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m CONTAFLEX Ⅳ(864/24)单反相机

2020-09-24 12:12:14图文
照相机 2020年8期
关键词:测光文庙镀铬

图文|蒋 放

读书人多半爱淘旧书,如同爱玩胶片相机的那一族经常光顾二手相机铺。上海黄浦区有条文庙路,500多米长的小马路;1855年,上海知县在此建造文庙;2002年,气势恢宏的文庙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大成殿前面辟有1500平米的方场。从1983开始,每逢春节和国庆节,在此举行新书打折设摊销售活动。后来书商会顺便带些旧书来议价出售,很受欢迎。文化馆顾馆长出差京津两地,看到北京琉璃厂旧书市场十分红火而受到启发,回沪后向领导提出是否可以利用文庙前面的空地设立正规的旧书市场。其实在1983年以后,文庙的周日旧书交易活动已由爱书者自发形成,松散而无组织。1988年前后,文庙终于领到工商业执照,周日旧书市场正式对外营业。当时每个摊位收20元,仅限于上海本地个体户或爱书者设摊。后来随着外地进沪人员的增加,外地书商进驻文庙,书源和渠道大增,商业竞争伴随而来。现在摊位费增加到60元,门票1元。31年来,周日去文庙淘书,似乎成了“书虫”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庙是淘书客的天堂和 “麦加”圣地。

我家在徐汇区,骑车到文庙20分钟。每逢周日早早起床,到文庙一般在清晨5点左右。文庙大门紧闭,外面马路上已是人声鼎沸、人头攒动,路边挤满旧书摊。外地商贩载书驾车,半夜两三点就来抢占地盘了。痴迷旧版书的“瘾君子”和“二道贩子”早已等得不耐烦,打着手电躬腰曲背在地摊上翻捡和寻觅自己想要的旧书刊。到了清晨5点,也就是我抵达文庙的时间,天已放亮,迎来了第二个淘书高峰,因为多数人缺乏半夜觅书的豪情。我爱淘文史类的书,在人堆里挤进挤出讨价还价,有时为了争夺一本难得遇上的旧版书,免不了“舌战”一番。地摊旁边停着几辆三轮卡车,里面堆满从各地收来的旧书,可以上车翻捡翻捡。到了6:30,穿制服的“城管”来了:“差不多了啊,收起了收起了!” 摊贩们唱起了“片尾曲”:“贱卖了啊!10元3本!”“白菜价!10元5本!” 吆喝声此起彼伏,比比谁的嗓门大。空气里都是旧书味儿,旧时代的气息,地道的书香!一到7点,所有的旧书地摊全部散尽,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那回事儿。“淘客”们站在文庙大门对面的墙根边上,手里捏着刚买的门票,等候开门进庙。肩上背包里塞满了路边淘来的旧书,似可佐证一小时之前在庙外所发生的那一幕旧书争夺战。

7:30分,文庙大门敞开。等候已久的大板车大拖车、肩扛手拉、大呼小叫……书贩们鱼贯而入。右边开着一扇小门,淘书客排队进庙。大成殿前面的方场,从左到右纵向设有6排卖书摊档,每排约有15个摊位,一张简易桌子代表一个摊位。桌面连同桌下地面至少可以堆放一两百本书刊杂志。3条走道、6排摊档、90个摊位,30年来形成上海乃至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人气最足的周日露天旧书肆。至于庙门外面的“鬼市热摊”和游击式的零星地摊,则归属于另外一类好玩的市井风情了。

30年来,我常去逛文庙旧书摊。在书摊上随意翻捡翻捡,看看旧书的出版年份、封面设计、插图照片和文字内容,满载而归是常有的事。回到家,为淘来的旧书“整容”,清洁、修补、粘贴、压平……纯属一种乐趣。整饬好一本旧书,置于枕边案旁,想起来看上几页,好似旧侣重逢。

图1 机身和镜头组

淘书的回忆也甜蜜。记得1990年,友人借我看郑念写的自传体小说《生死在上海》,第三页上凸显四个粗体字:“献给梅平”,我一口气看完。小说被评为1987年度美国16本畅销书之一,1988年国内发行中文译本,百家出版社出版,印数5万本,书价4.30元,内部供应。郑念女士于1949年携女儿梅平从香港回沪,任英国壳牌(SHELL)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文革”中被关押六年半,女儿死于非命。1980年郑念离沪赴美。2009年11月2日在美国华盛顿去世,享年94岁。我在文庙淘书多年,一直未能邂逅《生死在上海》。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外地书贩开始进庙,才在地上书堆里翻出一本《生死在上海》,2元买下。过了两周淘到第二本《生死在上海》,4元买下。自此以后,见一本买一本,前前后后收了5本,3本送人,2本留给自己。

