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护理干预降低HBV母婴传播率的效果分析

2020-09-26 05:52何凯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1期
关键词:产时母婴阴道

何凯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广东 深圳)

0 引言

乙型肝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HBV的传播途径较为多样,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其中,母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该传播可分为产前传播(宫内传播)、产程传播以及产后传播,且以产时传播最为常见[2]。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通过新生儿主动及被动免疫措施的大量实施,HBV的母婴传播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在HBSAg阳性的孕产妇中,其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临床护理仍是控制其HBV母婴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此,为了进一步降低临床的HBV母婴传播率,本文对改进护理干预对HBV母婴传播率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确诊的130例HBSAg阳性孕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65例)与观察组(改进护理:65例)。对照组孕妇年龄在21-33岁,平均(24.6±3.5)岁;观察组孕妇年龄在22-34岁,平均(24.2±3.6)岁。两组孕妇的各项组间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值>0.05。

纳入标准:(1)均经过临床确诊,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且病例资料完整;(2)均为单胎妊娠,且胎儿均发育正常;(3)均未接受过任何的抗病毒治疗措施;(4)孕妇及家属均充分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以及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孕妇;(2)存在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先兆流产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3)配合度较差的孕妇。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1)产前护理:对孕妇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缓解其焦虑情绪的同时,提高其对相关病毒的认识水平。并从孕20周开始,每4周进行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每次200 IU,直至孕28周。(2)产时护理:严密监测产妇的分娩过程,并进行相应的评估,对传播风险较大的产妇建议采用剖宫产分娩。而对于坚持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需给予一定的指导,经尽量缩短第一产程,避免分泌物的污染,同时全程采用防护手段,尽量避免产道及胎儿的损伤。(3)产后护理:于胎儿出生后24h内尽快注射乙肝疫苗与HBIG,并于出生1、6个月时注射第2、3 针乙肝疫苗。

观察组:对常规护理进行适当的改进:(1)产前护理: 将肝免疫球蛋白注射调整为抗病毒药物治疗,选择拉米夫定(国药准字H20103618;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0.1g/次,每日1次。(2)产时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并降低产妇的侧切率,全程可根据产妇情况采用无保护接生技术与改良脐带处理方式进行干预。(3)产后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家庭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在进行母乳喂养前,需充分消毒,一旦发现乳房破损或新生儿消化道黏膜破损时立即停止哺乳。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孕妇的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

(2)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感染情况。

新生儿出生后进行乙肝五项检测,若HBsAg阳性、HBVDNA阴性表示产时感染,若HBsAg与HBV-DNA均呈阳性则表示宫内感染[4]。

(3)观察两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

于新生儿12月龄时进行乙肝检测,若HBsAg或HBVDNA指标结果呈阳性则表示母婴阻断失败,若HBsAb 阳性则表示母婴阻断成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产妇HBV-DNA水平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在分娩前的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显著(P<0.05)。

表1 孕妇在干预前及分娩前的HBV-DNA水平( ,Logcopies/mL)

表1 孕妇在干预前及分娩前的HBV-DNA水平( ,Logcopies/mL)

组名 例数 干预前 分娩前对照组 65 6.5±2.1 4.3±2.2观察组 65 6.6±2.2 1.9±0.6

2.2 新生儿感染情况

观察组新生儿的宫内感染及产时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新生儿的感染情况[n(%)]

2.3 母婴阻断成功率

在新生儿12月龄时,观察组共有62例新生儿HBsAb检测结果呈阳性,其母婴阻断成功率为95.4%,而对照组中共有55例新生儿HBsAb检测结果呈阳性,其母婴阻断成功率为84.6%,其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产前阻断措施分析

产前宫内感染是造成HBV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目前,临床多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作为宫内感染的主要预防措施,可利用HBIG与病毒的中和作用,达到预防宫内感染的目的。但据临床研究显示,产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并不能够有效阻断HBV的母婴传播,且该药物的频繁使用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5]。母体病毒高载量(>107 IU/mL)以及HBeAg阳性均是导致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而在孕晚期给予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母体病毒载量,从而减少母婴传播[6]。本次研究对观察组孕妇采取了改进护理措施,将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调整为抗病毒药物治疗,通过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有效预防HBV的母婴传播。其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在分娩前的HBV-DNA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宫内感染发生率也显著更低(P<0.05)。且本文所用的拉米夫定是针对乙肝病毒治疗的妊娠C类药物[7],在其分娩前后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3.2 产中阻断措施分析

产时传播是胎儿感染HBV的主要途径。因此,需将护理重点放置于产妇的分娩助产过程中。对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则需从阴道检查、侧切、接生护理以及脐带处理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优化。本次研究中,对于选择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观察组采取了减少阴道检查次数、降低侧切率、无保护接生技术以及改良脐带处理等方式,大大减少了母体阴道分泌物及羊水对新生儿的暴露,以此有效降低产时感染的发生风险。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产时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充分验证了以上观点。

3.3 产后阻断措施分析

对于HBs Ag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需于出生后24h内尽快注射乙肝疫苗与HBIG,疫苗剂量为10μg,HBIG剂量需≥100 U,以增强新生儿的被动免疫,同时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8]。随后分别于出生1、6个月时注射第2、3 针乙肝疫苗。按照以上接种程序,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观察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孕产妇的不同阶段对其护理干预措施作出相应的改进,可有效降低其HBV母婴传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产时母婴阴道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分析阴道气囊仿生助产术对提高阴道分娩质量的效果
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的产时及产后评估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治阴道霉菌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