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0010-01
一、接种疫苗分类
疫苗接种是一种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体的技术,可以使得受种人获得抵抗某种特定或者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从而降低受种者感染相应疾病的概率。目前,我国的疫苗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类疫苗,是由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的,公民可以依据政府的规定接种疫苗。这类疫苗通常是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例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等。另一种是二类疫苗,需要公民自费接种,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需要选择是否接种、接种哪种疫苗。
二、儿童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
儿童在接种疫苗前,家长要严格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免疫程序按时接种,既不能提前,又不能中途退出。而且要对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到了接种的时候出现慌乱,导致重复接种或者遗漏。儿童疫苗接种需要到合格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在接种前将儿童的健康状况详细的告知接种医生,例如儿童的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以往接种的真实反应等。如果儿童在接种时限内正患有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或者儿童属于过敏体质等,需要向接种医生说明实际情况,暂缓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完成以后,家长不要马上带儿童离开,应该在接种门诊休息30分钟左右,密切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如果无不适即可自行离开。如果发生抽搐、呕吐等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
三、规范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一项繁琐且细致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防疫规范进行疫苗接种。
第一,要做好疫苗接种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国家疫苗免疫规划程序,对疫苗接种的对象进行确定,包括本次接种儿童、上次漏种儿童以及流动人群中的特定未受种者。
第二,疫苗接种通知。提前一至半个月通过电话等方式将儿童的接种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地点等有关信息及时告知儿童家长,做好疫苗接种的预约。
第三,对儿童实施疫苗接种前,门诊护士要按照接种儿童的数量准备注射器材,并严格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材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
第四,营造良好的接种场所。疫苗接种场所要有明显的标识,室内要保持洁净、卫生,光线要充足明亮,同时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为等待接种疫苗的儿童和家长提供休息室。
第五,需要穿戴消毒后的工作服、帽子、口罩等,并且要做好双手的清洁。
第六,在为儿童接种疫苗的时候,要对儿童的接种卡信息进行一一核实,确定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接种记录等,同时要与家长确定接种疫苗的种类。遇到因为接种禁忌而无法接种的情況时,要耐心的向儿童家长讲解无法接种的原因,并给予其医学建议,在接种卡上做出记录。
第七,需要在接种前将疫苗的品类、作用、禁忌以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详细的告知儿童家长,并在接种前详细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以及接种禁忌情况等。儿童在接种自费疫苗的时候,相关医护人员要明确告知其疫苗的价格,以免发生费用纠纷。
第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疫苗接种务必一人一针一管。医护人员在给儿童注射疫苗时,首先需要确定注射的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以及硬结处,根据疫苗的活性选择皮肤消毒液,接种活疫苗时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再接种。
第九,接种完成后,要在儿童的接种卡上做好接种操作记录,包括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的年、月、日以及疫苗批号等。告知儿童家长带领儿童在休息区观察30分钟,如果发现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第十,儿童接种完成并离开接种操作台以后,医护人员要对使用过的注射器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对镊子、治疗盘等医用设备进行消毒处理,进行备用。当日接种任务完成以后,医护人员要对疫苗的实际使用量和废气量以及疫苗的剩余量进行记录,核对使用的疫苗和接种疫苗卡的数量。
四、结论
必须要根据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疫苗使用说明书,在相对固定的接种服务周期时间内,为接种对象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儿童体质差异很大,在接种疫苗后也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要求医护人员在疫苗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接种规范进行操作,减少由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接种风险问题。提前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其对疫苗接种的认知,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不良反应,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