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体验的农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2020-09-24 07:26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农耕符号情感

黄 晶

(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在都市文化占社会主流的今天,提到“农耕”“农村”,大家可能第一情感反应是“土”“陈旧”“落后”等。然而,最近从国外火到了国内的“网红李子柒”,其充满诗意的乡村田园农耕生活,将中国的农耕文化以新媒体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展现了饱含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乡村生活形态。人们由最初的猎奇心理转为认可和向往,其背后既是对当下都市生活存在的情感真空的反映,也是中国农耕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的时代召唤。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语境下,以文化传播为目的商品中,农耕文化创意产品更具体验性,更易产生情感认同。

一 农耕文化的溯源与反思

1.农耕文化之“根”

费孝通曾说,文化有它自己的规律,有它自己的基因。①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文化复兴是一个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的渐进过程,但首先要认清楚本民族的文化基因,认识中华文化之根。

中国以农立国,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续千年的传统之根在“农”,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础,自古以来为立国之本。战国时期,秦国就有“凡将立国”,“事本不可抟”(《商君书·壹言》),本即农也;《汉书·文帝纪》也记载:“农,天下之大本也。”②班固在《后汉书·食货志》中着重强调了“生民之本”的农事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农民、农村和农业三环紧扣,既是社会经济命脉所系,也是社会思想文化的基础和内核。无论是《诗经》里“采薇”“采桑”“采莲”的农作之美,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均展现了源自农耕的美学意蕴。《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四民月令》《耒耜岁占》《农政全书》等农书在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同时,体现出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③的行事准则已成为延续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

梁漱溟认为农村是“中国文化有形的根”,④“求中国国家之生命必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有新生命之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⑤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方李莉从艺术人类学视角研究乡村振兴的方向,认为乡村农耕文化孕育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文明是建设生态中国的文化基础。⑥季铁等以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通过多年的“新通道”项目实践,提出了以社区为中心的活化乡村文化资源和生产资源的设计路径。⑦林鸿等从农耕文化的内涵和传承价值分析入手,提出了以农业景观作为传承农耕文化新载体的设计策略。⑧

2.农耕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反思

在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特征,在一段时期里,“土里土气”的农耕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带有负面色彩的。农耕文化的“生分”源自两方面:一是城乡之间文化距离的加剧;二是都市文明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冲击造成农耕文化被同化。新时代农耕文化如何发展延续需要重新定义农耕文化的价值,以价值来引领新新农民的传承,但农耕文化也面临着自身价值的合法性危机和承载主体后继无人的困境。⑨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认可了都市生活中的现代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并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加之“农转非”,农村文化愈加式微。在高速交通、网络通信等现代化技术的推进中,都市强文化打破了农耕文化的封闭性和内生性,冲击着乡村的良风美俗和质朴的价值观念,传统农耕文化赖以存在的乡村生活形态发生了变化。农耕文化由过去的权威性、神秘性、内生性、生活化向平等化、开放性、产业化、娱乐化演变。⑨从过去的“农家乐”到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城里人的消费下农民收入有了提高,但是由城里人主导的消费观也渐渐异化了蕴涵勤劳、淳朴、节俭等文明内涵的农耕文化。现状是,农村市场大量充斥着代表都市消费文化的旅游商品和快消产品,对消费者自身文化基因的认知影响甚微,反而在农村留下了大量的白色垃圾。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耕文化的传承往往又被简化为“对老房子的修复”“对以农具为主的老物件的陈设”以及“带有表演性质的农事劳作”。但是,农耕时代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农耕文明的叙事方式沉淀了悠悠岁月中丰富的历史内容,记录着一个民族劳作、生活和心灵的历史,⑩其孕育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朴素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协作共生、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这部分价值正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传递出的正能量,也是在失去传统农耕文化繁衍土壤的今天,农耕文化创意产品所要承载和传递的重要文脉精华。

二、情感体验重塑农耕文化创意产品价值

在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希望从产品获得的不仅仅是使用功能的满足,还包括情感体验。农耕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体验即是用户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情感体验连接“产品-用户-文化”,并通过产品的符号意义唤醒其过往的心理印记来引起对农耕文化精神的认知和反思。

1.农耕文化的情感体验层次

唐纳德·A·诺曼从人与物关系的角度将产品的情感体验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本能层是指人的感觉器官(视觉、触觉)与产品的物理属性(形、质、色)之间的互动;行为层反映的是产品的功能属性,即产品的功效、使用方式和效率等;反思层是指人与物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超越物质和功能的心理体验,是心灵的感受与领悟。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反思层次可以增强或抑制本能与行为层次,本能与行为层次也会对反思层次产生影响。(11)

农耕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传播农耕文化的载体,旨在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本能层和行为层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用户对农耕文化的精神和价值的反思。因此,产品造型需要为用户提供指向农耕文化本能层情感体验的线索;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需要为用户提供积极的行为层情感体验,二者合力,加深用户在与产品互动过程中的反思层情感体验。从用户的角度而言,农耕文化创意产品的三层次情感体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观感触到行动感受再到心里感动的渐生过程。

2.农耕文化的符号解构与情感体验设计

符号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获得技能、传播文化过程中的思维载体,运用符号学对农耕文化进行解读,能够更好地找到产品与文化的融合点。

