及古浪县古丰镇一带的曲目相近。张义山区特别流行的小宝卷约有十五六个,像《贫和尚》《五更拜佛》《十二炷明香》《五个茶碗》等,而武威城东北乡流传多的则是《聂婆婆修行》《十二时辰上舟词》《白鹤词》《杨柳经》等。还有一些小宝卷则是普遍流行的,如《香山修行词》《吃斋词》《十二月修行》《枣儿经》等。

长篇宝卷的流传就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整个武威各个乡镇的农村中,能念长篇宝卷的人寥寥无几,传承保护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

(五)表演人群的差异

凉州小宝卷演唱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到了一定的年龄,一些村民把唱小宝卷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修养和充实,通过唱小宝卷使内心得到安逸平静,对美好积极向上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以凉州区张义山区为例,凉州宝卷国家级传承人李作柄先生能唱许多凉州小宝卷,他的妻子严秀英能唱的小宝卷更多,能唱四十余首。严秀英去世后,村民李淑兰接着唱,不过记得数量少了些。还有张义镇中路村的王永生、澄新村的李存英老人都会传唱小宝卷。李存英能唱的小宝卷也很多,能唱近三十首。这些老人的儿媳妇们在婆婆的感染下多多少少能唱一些,如李淑兰的儿媳妇严兰庆。

所以,凉州小宝卷以一种自觉传唱的模式存在,而长篇宝卷就显得落后了,只有传承人和一小部分人在努力演唱传承。年轻人不感兴趣,更别说演唱传承了。

(六)道德教育功能的差异

凉州小宝卷之所以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传唱,其主要因素在于道德启蒙教育功能。

人们把唱小宝卷当作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同样是民间的宗教性文艺活动,小宝卷更注重个人的修为,含小乘教法的因素在里面,小宝卷大多唱的是个人修行的心得体会和某些修行的方法,修行的理想信念等。

现在每逢初一、十五、包括一些斋神的日子,许多妇女都通过唱小宝卷来交流心得。而长篇宝卷则是唱给众人听的,通过听故事,让人们从故事的情节中去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启发人们弃恶扬善,遵从孝道,诚信爱国。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乘教法在民间遗存的痕迹。

一般来说,唱小宝卷的人大多都是皈依佛道教的俗家信仰者,而念长篇宝卷的人则不一定是信众。

三、凉州小宝卷范例

(一)凉州小宝卷《货郎卖道》

吾卖的经本儿不忘神恩,

吾卖的书本儿劝了万民,

吾卖的大手帕又宽又大,

吾卖的胭脂粉无人来擦,

吾卖的花配叶两层来插,

吾卖的假头发点头上来打,

吾卖的红头绳毛辫儿来扎,

吾卖的说好话孝敬老人,

吾卖的听吾话和睦乡邻。

自要你在堂前孝顺父母,

还望你和兄弟和睦相处,

走大路去小路来到好处。

(二)凉州小宝卷《十绣黄莲花》

一绣黄莲花,黄土发了芽,

千年万代三七上开黄花。

二绣金莲花,金花度自家,

度下的儿女们一齐赴龙华。

三绣红莲花,儿女们把香插,

度下的儿女们怀抱个大西瓜。

四绣蓝莲花,儿女们回个家,

度下的儿女们回家看爹妈。

五绣白莲花,儿女们看下家,

度下的儿女们龙华会上把香插。

六绣牡丹花,路程远离家,

度下的儿女们船头上你站下。

七绣芍药花,神仙来观花,

度下的儿女们往赴大龙华。

八绣八朵花,三七三绣莲,

度下的儿女们一齐望故园。

九绣九朵莲,仙佛下了凡,

度下的儿女们龙华铺满天。

十绣彩莲花,灵山见爹妈,

度下的儿女们老母来插花。

锣鼓又喧天,功满把河跨,

度下的儿女们龙华上插香花。

九祖赴龙华,结跏说妙法,

度下的儿女们身坐彩莲花。

通过以上两则凉州小宝卷的范例,可以看出凉州小宝卷篇幅精短、形式灵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護维度而言,更适宜为表演人和听众接受,更容易在多地域流传,生存传承潜力比长篇宝卷强,凉州小宝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卷的重要内容,其传承保护呈现了一种崭新的形态,无疑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宝卷凉州区龙华
Multifunctional light-field modulation based on hybrid nonlinear metasurfaces
陇原“寻宝”
——河西宝卷整理的回顾与反思
简算有妙招
清末民国文益书局石印宝卷始末*
张文作品
《香山宝卷》在越南的传播及流变
点燃自己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南京图书馆藏珍贵宝卷掠影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