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珂 侯唤
【摘 要】目的:探讨重视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天数的作用。方法:对86例肺癌患者选取,时间截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随机分组,比较常规护理(对照组,43例)与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43例)术后引流管置管天数、住院天数以及肺功能改善。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统计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干预前组间患者FEV1、FEV1/FVC并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数据均较对照组处较高水平(P<0.05)。结论:重视肺癌手术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可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加速康复,推进肺功能改善,价值突出。
【关键词】呼吸功能锻炼;肺癌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置管天数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0142-01
肺癌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我国呼吸系统乃至其他恶性肿瘤中均居首位,手术为首选。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常规放置可使气体或液体良好引流,预防感染。然而因肺组织切除、疼痛、活动受限等所致呼吸形态改变、功能下降、肺不张等,可增加引流管留置时间,不利于康复。本文观察其对肺癌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的作用展开研究,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86例肺癌患者选取,时间截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病例中抽取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于44-78岁分布,平均(54.59±6.78)岁。观察组43例中抽取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于43-79岁分布,平均(55.12±6.57)岁。组间资料满足均衡原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围绕手术给予患者健康宣教、情绪疏导、并发症观察及引流管护理等;观察组基于上述行呼吸功能锻炼:
①腹式呼吸:结合实际情况对坐、卧或站位选择,放松肌肉,经鼻深吸气至最大肺活量后屏气2-4s,遂徐徐呼气,时间控制在吸气2倍左右,每日20min;②缩唇呼吸:在全身放松下,尽力经鼻腔吸气,随后经口哨状唇部缓缓呼出,控制时间节奏在1:2或1:2,每日20min。③吹气球锻炼:对800-1000ml容量气球选择,深呼吸后吹气,每隔3-5min1次,每天予以3-5次锻炼。④咳嗽训练:选择半卧位,对患者应用胸带技能型辅助固定,上半身前倾,深呼吸后屏气,收缩腹部然后咳嗽咳痰,必要时叩背辅助排痰。
1.3统计分析
对测验所得数据倶以SPSS22.0录入,计数指标表述采用(%),检验用卡方;计量指标引流管留置天数、FEV1测验水平等采用(x-±S)表述,检验用t,标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引流管留置天数及住院天数比较
2.2肺功能指标相较
3. 讨论
肺癌手术可通过切除病灶组织使患者寿命得以延长,但作为创伤性治疗,对患者胸廓的完整性有所破坏,肺通气功能及胸式呼吸功能减弱[1]。若术后不能进行正确腹式呼吸,可致胸闷、气短等情况发生。此外,术后因手术切口及呼吸时引流管牵拉所致疼痛均使患者不能行有效呼吸及自主排痰,以致痰液于肺部积聚,增加病原菌定植肺部机会或肺不张,延长住院时间。
呼吸功能锻炼可促使患者胸廓及肺顺应性有效提高,对呼吸肌强化锻炼,以使肺部通气阻力降低,增强膈肌功能及肺部呼吸功能。缩唇呼吸通过呼气流速的延缓,助力于肺泡换气量及气道内压提升,促使肺泡气体排空;腹式深呼吸锻炼可使肺泡肺活量、通气量提高,并对患者气体分布不均的状态予以调节和改善,以促使气体交换效能提高,缩短引流管留置天数。此外,有效的咳嗽及排痰,可显著减少气道分泌物沉积所致肺不张,使肺部感染率降低。当然,为确保实施效果,护理人员应于术前即对要领及方法阐述及示范,帮助患者建立正確呼吸模式,并于术后督促锻炼并纠错。本文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天数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FEV1、FEV1/FVC指标测验水平高于对照组,与近年相关研究一致[2]。
综上,重视肺癌手术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可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加速康复,推进肺功能改善,价值突出。
参考文献
[1] 周景海,李坤,李彦宁,等.肺癌、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机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16(9):853-857.
[2] 罗秋平,钟海英,陈淑芳,等.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8,12(2):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