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
高校党务工作者抓党建要做到“有位有为”。这个“位”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只有定好“位”,才能“抓”得实,“抓”得准,“抓”得好。
一、高校党建工作形势定位
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于高校来讲,就要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抓责任落实。基层党组织能不能落实从严治党,说到底就是看责任能不能落实。只有责任到位,管党才能做到真管,治党才能做到严治。二是抓思想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引领就是总开关。要引领信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事业观,真正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要引领正气。牢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要有浩然正气,把广大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听党的话、跟党走。三是严管重教。要严格管理,坚持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始终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严格教育,丰富学习内容和学习载体,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效,提高广大党员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四是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党员动态监督管理机制,借用新媒体,提高党员管理现代化水平,增强党员管理的覆盖面,使每个党员都始终处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中,完善党员承诺践诺等载体,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管,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 五是制度约束。要严格执行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重大决策行为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
要积极应对吉林省各领域党建工作的强力推进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时提出的“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要突出基层党组织这个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要求,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把握住三个坚持。一是要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落到工作实处,就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学校事业协调发展,树立大局观念,构建大党建思维,围绕学校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确定每项工作的切入点和工作路线图,明确问题导向,严禁形式化地完成上级所下达的任务。二是要坚持重心下移、倾心基层。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各基层党组织要明确责任职责定位,严禁越俎代庖,要心甘情愿地俯下身子,为师生员工、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群众工作,服务关口要下移,要切实实现党员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要真心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带着感情去做工作,为师生服务。三是要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各级党组织要高位推进对标争先建设工程,按照建设指标体系,各级党组织要根据本单位实际,认真完善“对标争先”建设工作的细化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突显自身特色,将工作任务落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加强。
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是从思想层面着眼,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打牢思想基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要加强学习,要做到真懂党建、真爱党建、真抓党建;要强化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内涵功能的認识,要彻底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自觉以习近平党建思想为指导,找准立足点,确保基层党组织真正围绕发展这一主线抓党建,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局面。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建工作“主业”意识,全面落实责任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以扎实的党建工作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压实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务工作者要强化忧患意识。要全面认识党建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努力克服“重业务、轻党建”的错误思想,坚决把主要精力用于党的建设、增强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紧迫感,做好政治把关和思想引领作用。
二是从制度层面入手,完善制度,规范运行,构建长效机制。完善责任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要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站在加强党的建设高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定期汇总情况,出台举措,要建立党建工作定期研究分析机制。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基层党组织管理操作要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制度就是约束力,规范就是执行力,科学的方法就是保障力,基层党组织一定要把握党建工作规律,因地制宜,建立无障碍沟通机制,汇聚民意,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勤于找热点、聚焦点、出亮点,有效开展针对性强的创新工作,保证党建工作接地气,要有的放矢,真正做到解决问题,统一思想,进而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站在事业发展的高度确定党建目标的完成时限和责任主体,要实现重心下移,压力传导,要在基层党支部环节上抓好落实。院(系)党组织要明确监督办法和责任考核办法,充分发挥督查、检查、量化考核、民主评议等活动的强制性约束力,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实现评价制度的激励功能输出。
三是从实践层面落脚,创新方法,打造阵地,提升工作水平。要进行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要多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师生关心的问题,组织集体讨论,进行个别走访,寻找问题对策,借此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做好思想疏导,形成民主氛围。要高质量开展群众测评、党员互评等民主评议活动,及时倾听民意才能切实践行党的宗旨,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要让党员过有仪式感的组织生活。仪式感能引起党员的重视,唤醒内心深处对党的领导、党的路线、党的方针的高度认可,是做有使命感的共产党员的关键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高校党建工作在做好定位的基础上,要顺势“有为”,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力担当起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维护学校和谐稳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责任。(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姜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