上周日,在文庙淘到一本《夏衍》纪念画册,里面有417幅夏公在各个时期开展文化活动的照片和相关史料,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1993年12月第1版,印数1000册,原价290元。在这本画册里,通过照片我认识了夏公秘书,后来的文艺评论家李子云、女儿沈宁、孙女沈芸以及许多过去只见文字不见其面的中外文化名家。画册由柯灵作序,文采激荡。

文庙淘书,我会带上一台装上胶卷的德国照相机,近距离抓拍那些忘情于书中章节、为了几块钱与老板争得面红耳赤或者看似冷眼旁观却猛然出手的众生相。文庙旧书肆赤裸裸地展现人生、人情、人性,是拍摄纪实照片的演练场。我通常携带35mm CONTAFLEX Ⅳ(864/24)单反相机去文庙淘书。

西德蔡司伊康(西蔡)公司于1953~1958年生产第一款35mm五棱镜平视式镜间叶片快门单反相机CONTAFLEX Ⅰ(861/24),比东蔡公司于1949年推出的CONTAX S型单反相机晚了4年。西蔡公司于1954~1958 年推出带测光表的CONTAFLEX Ⅱ(862/24);1957~1959 年推出可换前组镜头却无测光表的CONTAFLEX Ⅲ(863/24)和可换前组镜头并装有硒光电测光表的CONTAFLEX Ⅳ(864/24)叶片快门单反相机。1953~1972年期间,西蔡公司一共推出14种不同型号和款式的CONTAFLEX叶片快门单反相机。

2003年,我在林家铺子买下CONTAFLEX Ⅳ(864/24)叶片快门单反相机,配有镀膜TESSAR 50mm F2.8标准前镜和PRO-TESSAR 115mm F4中焦前镜,成色上乘,价格不菲(图1)。

35mm CONTAFLEX Ⅳ(864/24)叶片快门单反相机装着带镜盖的PRO-TESSAR 115mm F4镀膜中焦前镜(题图),镀膜后镜组被固定在机身镜座内孔里面。后组镜片中间装着5叶片镜间快门,快门叶片后面置有5叶片光圈,光圈后面是镜头最后一块镜片。该机的配套前镜除了标头和中焦镜,另外还有PRO-TESSAR 35mm F3.2和F4广角镜以及PROTESSAR 85mm F3.2和 F4人像镜。该机装有固定式五棱镜眼平取景器,配置带微棱外环的中央裂像对焦屏。机顶上装着可脱卸的附件插座,底板上固定着左右两个支撑脚,镜座底下固定着一个支撑脚。配有外置追针式硒光电测光表、自拍器、MX同步闪光连线插座、吊带环、可脱卸的后盖/底板组件。配置SYNCHRO-COMPUR镜间快门,快门速度范围为1~1/500s、B门。调速环与光圈设置环互相连动。采用整组镜片移动的对焦方式,对焦环上的最近对焦距离为2.5英尺,胶片感光度范围为ASA12~800或DIN12~30。机身长127mm,高96mm,厚72mm,重795g(卸下中焦前镜)。机内装着无法自动复位的45°反光镜。当快门未上弦时,反光镜后面的遮光板已升起并紧贴着上面的对焦屏,反光镜前面的镜间快门叶片未开启,取景器内一片黑暗,呈现“黑屏”。旋转卷片上弦盘以使快门叶片完全开启。与此同时,反光镜和遮光板降至原位,“黑屏”立刻消失,取景器内恢复明亮,呈现“亮屏”。这是上世纪50年代德国叶片快门单反相机的共同特征,也是当时难以克服的难题,从而导致叶片快门单反相机故障率高、耐用性差和使用不便。1959年西蔡公司推出新一代CONTAREX单反相机,采用横走式布帘快门和自动复位反光镜,方才解决叶片快门所导致的“黑屏”问题。

