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C“一周四站”后谈职业化

2020-09-23 08:02钱俊
名车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株洲职业化车手

钱俊

微信:flyingfinn_

八月初的湖南株洲可谓酷暑难耐。选这种时节赛车,很多人一定说:“疯了吧!”

当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发布“一周四站”的株洲赛程后,很多人担忧多少车队会因各种状况无法坚持完四站。结果呢?恐怖赛程里没人掉队,赛事出奇地安全顺利。没料到,两位超级杯组(1.6T)知名车手则因赛道上的争夺(碰撞),引发了些不和谐声音,一度在网络上还炒得沸沸扬扬。有意思的是,这些都与“职业(化)”一词难脱干系。

在疫情常态化后,CTCC能继中超(足球)、CBA(篮球)后,首批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的“开工许可”算是个惊喜。众所周知,赛车在“举国体制”的中国体育大背景下,始终是边缘项目。此番为何能脱颖而出?据笔者了解,这得归功于其“职业体育”特性。

什么是职业体育?定义是由专业体育管理者负责管理和推广,由以此为谋生方式的运动员所参加的有竞争性、以营利为目的的体育活动。显然,已有16年历史积淀的CTCC,算得上中国能符合这个定义的少数体育赛事品牌。更为特别的是,它还与经济活动在全球领跑的中国汽车产业相关联。虽然CTCC仍是大多数人印象里的“小圈子”赛事,但其背后所涉及的“生态链”令其有故事可讲。

聊回“一周四站”,这与F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同期在柏林坦珀尔霍夫机场所搞的“九天六赛”很像。赛事方为何要做出“赛车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首先,降低扩散疫情的风险,这也是办赛方的社会责任体现。其次,在降低成本的背景下,履行“职业体育”所牵涉的诸多契约,是不得以而为之。再者,有着“职业化”铺垫,能有足够能力来应付。作为“中国赛车第一股”的王牌项目,能对标顶级国际赛事,也是中国赛车运动不断提升的例证。

告别株洲后,CTCC本赛季的“前路”仍很迷茫。诸多车队和车手都有着“开幕即收官”的悲观看法。赛事CEO程广这样告诉笔者:“我们希望带着株洲成功办赛的报告,与包括上海在内的办赛地相关部门沟通。我们会以‘职业化的方式去筹备,推动赛季的进行。毕竟特殊时期若发生一点点纰漏,对中国赛车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

以上是笔者所见的“职业化”方面。下面则是“非职业化”一面。两位当事人算是中国中生代车手中的佼佼者,都曾有留洋经历,跑过高规格洲际赛事,也都取得过一定成绩,却因一时不爽,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在網络上发动“水军”刷版,用“网络暴力”逼迫赛事合其心意。莫名躺枪的某厂商听说差点展开危机公关,CTCC的形象也被波及。老实讲,如此行为如同“过家家”,一点都不“职业”!这也揭示中国赛车当前的不均衡发展,即赛事、车队日益与国际接轨,车手的“职业化”不升反降,玩票者甚至占据了大多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赛车走出“小圈子”的步伐。因为职业体育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必须要有“人设”不错的职业运动员。圈内人吐槽:“程丛夫、马青骅这批后,职业素养好的车手一个手都凑不齐。”

想必CTCC会在赛事空当期着手制定车手(职业)准则,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设想,在国际舞台,车手若搞出类似“损害赛事参与方利益”的事,其职业生涯几乎就进入倒计时。

今年9月,恰逢香港—北京拉力赛——中国现代赛车运动发端的35周年纪念。笔者恰好在当年赛事曾路过的小城,看到中国赛车被国家认可的新契机,也看到了其突破发展瓶颈所必须攻克的“症结”。这对现在难得现场报道中国赛车的我,真是不虚此行。

猜你喜欢
株洲职业化车手
中国车手受伤
株洲为何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赛车手
加速职业化
童心画廊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分站冠军数决定F1最佳车手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