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山
什么是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什么是政治智慧?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能够驾驭复杂政治局面。如何培养政治智慧?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反映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根本来说就是要坚定对党的高度信任,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政党自信源自正确的理论。首先是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强大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们信仰的主义是真理,这是我们坚定政党自信的最大理由。其次是价值追求的至上性。马克思主义矢志不移地追求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追求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人权,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说到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坚定政党自信的最大底气。最后是政治立场的人民性。人民立场是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利益是共产党的全部利益所在,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坚定政党自信的力量之源。
政党自信源自伟大的实践。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并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实最有说服力,党带领人民交出的一份份骄人的成绩单,就是我们对党高度自信的来源。
抓党建和抓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抓党建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必然要求,抓发展是“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意识。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必须把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来认识、来推进,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同部署、同实施,把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都抓具体、抓深入。
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是发展的最大资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就在于可以调动起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任何政党所不可比拟的。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善谋全局,是一种战略思维方法,是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培养和运用战略思维,做一个多谋、善谋的人。
站位要高,提升两到三个层次看问题。站位的高度决定看问题的角度,站位高的人,才能做到胸怀全局、深谋远虑,推进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和定位,真正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看得要远,拓宽视野,树立大局观。领导干部要树立前瞻性、预见性思维,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发展的未来方向,做到凡事都从全局出发,真正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一切以大局为重。措施要准,做到“一抓一个准儿”。领导干部放眼全局谋一域,也是为了谋好一域促全局,必须认真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在对工作全局进行精心谋划的基础上,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工作突破口,形成“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讲团结不是要搞一团和气,讲和谐不是要‘和稀泥’。”领导干部追求的应该是“和而不同”的和谐,是坚持真理、坚守原则的和谐,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和谐。
既要厚道,又要坚持原则。领导干部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事。要待人厚道、与人为善。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要善于求同存异。思想认识不统一时,要善于求大同、存小异。这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处理矛盾的有效途径。只要不违背原则,在争取大的方面或原则问题谋得共识的基础上,在小的方面或具体问题上可以保留不同意见。对于工作生活中不妨碍大同的个性,要懂得尊重和欣赏,允许有不同意见。要始终坚持好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对于一个领导班子,用好民主集中制这个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非常关键,凡是“三重一大”项目,都要充分发扬民主,绝不能搞“一言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告诫领导干部,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决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必须始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要与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进行坚决斗争。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坚决维护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必须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决不能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立场摇摆、态度暧昧,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倾向。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反对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必须坚信,反腐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要坚持与腐败问题和腐败分子斗争到底,对任何腐败行为都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要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领导干部要带头敞开思想,把矛盾摆出来,大胆使用、经常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推动形成党内敢于讲真话的好风气,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原则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实践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人民群众才是最大的“靠山”,人民立场须臾不可动摇。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有了人民拥护和支持这座最大的“靠山”,才能无往而不胜。不忘初心,回归本源,做好群众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的初心和本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把群众的呼声当成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看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意见视为第一财富、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也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担当不是拍胸脯、下决心,关键是要有真本事。
学习是提高本领的基础。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素质能力与所担任职务相匹配。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随时随地学,如饥似渴地学,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实践是提高本领的关键。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实践锻炼是重要途径,特别是急难险重任务,对于磨砺担当的能力至关重要。要成为好干部,就要争先恐后到基层去摔打,在历练中变老练,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练,在挑战考验中增强本领,为更稳健的成长打牢基础。
为官从政,有大格局才有大境界,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干多大的事业。领导干部要有大格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
胸怀大小决定平台大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境界决定眼界,胸怀决定视野。领导干部胸襟宽不宽,就看是不是能容人,对比自己突出的人要点赞支持,对他人的短处在维护原则的前提下有所包容;看是不是能容言,对于批评的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看是不是能容事,对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而做错的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勇于承认错误,对一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则不必过于在意。是否团结决定力量强弱。领导干部能不能团结身边的人,不仅是领导能力水平的体现,也是有没有胸怀格局的体现。把身边的人团结起来,就要善于用事业凝聚人;凡事都要出于公心,集体讨论决定,尤其要善于补台,拧成一股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是我们党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有德才有才,有多大的德才能发挥出多大的才。
靠得住才会有机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是好干部的首要品质,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德才兼备才成其为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这是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实践准则和奋斗方向。要按此标准把干部选好用好,也要自觉把它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方向,通过不断的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