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共同的整体。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形成了教与学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了互相促进的整体。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形成了自觉的活动的基础上,促成了活跃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将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为入手点,研究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行,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在不断的提高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如何通过师生互动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在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但能够积极的参与也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时效性。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一.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1.建立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是课堂的两个主体之间进行有目的的双向作用和影响的结果。是教师与学生的两个主体间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单向教学输送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完成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积极构建,并且能够主动地与他人展开交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需要注意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主体意识和主体表现能力,因此在小學语文课堂互动中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发起的互动行为。帮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创新,展现出学生的自我主体表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领悟以及对于互动的理解,在构建互动的行为过程中发起有质量的行为,在这种评价互动的过程中展现自我,这也需要教师能够在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充分的展现出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真正的构建企业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展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2.展开多维信息互动模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完成情感和价值观的构建,从而培养出完整人格的学生。因此,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应当将语文知识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点,帮助学生围绕知识获取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有深入探究的积极的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身体姿势等符号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热情再加上丰富的语言和语调,做到声情并茂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绪。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对语文文本相关知识点的态度与情感,帮助学生参与到互动交流中来,因为这些情感需要在互动中表达,进而完成整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应当注意将这些多维因素向纵深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领域态度和情感上完成积极的交流过程。虽然有些知识小学生记忆不深,但是可以通过交流和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3.重视师生体验互动,提高教学体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帮助师生感悟对方的思想与情感,能够达到心灵的契合,彼此在理性和情感的认知上得到扩展和成长。一个生命的主体需要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震撼心灵。教师的心理成熟度和认知能力都较学生高,因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合作,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于小学语文知识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师生之间在情感体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学生的情感共鸣,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来唤醒和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本蕴含的情感内涵有深入的领悟,并且能够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在语文教材中帮助学生诉说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能够珍惜生命与生活,感受生命的伟大,从而增加奋斗的动力,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学习。
4.有利于实现个性化课堂互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师生顾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小学生的个体独立性。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成绩和性格,完成个性化空间设置,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力,在学生自主表达情感和展示自我的过程中,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具有独特个体的人才。需要教师能够在实施个性化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基于对学生深入的了解,设计不同层次学生的互动内容和方式,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满足对学生不同层次需求的课堂互动过程。教师因为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产生的对学生的偏见与歧视,就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对互动对象的态度的和善。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与关心,会让学生在教师的重视下更加积极的、主动的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理解知识,满足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独特个性教学方法进行施展,构建有个性的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二.在师生互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在互动课堂上学生缺乏主体地位。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研究发现,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能够发起互动,但是在互动中表现出出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不断的抛出问题,学生在思考时受到教师安排的线索的方向走,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虽然当前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教师主体意识的控制下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丧失,学生无法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再加上教师的权威性,使学生在互动环境下的主体自由受到压制。
2.教师的引导策略无法实现小学生的主体互动性。从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反馈有主导成分。在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没有与办法和策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采用追问和探问的角度体现出来。在这一前提下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教师也无法真正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具体表现有哪些。另外,学生对于教师的互动符号的理解并没有真正的表现出来,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无法真正的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有效的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师生互动只能表面化。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引导缺乏技巧与耐心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内心对教师套路的了解,从而阻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兴趣与能力。
3.在师生互动中情感互动较少。从总体上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责任感大于爱。因此在情感互动上教师的情感表现比较单一,语气平淡,肢体语言缺乏,并且在讲台上时间多于与学生近距离沟通的时间。虽然教师能够偶尔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多限于对学习的指导和纪律的管理。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教和学的硬性规定对课堂进行了强有力的约束,使师生关系的亲密度降低。如果教师对学生能多些关怀和鼓励,师生之间就会增加情感。另外,教师的性格、教学风格的客观存在,使教师在非语言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和参与也是重要的因素。在非语言行为的表达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了两者之间的感情基础。丰厚的感情基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够帮助师生在互动中更加深入地进行交流。
三.良性师生互动的策略
1.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深入互动的能力,而不是将这种师生互动流于表面。一方面,在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中不应当连续的提问,让学生依然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去学习,而是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课文的自然段学习中先让学生默读,然后自己思考在这一段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并且让学生从中找出并总结这些信息,并且针对信息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在分组教学中,让学生互相之间居于这种理解完成信息的补充,再给与引导与升华,这就能够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去发现,进而独立的完成对问题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例如,在学习生字、生词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字或词,让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尽管这样不会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通过引导可以完成师生互动的良性发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课堂互动设计涵盖在课堂教学中来,在充分挖掘教材价值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主体的表现能力的发展上来。另外,在教師与个别同学的互动中,努力地洞悉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并且能够与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完成情感上的理解,最终实现情感上的互动。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知识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知识是教学的工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掌握知识是教学的副产品。因此,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通过知识来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在完成情感交流体验的过程中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进而促进学生自主性和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是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启发和引导来强调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在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讨论问题的过程,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完美的问题,但是通过良性思维模式的构建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还是可以达到的。课堂时间的固定性歙使教师无法面面俱到,但是教师在语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确定目标,完成情感梳理,提高教学效率,在抓住重点和开展学习活动中结合自己的教学能力,恰当的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结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建立良好的情感互动。教师的教学不应该是一种机械性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应当结合情感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给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情感震动。教师基于自己的爱来完成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心里装着学生。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用自己积极热情的情绪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赖与情感,愿意与教师一起学习。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情感性,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本着情感的基础上,加上丰富的语言和语调,完成声情并茂的教学过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完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理解思想和情感的前提下,完成互动也是教师在情感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学过程,使师生之间能够产生心灵的震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充分的营养。
参考文献
[1]邱婷婷.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6(73)
[2]陈观发.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好家长.2017(68)
[3]刘霞.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J].新课程.2016(34).39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