图2 相机正面

从正面看,机身前端镜座上装着PRO-TESSAR 115mm F4中焦前镜(图2)。前镜内环发黑斜面上有一圈标识:Pro-Tessar 1:4 f=115mm Carl Zeiss Nr4676764,黑底白字十分醒目。前镜外环直径70mm,长11.7mm,圆周上饰有极其标致隽丽的镀铬滚花。外环后面连接着圆锥形前镜筒,镜筒尾端圆周上饰有长4mm的镀铬直丝滚花。卸下中焦前镜,可见机身前面固定着朝前突出的圆筒状镜座,镜座伸出长度为22mm(置于无限远距离)。镜座内孔正上方,镀铬端面上凸显镜间快门品牌标识:SYNCHRO-COMPUR,银底黑字显得工俊华美。正下方镀铬端面上装着镜头锁片,镜座内孔里面固定着后组镜片。卸下镜头时,先摁下镜头锁片以使前镜解锁,同时捏住前镜外环并逆时针旋转镜筒至极限位置,随后从镜座上拔出镜头。安装前镜时,将镜尾端面上的红点对准镜座锁片上的红点,然后将镜头尾端的外卡口插入镜座内孔的内卡口,再顺时针旋转镜头,直至内外卡口紧密连接在一起,镜头被锁定在镜座上。PRO-TESSAR 115mm F4前镜上的所有金属件均为黄铜镀铬和发黑,圆锥形外环后端刻有挺秀的白色字样:Lens made in Germany,金属发黑面和镀铬滚花环交相辉映,精绝炫丽。PRO-TESSAR 115mm F4中焦前镜总长67.7mm,重450g(带原配塑料镜盖)。黑色镜盖外径73.8mm,内径71mm,厚7.4mm,重25g,磨砂弧面中央凸显端庄细巧的厂家标识:ZEISS IKON。

卸下镜头,镜座前端装着调速环,调速环圆周上凸显11档快门速度值:B、1、2、4、8、15、30、60、125、250、500。调速环后面是光圈设置环,圆周上凸显7档光圈值:22、16、11、8、5.6、4、2.8。光圈设置环左下侧固定着弧形锁片。设置快门速度时,左右旋转调速环,将所需速度值对准光圈设置环后面圆周上的黑色刻度线。设置光圈时,摁下光圈设置环上的弧形锁片并左右旋转设置环,将所需光圈值对准后面圆周上的黑色刻度线。调速环与光圈设置环在工作时是互相连动的。旋转调速环时,光圈设置环将同步旋转,以指示相对应的各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镜座后端装着外径58.6mm的对焦环,对焦环左右两侧固定着操作手柄,手柄圆弧上饰有极其漂亮的镀铬直丝滚花,对焦环表面发黑。银柄黑环,愈显朴拙古秀。实际操作时,先装上中焦前镜,然后左右旋转对焦环以驱使镜座前后移动,装在镜座上的前镜和内孔里的后镜作为整组镜头,将同步地前后移动。再监视机后取景器内裂像对焦屏上被摄物像的对焦状态,完成取景和对焦任务。

图3 相机顶部

对焦环右前方,镜座镀铬圆周上有一条长15.3mm,宽2mm的凹槽,槽内置有绿色的MXV功能设置片,槽前圆周上刻着三个黑色英文字母:M X V。M代表单次闪光泡,X代表万次闪光灯,V代表自拍器。实际操作时,必须先摁下右下侧圆周上的镀铬功能锁片,同时按需移动凹槽内的绿色功能设置片。设置片移至M位置时,单次闪光泡功能生效;移至X位置时,万次闪光灯功能生效;移至V位置时,摁下已上弦快门钮,绿色功能设置片将朝上移动,直至按延时要求开启叶片快门。MXV功能设置片与功能锁片之间的圆周上置有同步闪光连线插座。

镜座后面正上方,五棱镜外壳镀铬面上凸显中规中矩的相机品牌标识:CONTAFLEX。左侧镀铬面凸显厂家标识:ZEISS IKON。机身右上角置有硒光电测光表采光屏,采光屏前面装着可以翻上翻下的折叠式金属减光盖。弱光下可以翻开减光盖,强光时翻下减光盖。

