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高校教育体系改革程度不断加深,招生数量连年增加,从原来的精英化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教育方位转变,相应的,旨在提升会计核算管理质量和水平,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融入管理会计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高校财务管理指的就是对高校财务活动予以系统化管理与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因为只有财务管理水平上去了,那么才能促进高校其他工作的有条不紊进行。本文将从实际角度出发,对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要点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应用;分析
无论任何组织和单位的财务管理,都是单位有序、有效运转的先决条件,借助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可以充分的维系单位全体职员的根本利益,对单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管理会计包含了管理理论和会计理论两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可观,国内企事业单位尝试将管理会计应用在财务管理中,以期为单位增添发展动力。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育产业化是大势所趋,基于此类前提下,高校就应该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灵活应用管理会计,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质的统筹规划,之后在此基础上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大幅度强化教育资金应用水平。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融入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首先,可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高校应用管理会计时可以获取更为充足的外部信息,由此便可对高校内部管理工作予以优化,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有效发挥各类财务会计功能前提下,凭借管理会计指标可精准计算经济活动效益,会进一步促进高校资金利用率的提升,也会发挥出降本增效的效果。应该了解到,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一种手段,高校使用管理会计可综合性掌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做出哪些成本支出,还可以进行优质的预算方案制定,促进财务管理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高校使用管理会计时融入先进科技,对所购进的教学设备予以高效监管,并且还可以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其次,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就高校来说,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甚是密切,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相融,便可切实强化过高校管理工作实效性,促进高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进行会计核算,应用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可评价和分析高校经济效益,将评价结果视为管理决策依据,之后在此基础上强化高校管理规划水平和财务管理效率。与此同时,高校应用管理会计后还可以进一步的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成效与科研能力等,教学设备和教育设施的更新也变得及时,由此便可提升高校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最后,强化资金利用率。大部分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在发展期间会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待遇,但旨在获取更好更优的发展,高校还要对外获取更多的资金帮扶。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事业不断深化的同时,高校办学规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研项目方面的资金需求变得更大,并且筹资路径日趋多样,旨在防控贪污腐败等事件发生,有效规避各类财务风险,将管理会计融入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便可达到减少财务管理成本投入、强化资金利用率的根本目标。
二、当前国内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现存问题阐述
(一)财务制度急需优化
尽管高校教育受到国家资金扶持,但单纯以资助形式出现,因此处在无任何盈利的状况下,国家资金管理也全权交付给了公立高校,所以在资金管理制度层面,尚未进行科学计划与合理规制。另外,国家对高校资金使用现状没有做出实时性监督管控,造成大量资金不能落到实处,最终导致财务风险滋生。
(二)财务运行效率低下
现在的基本情况是,国内很多高校使用的财务管理方法科学性严重缺失,一般情况下都以责任制为主,高校整体经济的掌控权在校长和高校领导手中,最终造成财务工作流于表面,这也是造成财务管理分配不均的主要诱因,此类状况出现极易造成由于个人利益而危及高校整体利益的情况,必然会阻碍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管理体系存在漏洞
分析当前时期国内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状态可知,高校财务管理和各个部门间的财务信息少有互动,互動意识薄弱造成财务知识宣传不到位,与财务有关的政策也未能准确及时落实,造成高校财务管理和高校各部门需求背道而驰,无法有效发挥出财务管理的真实效用。所以,高校需要进行内控机制建立健全,还要不断引入新型教学资源,对既有教学范畴予以拓宽,执行办学方案的过程中还要建立起配套的财务管理结构体系,为强化整体办学水平夯实根基。
三、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方案分析
(一)制度建设
