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的女性观

2020-09-23 07:53贾栗傈
北方文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女性观作品亨利

贾栗傈

摘 要:欧·亨利的坎坷人生经历促成了其女性观的形成,他的作品塑造了许多善良、美好的女性形象。这些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物,充分体现了欧·亨利的女性观。

關键词:欧·亨利;女性观;现实;作品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他的小说充满了对现实的真实描绘,这主要是因为他自身曲折的生活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起伏给他的写作带来丰富的素材。欧·亨利的小说不仅在情节方面引人入胜,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关注欧·亨利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概括了当时女性的面貌,也反映了欧·亨利对女性的态度。艺术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多是作者内心的投影,作品中所描绘的女性即是作者内心的女性,要了解欧·亨利作品中的女性观,就要首先了解作者现实中的女性观。

一、现实中的女性观

人生的经历对欧·亨利女性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欧·亨利1862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医师家庭,父亲虽然是医生,但是却酗酒、生活没有节制。母亲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给孩子最温暖的爱和呵护,然而不幸的是他三岁丧母,幼年的他缺少了来自母亲那份最深沉的爱,对于女性或者说母亲的形象,留存在他心目中的应该是对母亲最美好的想象。之后他与祖母、姑姑一起生活。姑姑启发了他对文学的喜爱。年幼的欧·亨利很爱读书,是狂热的阅读者。姑姑是私立学校的创办者,也是欧·亨利读书的启蒙者。可以说,姑姑拯救了缺少母爱的欧·亨利,给他寂寞的童年生活带来乐趣和希望,姑姑善良、能干、聪明、智慧,是家庭中的女性核心人物。

1876年,欧·亨利从姑姑的私立学校毕业,进入高中读书,但是在一年后被迫辍学,曾在药店和牧场工作。1887年结婚的时候他已经25岁了。在欧·亨利的时代,人们普遍早婚,作为一个工作已经十年的人来讲,爱情或者说婚姻来得有些晚,而且在这段婚姻中,欧·亨利终究是亏欠了妻子的。作为丈夫,他没有尽到一位丈夫的责任,婚后的欧·亨利做职员辞职、办杂志失败,没有给妻子带来安稳的物质生活,雪上加霜的是他在1896年因为盗用公款被起诉而逃亡在外,9年的婚姻生活,伴随着丈夫的逃亡,让这位可怜的女人在结核病的摧残下健康危急,在一年之后离开了这个世界。妻子的去世,虽然是因为结核病,但是丈夫的失职显然加速了这个可怜女人的离去。欧·亨利是深爱自己的妻子的,不然绝不会在逃亡之中获悉妻子病危,就冒着被逮捕的风险而急忙回国探望妻子,这是忤逆了自己父母意愿而私奔嫁给穷小子的女人,这是在贫穷之中和他坚守了爱情和婚姻的善良女人,这是为他生有一儿一女甘于清贫的女人,这是为他忍受了痛苦和非议的女人,这是为他辛苦操劳的女人,这是多么柔弱、善良、勤劳、坚贞、美好的女人。每次欧·亨利被关押,都是被他的岳父保释,一个丈夫没有给妻子带来太多的荣耀,反而连累妻子娘家人一次又一次地为他出面,解救他于危难与困顿之中,这需要这位妻子承受多少的辛酸和眼泪。欧·亨利是不幸的,他的人生坎坷,可他又是幸运的,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女人,可他终究还是辜负了她,让她被生活中最后一根稻草压折了腰。

1898年欧·亨利被判有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欧·亨利当上了监狱的药剂师,为了维持女儿和自己的生活,以及供女儿上学,他开始认真写作短篇小说。1901年,服刑3年多后,欧·亨利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而提前获释,在匹兹堡与女儿团聚。第二年他移居纽约,成了职业作家,创作了上百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在纽约,他名利双收,有时也受到记者的采访。可他不仅挥霍无度,而且赌博,并染上了他父亲的恶习酗酒。写作的劳累与生活的无节制使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损伤。欧·亨利是深爱自己女儿的,为了女儿而发愤写作,可他终究又是亏欠了女儿的,在一个小女孩童年时期缺席了她的学习和成长,让自己的童年悲剧又一次在女儿的身上重演,母亲病逝,父亲入狱,这样的童年充满了悲伤,即使父亲从监狱寄来了生活费,又怎么能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痛。女儿终于和父亲团聚,可是父亲在奢靡的生活中赌博、酗酒、放纵不羁,经历了短暂而失败的再婚,出狱后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只有9年。1910年,欧·亨利死于肝硬化,他带给女儿的父爱就此结束,此时他的女儿不会超过23岁。欧·亨利作为父亲,又是失败的。女儿是孤苦无依、善良美好、乖巧可爱、独立的化身,是他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

