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宁,李继元,岳云龙*,邵永聪,金延方,刘洪亮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北京 100038;2.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10)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者越来越多,睡眠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指24 h睡眠时间少于4 h,已有研究[2-3]表明SD可导致认知、情感等脑高级功能可逆性损害,其机制可能与脑内网络连接紊乱有关。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为静息状态下特定的功能网络群,与静息状态下自发性思维、情感、记忆等功能密切相关,DMN各脑区的大小和作用并不一致,其中后扣带回皮质(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在认知功能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4]。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为一种无创物理治疗/干预手段,当前在医学康复及心理学训练领域应用广泛[5]。本研究通过运用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 rs-fMRI)分析tDCS对SD后脑网络紊乱的干预作用。
1.1 研究对象 16名健康在校大学生,男7名,女9名,年龄18~23岁,平均(20.9±1.7)岁;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性或近亲无精神类疾病史,智力正常(瑞文智力测验示IQ≥110),睡眠习惯良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分)。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设计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配对试验设计,试验流程见图1。于专用室内进行SD试验,每次入组3名受试者,由主试人员全程陪伴,防止其入睡或进行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行为。
图1 试验流程图 (正常睡眠指连续睡眠时间达7 h;■表示给予电刺激;■表示相应时间节点进行认知评估并采集rs-fMRI)
1.3 仪器与方法
1.3.1 采集 rs-fMRI数据 采用GE 3.0T MR750 Discovery成像设备,8通道专用头线圈。嘱受试者仰卧,头部固定,闭目,不主动思考。扫描序列及参数:T1结构像,采用自旋回波(spin echo, SE)三维成像序列,TR 2 000 ms,TE 9 ms,层厚及层间距均 1 mm,矩阵320×320;rs-fMRI,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TR 2 000 ms,TE 30 ms,视野256×256,层厚5 mm,层间距1 mm,采集矩阵64×64,每个时间节点采集45层图像,210个时间节点,共计9 450层图像。使扫描定位线平行于前-后联合间线,扫描范围自头顶至枕骨大孔区。扫描过程中同步记录受试者心率和呼吸频率。
1.3.2 tDCS 使用DC-STIMULATOR治疗仪(Neuropathy Conn公司),将其阳极电极片置于右侧额部,阴极电极片置于左侧乳突部,治疗电流为1 mA[6]。真tDCS指电流持续时间为20 min,假tDCS指电流作用时间为20 s,干预试验持续时间均为20 min。
1.4 fMRI数据预处理及功能链接分析 对原始数据采用Matlab 2010b及SPM 12(www.fil.ion.ucl.ac.uk/spm/software/spm12)软件进行处理。rs-fMRI数据主要预处理步骤包括删除每名受试者前10帧图像,进行时间校正、头动校正及功能像与结构像之间的配准/标准化,如头动校正后在x、y、z轴方向上平移超过1.5 mm或旋转超过1°则剔除该受试者。
采用REST(http://www.restfmri.sourceforge.net)软件自动化解剖标记模板定位ROI[7],选取双侧PCC为种子点,获得种子点区域和全脑各体素间时间序列的Pearson相关系数模式图。以6 mm半高宽对所得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种子点与全脑各体素间的功能连接模式图。分析过程中采用呼吸、心率为协变量,以减弱心跳及呼吸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1.5 认知功能评价 对所有受试者均于正常睡眠清醒休息状态(rest wakefulness, RW)、24 h SD后及真tDCS/假tDCS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北京版)。MoCA主要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记忆-延时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及定向等测试内容,共计30分,总评分<26分表示认知功能存在损害。
1.6 统计学分析 利用全脑体素水平单样本t检验得到RW状态下双侧PCC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模式图(P<0.001,FDR 校正,体素大小>20)。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SD前后、真假tDCS之间认知变化情况(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双侧PCC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的模式差异(P<0.001,FDR校正,体素大小>20) 。
2.1 认知功能变化 24 h SD后受试者平均MoCA分值(24.75±2.41)较RW(29.44±0.73)显著降低(t=8.047,P<0.001)。真tDCS后平均MoCA分值(27.06±1.53)高于假tDCS后(25.13±1.86,t=-3.081,P=0.008)和SD后(24.75±2.41,t=3.306,P=0.005),而假tDCS后与SD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8,P=0.432)。
2.2 SD前后双侧PCC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情况 SD后双侧PCC与双侧丘脑功能连接较RW上升,而与右侧楔前叶功能连接下降。见表1、图2。
表1 SD前后双侧PCC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差异
图2 SD前后双侧PCC与全脑功能连接模式差异图 (暖色调表示正功能连接,冷色调表示负功能连接;L:左侧;R:右侧)
2.3 真、假tDCS后功能连接变化 真tDCS后双侧PCC与双侧丘脑之间功能连接较假tDCS后下降,而左侧PCC与右侧楔前叶间功能连接上升,见表2、图3。
表2 真/假tDCS后双侧PCC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
图3 真/假tDCS后双侧PCC与全脑功能连接模式差异图 (暖色调表示正功能连接,冷色调表示负功能连接;L:左侧;R:右侧)
睡眠为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过程,昼夜节律的调节作用对睡眠状态、质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凌晨2—6点为机体的生理性低谷期[8]。为避开昼夜节律调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将MRI采集时间设定为早晨7点,同时检测受试者呼吸和心率并进行分析,以最大程度降低其影响。
DMN为维持机体静息状态下保持觉醒、执行部分高级功能的重要网络,主要包括内侧前额叶皮质、顶叶皮质及前、后扣带回皮质等,而PCC为DMN的重要节点,在觉醒调控与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9]。本研究发现24 h SD后MoCA平均得分为24.75±2.41,低于26分,表明SD导致受试者认知功能损害。rs-fMRI数据主要变化表现为与双侧丘脑间功能连接上升,而与楔前叶功能连接下降。ZHU等[10]认为丘脑是信息加工处理、中转等高级功能的中枢,其与不同脑功能区间的连接呈现动态变化;双侧PCC与丘脑功能连接增强反映机体在SD后需要更多的“信息流”,以维持机体的觉醒状态。另外,24 h SD后,双侧PCC与楔前叶功能连接下降。楔前叶位于顶上小叶,EIDELMAN-ROTHMAN等[11]认为楔前叶主要与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相关,本研究MoCA所得行为学结果与之相符。
施加tDCS干预后,双侧PCC与丘脑功能连接水平下降,但与楔前叶间功能连接增强;与此同时MoCA分值增高,提示tDCS可“改善”SD引起的功能紊乱,既往研究[12-13]认为上述现象可能与机体的代偿性调节机制有关。在SD后的静息状态,机体以维持自身觉醒状态为首要任务,高级认知功能则处于相对次要位置。楔前叶负责情景记忆、自我相关信息处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加工,故SD后出现代偿性功能连接下降[14]。施加tDCS可能减弱了上述代偿调节机制,从而干预或改善SD后所致脑网络紊乱而提高MoCA分值[15]。上述结果提示,tDCS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SD,为未来治疗/干预睡眠障碍所致认知功能下降提供了新方法。
本研究存在不足:样本量小,年龄范围较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论的普适性;对rs-fMRI的监测缺乏客观依据,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24 h SD可引起PCC网络连接紊乱;tDCS对SD所致PCC功能连接紊乱具有一定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