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与采访对象心理距离的几点尝试

2020-09-23 08:01肖南
记者摇篮 2020年9期
关键词:情感沟通共情人文关怀

肖南

【摘 要】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有时采访对象就站在面前,而记者却问不出想要的信息,兜兜转转,使采访陷入拉锯战,甚至被“怼”遭“拒”。如何拆除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心的藩篱,让采访更加顺畅有效?本文结合笔者采访实践,粗浅地谈些体会和认识,希望可以给新闻从业者些许启发。

【关键词】效率   情感沟通   共情   人文关怀

资深媒体人闾邱露薇女士曾说,采访无技巧,不外乎是人情的往来,这种“人情往来”即体现一种交心的真诚。

采访工作通常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沟通,这也是采访的挑战和魅力所在。其实质是沟通,核心是人,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如何在短时间内,拿捏好采访分寸,让采访对象积极配合最终取得理想的采访效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记者在采访实践中慢慢摸索。

一、收集信息打好提前量

采访既是一场思想的交锋博弈,也是知识储备的过招抗衡,很难想象一个知识匮乏的记者如何去采访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或技术过硬的专家。对采访对象不了解是记者不尊重采访对象的体现。采访前,记者要想办法了解采访对象的大概情况,形成采访提纲,列好问题清单,最好做备选方案。如果采访对象开朗健谈,记者可以多提一些发散性问题;如果采访对象内向拘谨,就要以闭合性提问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如果采访对象积极配合,可以多问一些“题外话”;如果采访对象消极抵触,可以采用迂回战术,聊其他话题。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准备工作做充分,记者才有底气面对采访对象,采访时才能有话题、有效率、不冷场。

另外,多积累一些和采访对象身份相匹配的专业词汇也很必要,可以提升采访过程中的和谐度。多年的采访实践证明,这些采访提前量不白做,打有准备之仗要比临时抱佛脚好得多。去年,笔者去盖州采访葡萄滞销时,一位种植户说“干了一春带八夏,结果赔了个底儿掉”,一句话把农民付出和收获不对等的心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跑农村这几年,这些“土味”词汇,笔者也积累不少,在采访农民时,时不时用上几句便能一下子拉近和他们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对方不是高高在上的记者,而是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朋友,这样的“土味”采访更接地气、得人心。

二、巧用“共情”来救场

笑星贾玲出演的小品里有这样的台词:“老师,我插句题外话”“咱不插题外话”,小品里的对话在现实采访中也屡见不鲜,记者被采访对象“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影响采访进程,也会让采访对象质疑记者的专业水准。 思想碰撞的时代,一句话没问好,可能就会导致整个采访前功尽弃,更何况是被“怼”或遭遇冷漠回答呢?

记得有一次笔者采访一位ICU的护士,对她提问:“在ICU工作是不是很辛苦,工作中有没有难忘的瞬间讲述一下?”不知是她对这一提问不感兴趣还是其他原因,她反问:“如果我说在这里工作没有特别的感受,是不是有点不正常?”此时笔者不知如何回答,就仿佛一块馒头卡在喉咙,笔者迅速在脑海里搜索她发过的微信朋友圈,希望从中找到突破点。她稍胖、爱美,是那种不化妆就不能出门的人。于是,笔者跟她聊起了美妆和减肥的话题,这个要穴找对了,她的话匣子便打开了,聊起了她曾连续在岗20天没时间敷面膜脸上起痘的“悲惨”遭遇,聊起了她释放搞笑天性帮患者缓解抑郁,聊起了她为了减肥,把好吃的饭菜送给患者的故事……聊着聊着,这位ICU护士的形象就丰满了,有血有肉了。

这次“先抑后扬”的采访经历说明,进入话题疲劳期,如果不及时更新采访思路,必将陷入尬聊境地。“对此,你有什么感悟”“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请介绍一下你的新产品”……像这样“白开水”似的问题几乎成了各路记者的套路,让采访对象早就没有了回答欲望,产生敷衍心理在所難免,自然也无法吸引他们和记者深入交流。

在传统的问答式、启发式、回忆式采访提问三部曲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共情式”,即从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谈论老友、旧物或者是共同的爱好,只要能引起对方交谈的兴趣,哪怕这个话题和之前确定的采访主题半点关系都没有,也无关紧要,先把采访气氛活跃起来,让对方放下戒备和抵触心理,避免 “话不投机半句多”,才是采访该有的样子。

心理学家认为,交往者之间心理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的距离、私人的距离、社会的距离和公众的距离。前两种距离说明交往者之间亲近的友谊;因公事而接触的人们遵循着社会距离;其余的人,则保持着公众的距离。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要尽量采取聊天、讨论、商谈的口气和对方交流,拆除双方之间的“心墙”,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让被采访者自然地萌生与记者沟通的欲望,从而让采访随着记者的节奏渐入佳境。

三、以人为本,留住新闻的“人情味”

记得一位业内大家曾说过:“有职业操守的记者把新闻来源、采访对象和同事都看作值得尊敬的人。”何谓尊重?无视采访对象的苦衷一路刨根问底?因为一个无关原则的问题,与采访对象争论得面红耳赤?还是不断打断采访对象的回答,插播自己的观点态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所有真实的就一定要报道出来吗?如果真实的内容触犯了他人的隐私,或者一旦播报这样的新闻会给当事人造成心理或情感上的困扰,还要不要报道?如果采访频次和强度超出了采访对象的承受能力,记者还执意采访吗?

前不久,得到某医院透析科护士白茹为肾病终末期老人梁秀琴献血的新闻线索。采访时,梁秀琴的老伴蔡万华嘱咐记者,梁秀琴身体还很虚弱,白护士给她献血的事先不要让她知晓,以免她背负心理负担加重病情。作为记者,笔者能够理解蔡万华老人的苦衷,也遵守和他的约定,没有打扰正在做透析的梁秀琴。可还有其他媒体的记者围着正在做透析的梁秀琴老人问长问短,试图挖掘更多细节。他们可能认为,如果当事人缺位这个采访就少了泪点会有缺憾。很多时候,记者要在“收视率”和“人情味”上作选择。刨根问底、深挖细节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些细节关乎情感保护,关乎新闻伦理,尽管这些细节看起来很有“分量”,让记者爱不释手,但基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也应该“忍痛割爱”。

高明的记者在采访中会时刻关注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懂得把握采访节奏,注重情感交流,用好表情、神态等非语言符号,让采访对象时时感受到记者的善意和友好。

(作者单位:营口新闻传媒中心)

猜你喜欢
情感沟通共情人文关怀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开展幼儿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