须知,制度设计自然是执行管理会计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可以对之前的会计部门加以区分,并且实现管理会计部门的独立,增设管理会计部门,做到权责分明,使高校管理会计工作者可以独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需要对正在运行的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制度进行无缝衔接,促进二者融合发展。高校可以借鉴国内知名企业的优秀资金运作经验,对会计活动和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予以透彻研究,完善内部会计组织结构,并留存合理部分,让高校会计活动与高校经营活动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正规化、常态化、全面的会计运作流程。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对新会计制度内容进行补充,落实会计责任制,责任到人,继而缓解高校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矛盾,融洽彼此关系。针对高校科研系统、行政系统的二者相互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状态,高校要以分权管理等手段,对相关业绩评价制度予以顺势完善,从而达到更扁平化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人才培养
管理会计的执行效果如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当属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准,高校要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重视起来,不单单要重视基层会计工作者工作能力的培养,还要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层意识的强化。身为管理会计的执行人和实施者,会计工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国家政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高校还要给会计人员提供充裕的发展空间,增加培训机会,以常态化培训来促进管理会计团队大发展。另外,高校还要对管理会计领导层进行培训,让他们对管理会计工作重视起来,使之更为深入的掌握管理会计对高校未来发展的作用。校方还要针对现有会计队伍进行人员提拔,遵循择优而取原则,让优秀的会计工作者进入到管理层,为高校管理决策贡献力量。高校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企业管理会计制度,高校管理会计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有高校特色,不仅要符合自身定位,并且还要满足市场需求,基于这样的管理会计制度,方可主动获取会计信息和有效处理会计信息。
(三)业务创新
从业务类型角度加以分析可看出,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存在本质差别。管理会计将企业经营活动归类为经营性活动和金融性活动,高校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需要依照高校教育领域发展特点,对现有业务予以优化整合,使用本量利会计分析模式对经营性和金融性予以常态化区分。
首先,成本形态分析。高校行政费用和教育费用,二者一同组成了高校财务成本。大学生入学量属于高校收入的核心来源,高校要基于此去进行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划分。在与大学生入学量相关的成本支出中,学生量不断变化后会产生正比例变化成本,最为常见的就是教材费和水电费等,这些便归属于变动成本范畴内。那些和学生入学量无关联,不会由于学生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属于固定成本,以教学楼修建支出和教学器材支出最具代表性。就高校而言,期间还会掺杂一些混合类成本,比如说教师工资和与学生数量、排课量有关的课时费用,前者不受学生量影响,具备固定成本特征,后者则属于变动类成本。校方需要对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等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对各类成本进行针对化的管理与控制,之后在此基础上有效强化资金利用率[1]。
其次,保本分析。和企业大体一致,高校运营期间也需要将一定的利润指标作为参考,高校可持续发展之底线便是保本。高校要基于成本形态分析对保本点、保本量等加以明确,而后计算出高校招生数量所出现的边际贡献,最终确定需要找到多少生源方可让其产生的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通常来说,高校会按照专业属性去进行学院和系部的归类,各专业招生人数和学费收取标准迥异,所以要在分析保本量的过程中,不能拘泥在单一的本量利分析模式里,要对校内各专业边际贡献率进行详细计算,之后汇总计算来得出学生量,保障固定成本实现全覆盖。以多元本量利分析法进行计算后,其结果更为精确,可为高校学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凭证,高校可通过上升学费标准的方式,亦或是精简学费标准的方式,将侧重点置于尖端人才培养上。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开始用信息化技术来助力企业发展,高校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改革步伐,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要基于财务数据分析做好预测工作,此为管理会计之重点,因为期间会涉及到较为繁杂的计算工作,仅靠人力是难以做到尽善尽美的。高校可构建正规化的會计信息系统,使用数据库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等来进行计算,不断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高校还可以结合本体发展详情去构建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数据库信息平台,让财务数据在高校管理层中得以共享。另外,在进行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务必要遵循及时性这一根本原则,借助技术手段及时掌握财务数据信息。旨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高校要对外学习其他企业、高校的运营经验,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创建出属于高校自己的一套信息系统[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单单表现在成本预算层面,在高校投资预算以及日常财务管理中都会发挥着巨大作用。所以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理应顺应潮流变迁,使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大发展,为高校其他工作的高效进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利.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纳税,2019(09):93-96.
[2]孙嘉遥.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探究——以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19(03):157-158.
作者简介:丁小红(1991-),女,汉族,贵州省贵阳市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