坎坷的人生经历给欧·亨利的文学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对母亲、姑姑、妻子和女儿的爱,又让他对女性有了非同一般的认识,让他对女性的地位和价值有深刻的体会,丰富了欧·亨利的女性观。在欧·亨利的心目中,完美的女性是温柔、善良的家庭天使,纯真、无私、忠诚、柔弱、质朴、聪明、能干[1]。

二、作品中的女性观

欧·亨利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来源于现实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正如他的姑姑、妻子、女儿一样善良、美好,在恶劣的环境中努力生活,虽然穷困,但却坚韧不拔、乐观豁达、忠贞不渝、无私奉献、充满希望[2]。

《财神和爱神》中的埃伦姑妈单纯善良又天真,少于世故,她相信真爱,相信爱情的力量,并鼓励侄子用一枚有故事的戒指去打动姑娘。欧·亨利笔下的埃伦姑妈性情温和、多愁善感、满脸皱纹、长吁短叹、被财富压得喘不过气来,她的样子好像一位头发灰白的天使错误地留在了人间。埃伦姑妈希望侄子别把金钱看得太重,她认为涉及真情实感,财富就算不了一回事,爱情才是万能的。这样一位对侄子充满深爱的姑妈,正像现实中欧·亨利的姑姑一样,给了侄子最宝贵的爱的教育,充满人生的大智慧和美好。

《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经典爱情小说。家庭妇女德拉和丈夫吉姆租住在每周8块钱租金的小公寓里,她贤惠善良、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贫穷的生活并没有磨灭爱情,为了送给丈夫一件圣诞礼物,这位可爱的女子卖出了自己美丽如瀑布般的秀发,给丈夫买了一条表链。吉姆为了送妻子发梳,卖掉了自己祖传的金表。他们为了对方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礼物的作用不再,可是爱却弥足珍贵。这样一位愿意和丈夫甘守清贫的女人,再穷也要把自己打扮得干净漂亮,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丈夫充满深爱,正是现实中欧·亨利妻子的化身,善良可爱、纯洁美丽、无私奉献。《爱的牺牲》有相似的主题,讲述了一对贫穷却热爱艺术的年轻夫妻,为了成全对方不得不放弃各自挚爱的艺术追求的感人故事。妻子德丽雅瞒着丈夫在一家洗衣房当女工以支持丈夫能够在艺术上继续深造,生活的贫穷和艰辛并没有磨灭她对爱情的坚贞和信仰。作品中的妻子用纯洁的心灵、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牺牲精神对爱情做出了完美的阐释。这样一位善良美好、温柔体贴、有耐心、有理想、勇于为家庭牺牲的好妻子,就像现实中欧·亨利妻子一样带给丈夫无限的爱、温暖和希望。

在《口哨大王迪克的圣诞袜》中,主人公迪克是一个无所事事、遭受嫌弃的流浪汉。徘徊在街头的他在圣诞夜偶遇一辆马车,车上的小女孩见他可怜,送给他一只黑色袜子,脸上洋溢着微笑说:“圣诞快乐!”迪克深受感动,善心大发。同伴设计抢劫农场,迪克冒险报信,使得农场主一家幸免于难。出人意料的是农场主的女儿正是送迪克袜子的小女孩。所有人都鄙视的流浪汉正像现实中牢狱里的欧·亨利,小说中的小女孩正像现实中欧·亨利的女儿一样,只有善良真诚的女儿不会唾弃和鄙视他,纯洁美好的女儿是黑暗中的光芒和希望,照亮了欧·亨利人生的前路,是他努力奋斗的理由,是他心中的美好之花。

三、结语

欧·亨利作品的女性观源于他的现实生活,他笔下的女性在贫困中努力生存,渴望幸福、真诚善良、纯洁美好、无私奉献,是爱与美的化身。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对女性的歌颂与赞美,这种积极的女性观对于现代人追求幸福也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富冬青.欧·亨利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及婚姻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52–156.

[2]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王永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50.

猜你喜欢
女性观作品亨利
找找看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