农耕文化源自农耕文明,劳动和生存始终是贯穿整个文明的主题,从物质层到精神层,包括了物化的“农具、农产、房屋”等、场景化的“农事、民俗”等以及抽象凝结出的“天人合一、协作共生、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运用皮尔斯的符号三角工具对其进行符号解析(见图1),在整个农耕文化符号体系中,反映劳作的农事以及衍生出的民俗为农耕文化的符号客体(O);物化的农具、农产、房屋、民俗表演的服装道具等是对农耕文化客体的表征(R);而诠释(I)则是能够对客体和表征进行意义解释的农耕精神和价值理念。

农耕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传播农耕文明精神和价值的载体,其本身也是具有价值意义的符号。在符号三角系统中(见图1),客体(O)和诠释(I)与农耕文化是一致的;在符号的表征里,农耕文化创意产品的符号表征“形、质、色”造型元素对应的是农耕文化中的“农具、农产、房屋、民俗表演的服装道具”等。因此,取自于“农具、房屋、民俗表演的道具等”器物的形态特征是农耕文化创意产品造型元素的重要来源,具有积极的本能层情感体验符号线索的价值。在农耕文化中,农事及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具有很强的场景感,《诗经》里描述农事的“采桑、采薇、采菊、采莲、采茶”等篇章,充满苍璞的画面感,传递着古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农耕文化中融天时地利人和于其中的真善美。以农事、民俗为原型进行创意产品设计,可以增强用户与产品的体验感和互动性,触发产品的行为层情感体验。反思层情感体验最为抽象,其效用会因用户的个人背景和使用情境而产生不确定性,但积极的本能层和行为层情感体验是触发情感反思的基础。

图1 农耕文化的符号系统与情感体验层次

三、青少年农耕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实践

“少年智则国智”,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结晶,是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理应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优秀的价值观念。笔者曾应鹤壁市鹤山区文旅局的邀请,带领团队运用上述的设计思路,对西顶村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整理,构建了当地农耕文化的符号体系,建立了符号表征的对应关系,并针对青少年的群体特性和行为特点,从提升情感体验的角度和文化传播的目的进行农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见图2)。

图2 青少年农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案

1.基于风车原型的卷笔刀设计

西顶村保留下来了一件当地村民取材于太行山青石,运用搭建石头房子的工艺制作而成的石风车,跟其他地方常见的木质风车功能一样,但其材质极具地域特色。这款卷笔刀设计方案的造型原型取自石风车,产品的外观可提供给青少年本能层的情感体验,而转动的风车和转动的卷笔刀又产生了功能和使用方式上的同构,可增强行为层的情感体验。这款造型独特的卷笔刀在与青少年日常互动的过程中,会时而唤起某段经历,激起其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带来反思层的情感体验。此方案曾获“洛阳第六届三彩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童梦田园专题组优秀奖。

2.拆拼式儿童养蚕盒

采桑养蚕是西顶村传统的农事活动,桑蚕自古为农耕社会民生之重,正是有采桑、养蚕、抽丝、织锦,才有丝绸之路文明。引导青少年养蚕既是对农事劳作的体验,也是对农耕文明渊源的探索。这款拆拼式儿童养蚕盒设计方案,从满足儿童养蚕行为体验需求入手,运用模块化拼装结构和平板式设计,融知识、趣味、体验于一体,提升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行为层的情感体验。此方案曾获“洛阳第六届三彩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童梦田园专题组铜奖。

3.豆芽宝宝存钱罐

耕种始终是农耕社会的主题,在西顶村这样太行山区缺水的村落进行作物耕种,在与自然环境博弈的过程中,村民们既积累了许多智慧,也养成了勤俭的生活习惯。这款豆芽宝宝存钱罐设计方案,基于反思层的情感体验强调产品本身在使用过程中与儿童行为的互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勤俭的良好生活习惯。此方案曾获“洛阳第六届三彩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童梦田园专题组银奖。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道:“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通过农耕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基于产品的文化传播功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农耕文化、接受农耕文化、体验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发扬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下,农耕文化创意产品是对乡村地域性文脉的传承延续,在产品的流通过程中,以产品的正向情感体验唤醒大家沉睡在血脉里的本民族文化基因,激发文化自信心。

注释:

①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42页.

②钟祥财.中国农业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54页.

③张莹,龙文军:论农耕文化的传承[J].古今农业,2017(04):101-106.

④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14页.

⑤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34页.

⑥方李莉.中国乡村振兴的方向:从乡土中国迈向生态中国-艺术人类学视角[J].民族艺术,2019(03):27-36.

⑦郭寅曼,季铁.社会转型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参与[J].装饰,2018(04):39-43.

⑧林鸿,邓芬等: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的价值和设计策略[J].创意与设计,2017(05):46-56.

⑨解胜利,赵晓芳.从传统到现代:农耕文化的嬗变与复兴[J].学习与实践,2019(02):126-132.

⑩秦德君,方岩.农耕叙事与文化符号:中国农耕文明的五个历史图式[J].学术界,2018(03):108-118.

(11)杨阳,肖狄虎:基于情感体验的岳麓书院创意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6,37(04):57-60.

猜你喜欢
农耕符号情感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农耕旧事十二韵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老圃作品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