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瑞,桂 丹△,黄山见,李毓娟,王 强
(1.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重庆4054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 成都610083)
当前,临床治疗心肌梗死多采用手术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应用普遍,可有效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利于改善心肌供血,而由于手术位置的特殊性及手术的创伤性,需重视抗凝[1]。临床常以普通肝素抗凝,但其抗凝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若剂量过大,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比伐芦定在手术抗凝中受到重视,抗凝效果好,出血风险低,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促进术后快速恢复[2-3]。本研究中探讨了比伐芦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至入院短于12 h;发病12~24 h仍有胸痛且伴有持续性ST段抬高;新发生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近期有重大手术外伤史;血小板减少症等出血性疾病;严重感染,肝、肾损伤,癌症晚期。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开州区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49)
两组患者均予PCI术。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肝素钙注射液(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396,规格为每支1 mL∶5 000 U)100 U/kg静脉注射,5 min后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若短于225 s,则再次静脉注射3 000 U,若手术时间超1 h,则追加1 000 U。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注射用比伐芦定(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95,规格为每支250 mg)0.75 m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并立即持续静脉滴注1.75 mg/(kg·h),手术结束后继续维持治疗4 h。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术后24 h和术后3 d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凝血功能测试仪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5 min,1 h,2 h患者ACT变化情况;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心脏超声测定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EF)、E/A;观察术后1个月支架内血栓、出血、再发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2至表5。
心肌梗死为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性阻塞引起,危害性极大,需尽早诊治[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相关冠状动脉常富含血栓,体内呈高凝状态,血栓负荷较重,在手术治疗时可能出现血栓脱落、远端微循环栓塞等,增加手术风险,为确保手术治疗安全性,需重视抗凝治疗[4]。当前临床多采用PCI术治疗,术前提前使用普通肝素抗凝并术中维持有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可能因抗凝作用被血小板Ⅳ因子抵消,难以获得预期效果,此时虽可通过增大剂量达到目的,但也会增加出血风险[5]。
表2两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比较(±s,n=49)
表2两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比较(±s,n=49)
注:与本组术后24 h比较,*P<0.05。
?
表3两组患者用药不同时间点ACT比较(±s,s,n=49)
表3两组患者用药不同时间点ACT比较(±s,s,n=49)
注:与本组用药前比较,*P<0.05;与本组用药后5 min比较,#P<0.05。
?
表4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n=49)
表4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n=49)
?
表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n=49]
比伐芦定为人工合成的20肽水蛭素衍生物,可直接与凝血酶结合,起到良好的抗凝效果,同时可与血栓上游离的凝血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6]。比伐芦定为凝血酶直接、特异、可逆性抑制剂,不依赖于抗凝血酶Ⅳ、肝素辅因子Ⅱ[7]。动脉粥样硬化为导致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而炎性因子又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炎性因子中的hs-CRP,TNF-α,IL-6等均参与心肌梗死病程进展。ACT为评定抗凝效果的重要指标,可评估机体肝素化程度,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后24 h比较,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5 min ACT明显延长,与用药后5 min比较,用药后1,2 h ACT持续缩短,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比伐芦定可快速控制炎性反应及提高抗凝效果。抗凝持续时间适宜,预防增加手术风险。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EF和E/A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的疗效和稳定性更强。观察组不良事件中出血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比伐芦定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安全、可靠且高效的抗凝药物。
综上所述,比伐芦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控制有积极作用,抗凝效果好,有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