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欢,闫跃飞,李桂莲
(1.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河南 郑州450008;2.河南省饲草饲料站)
夏季高温、高湿,奶牛处在严重的热应激状态下,采食量和消化率普遍降低,血清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电解质水平紊乱,可能是造成奶牛泌乳量下降的重要因素[1]。然而,严重热应激会导致奶牛代谢功能紊乱及免疫系统损伤,导致疾病易感风险性增加,从而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2]。如何使奶牛平稳渡过难熬的夏季,并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是多年来研究者及奶农们热议的话题。通过物理方法(风机+喷淋、隔热网等)来降低环境温度和调控日粮营养浓度来控制奶牛本身产热去对抗热应激是当下多数牧场采取的措施。而该试验旨在研究通过添加活性酵母后对奶牛自身抵抗热应激的能力的促进,从而影响饲料转化率及产奶量。
试验时间为2019年6月26日至2019年7月24日。地点为河南省西部某规模化牧场。
活性酵母(3D 微囊型,酿酒酵母Sc47 活菌数≥1010CFU/g)。
按照胎次、泌乳天数、体况相近的原则,选取该牧场中产荷斯坦奶牛160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酵母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头,试验前两组牛只生产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牛只情况如表1。
表1 试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生产指标
所有试验牛只采用全混合日粮方式饲喂,自由采食,室外水槽自由饮水。每天挤奶3次,酵母组奶牛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10 g活性酵母,在早上喂料时单独饲喂。试验期间对所有试验牛只每周记录1 次日产奶量,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试验前、试验第15天和试验结束后各做1次粪便筛分析,根据每层占比来评估牛只的消化吸收情况。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每周测定1次产奶量,试验过程中奶量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奶量(kg/d)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奶牛在热应激期间奶量呈下降趋势,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呈上升趋势。在试验21 d后酵母组牛只日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试验前和试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奶牛的粪便使用3层分辨分析筛进行分析,试验前酵母组和对照组上层、中层筛上物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3所示。
表3 试验前两组奶牛粪便分析结果
试验结束时酵母组上层和中层筛上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4所示。
表4 试验后两组奶牛粪便分析结果
该试验开展时间在2018年7月份,室外温度和湿度都很高,奶牛处于严重热应激状态。热应激条件下奶牛出现消化、繁殖、免疫等多个系统功能异常,严重的热应激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在热应激期间奶牛最直观的表现是呼吸频率加快、采食量和产奶量急剧下降。热应激可以导致10%~40%的采食量下降和15%~40%的产奶量下降[3],直接影响牧场效益。
活性酵母是具有发酵能力的干酵母,富含微生物、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寡糖等功能性物质,能够改善宿主动物胃肠道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提高日粮适口性、提高日粮消化率等[4]。研究表明[5-6],奶牛在热应激期间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可以提高日粮的表观消化率,提高食糜通过瘤胃的速度,从而提高热应激期间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
该试验中添加活性酵母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于试验前,说明热应激期间在泌乳牛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可以提高泌乳牛产奶量,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活性酵母发酵产物能够增加纤维分解菌的活性,加快食糜过瘤胃速度,有利于提高采食量;此外发酵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维生素等益生物质,提高了日粮中营养物质的吸收率[7],从而提高了奶牛产奶量,该结果与王玲等[8]研究结果相符。
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额外给奶牛添加活性酵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奶牛的热应激状态、提高奶牛对日粮的消化率、提高产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