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泰岩在2020 年11 月24 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唯一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量化发展指标,科学认识这一发展目标的内涵和要求,对于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人均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时间点,从2050 年提前到了2035年,表明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未来仍具有强大发展动力,具体表现在需求拉动仍会持续强劲、供给推动将持续优化。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提出2035 年人均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同时,紧接着提出了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要求。这体现了我国2035 年人均GDP 发展目标更加公平的目标导向。主要包括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显著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只有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才能如期实现2035 年人均GDP 发展目标。为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统筹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