图4 相机背部

图5 相机底部

图6 相机内仓

镜头朝上看机顶(图3)。机顶左端装着外径15mm,厚5.5mm的倒片钮。倒片钮底下是外径33mm,厚5.3mm的测光表追针操纵盘,操纵盘镀铬面周边刻着一圈红色的测光指数。操纵盘里套着可以左右旋转的ASA/DIN感光度设置盘,设置盘镀铬面周边刻着一圈黑色光圈值,设置盘底下是固定的ASA/DIN值显示盘。追针操纵盘右侧是长24.5mm,宽4mm的弧形测光指针/追针环显示窗,窗内可见白色的测光指针和追针环,白针将随着射入测光表采光屏的光线之强弱而作出相应的往复摆动。实际操作时,先旋转ASA/DIN感光度设置盘,设置好胶片的ASA/DIN感光度。再左右旋转追针操纵盘,以驱使显示窗内的白色追针环紧跟白针往复移动。当追针环与测光指针重合在一起时,操纵盘上的各项测光指数与ASA/DIN感光度设置盘上相对应的各项光圈值就是正确的测光数值。然后,按照测得的各组测光数值,在调速环和光圈设置环上设定快门速度和光圈。

机顶右端装着卷片上弦盘,圆周上饰有炫丽的镀铬滚花。卷片上弦盘由4枚配件构成一个整体组件。最外面是外径30mm,厚7.5mm的卷片上弦盘,里面套着外径20.5mm的计数设置环,设置环里套着外径17mm的走片计数盘,计数盘中央伸出长3mm的快门钮。实际操作时,先旋转卷片上弦盘至极限位置,走片计数盘与卷片上弦盘连动而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协同完成卷片、上弦和走片计数进位任务,夹在中间的计数设置环保持静止状态。在需要手动设置走片计数值时,先完成首次卷片和上弦,再左右旋转计数设置环,并将设置环滚花顶端上的黑色刻度线对准计数盘上的起始0位或36个数字中的相应数字,然后摁下快门钮,拍掉首张胶片。随着卷片上弦次数的递增,走片计数盘上的数值将同步递增进位,对准黑线的那个计数值就是已摄胶片的张数。依次卷片上弦,计数盘上的计数值依次进位,直至拍完36张胶片。卷片上弦盘组件被蔡司伊康打造得精美绝伦,镀铬工艺和机械加工艺已臻极致。该组件在连动运行时配合神妙动作精准,让人领略蔡司伊康设计师的缜密构思以及在机械传动机构上所奏响的华彩乐章。

朝机背方向看(图4)。机背正上方,机身镀铬面上装着取景器目镜。快门上弦后,从目镜里可以看到带微棱外环的中央裂像对焦屏,以及显示在屏上的被摄物像。取景和对焦方法前文已有描述。后盖饰皮上压印着端正浑穆的厂家标识:ZEISS IKON,MADE IN GERMANY STUTTGART,说明CONTAFLEX Ⅳ(864/24) 单反相机由西德斯图加特的蔡司伊康公司制造。

后盖与底板相连而构成一个整体组件(图6)。底板两端分别装着可以180°旋转的折叠式弧形锁柄,用于后盖/底板组件的装卸和锁定,两锁柄之间置有退片功能钮和三脚架安装螺孔。

35mm CONTAFLEX Ⅳ(864/24)是蔡司伊康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设计制造得较为成功的叶片快门单反相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相机配套的各个焦段的卡尔·蔡司前镜做工考究、用料敦实、成像素质优秀。回想1970年前后,上海多家国营旧货店里有“文革抄家物资”出售,包括从“资本家”家中抄来的德国照相机,店里常可见到明码标价的CONTAFLEX Ⅳ(864/24)单反相机,价位在150元左右。那年我的“艺徒”月收入是17.84元,只能望机兴叹!现在可好,花不了1000元就能在“闲鱼网”上淘到成色功能不俗的CONTAFLEX Ⅳ(864/24)机子,说不定还附有一支不俗的配套前镜。玩胶片相机的时代已经 “翻篇”,高像素智能手机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贴身宠物。

图7 PRO-TESSAR115mmF4中焦镜头所摄样片

华街闹市,一枚素面清新的学生妹,脚蹬红色高跟皮鞋,肩上挂着一台35mm CONTAFLEX Ⅳ(864/24)单反相机,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在LV包包丽人群里疾步前行。哇,好神气!她在穿越时光呢。

猜你喜欢
测光文庙镀铬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09:32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云南档案(2019年7期)2019-08-06 03:40:40
本月话题机内测光系统
影像视觉(2017年10期)2018-01-31 23:20:26
文庙开笔大典
中国漫画(2017年9期)2018-01-25 21:45:26
小型镀铬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改造
电镀与环保(2017年2期)2017-05-17 03:42:22
镀铬工艺的应用及相关配方介绍(Ⅱ)
不同种手机测光类软件在林业中的试用探析
镀铬板表面孔隙率的研究
上海金属(2015年5期)2015-11-29 01:13:45
相机探秘测光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