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92 2000-2018年,马来西亚婆罗洲的诺氏疟原虫遗传亚群的有效监测 // Paul C.S Divis,Ting H.Hu, Khamisah,等
遗传进化研究显示,马来西亚婆罗洲的诺氏疟原虫感染是由分别与长尾猕猴(亚群1)和猪尾猕猴(亚群2)相关的2种不同寄生虫引起的。由于每种猕猴的传播生态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基因分型PCR方法,以有效地区分、调查2种寄生虫亚群。此种测定法证实了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加帛省区域相对比例的差异,与多点微卫星分析的结果一致。对加帛省医院的1 204名诺氏疟原虫感染病例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在2000-2018年间,大约2/3的病例是由亚群1引起,时间分布较为平均。研究还观察到,在最近的2年中,感染病例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亚群1寄生虫感染人数的增加。要确定诺氏疟原虫的流行情况是否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有必要对不同亚群感染的发生频率以及其与环境变化的相关性进行持续的监测。
P1399 2010年和2013年,尼日利亚庆祝蝙蝠节地区人群的蝙蝠和丽莎病毒暴露情况调查//Neil M.Vora, Modupe O.V.Osinubi, Lora Davis, 等
通过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研究对尼日利亚庆祝蝙蝠节地区的人群关于蝙蝠和丽莎病毒的暴露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也对节日洞穴中的蝙蝠进行了血清学检查,以检测丽莎病毒谱系II的几种病毒(拉各斯蝙蝠病毒、希莫尼蝙蝠病毒、蒙古拉病毒)。研究共纳入了2 112人,213人(10%)报告有蝙蝠接触史(碰过蝙蝠,被蝙蝠咬伤或刮伤),其中52人(2%)曾经被蝙蝠咬过。在203位与蝙蝠接触的参与者中,3位(1%)接受了狂犬病疫苗接种。超过50%的蝙蝠检出丽莎病毒属第二谱系相关病毒的中和抗体,而研究的人群中均未检出。尽管我们尚未发现人群中丽莎病毒属谱系II相关病毒暴露的证据,但该地区有蝙蝠接触史的人都应采取与蝙蝠有关的健康预防措施。
P1409 立克次体感染是东马来西亚沙巴州不明原因急性高热病的主要病因// Matthew J.Grigg, Timothy William, Emily G.Clemens,等
恙虫病东方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TGR)是东南亚地区急性发热性疾病(AFI)再次高发的病因。为了进一步界定范围,我们在2013-2015年期间在马来西亚的沙巴招募了年龄大于4周的非疟疾性AFI患者。在126/354例(36%)患者中检出了立克次体(既往或急性发作,IgG滴度>160)。在145例(26%)的患者中,我们检出了急性立克次体感染(配对4倍IgG滴度上升到>160):其中23例恙虫病患者、9例斑点热患者、4例TGR患者、1例恙虫病/斑点热合并感染和1例恙虫病/TGR合并感染。PCR结果阳性11/319例(3%)。确诊的立克次体在成人男性中更为常见;农业/种植业工作和近期的森林暴露是危险因素。急性立克次体病更常出现头晕和急性听力损失,没有焦痂,仅2例患者接受了强力霉素治疗。在马来西亚东部,急性立克次体感染是十分常见的(>26%),但往往因为人们对AFI的病因认识不足而未进行治疗,受到感染时应考虑经验性使用强力霉素治疗。
P1420 2018-2019年荷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脑膜炎奈瑟菌W135)疫苗接种意向调查//Marion de Vries, Liesbeth Claassen,Margreet J.M.te Wierik,等
为控制脑膜炎奈瑟菌W株感染的上升,荷兰在2018-2019年期间发起了针对青少年(13~18岁)的脑膜炎奈瑟菌多糖结合疫苗(MenACWY)接种运动。我们采用心理模型方法,对青少年及其父母开展了相关调查,内容包括受调查者对脑膜炎奈瑟菌导致的脑膜炎(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ACWY疫苗接种、总体接种等的认知,以及他们的MenACWY疫苗接种意向相关的观念。使用随机森林分析,我们通过受调查者的相关认知和观念对其接种意愿进行了预测。青少年的回复率为52.8%,父母们的回复率为59.4%。调查发现,相较于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MenACWY疫苗的认知,受调查者对总体疫苗接种情况的认知和观念是更好地预测其MenACWY疫苗接种意向的指标。对于青少年来说,其父母关于青少年进行疫苗接种的观念对预测其疫苗接种意愿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在将来的疫情中优化疫苗接种量,我们建议社区在宣传时强调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更多地聚焦于青少年的父母们。
P143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班牙裔农场工人中球孢子菌病的风险研究//Stephen A.McCurdy, Catherine Portillo-Silva, Carol L.Sipan, 等
为了确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成年西班牙裔户外农业工人中球孢子菌病的职业危险因素,我们对克恩县医疗机构就诊的工人开展了病例对照研究。由流调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了健康和工作问卷调查,并在公共卫生实验室进行了球孢子菌病血清学检测。203名参与者中110名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纳入病例组,93名结果为阴性的纳入对照组。在参与者中约有一半是女性,3/4以上的人出生于墨西哥。自我报告有粉尘暴露和从事根茎及球茎类蔬菜作物工作与感染球孢子菌病相关。调查显示保护因素是除叶工作,尤其是与葡萄栽培相关的除叶工作。认为西班牙裔农场工人的自诉粉尘暴露以及与根茎和球茎类蔬菜作物工作与球孢子菌病的感染风险增加相关。农业行业应评估和促进降尘的措施,包括润湿土壤和及时收获新鲜的农产品。
P1456 2018-2019年德国血肠相关侵袭性李斯特菌病大规模爆发//Sven Halbedel, Hendrik Wilking, Alexandra Holzer,等
侵袭性李斯特菌病是一种严重且很难控制的食源性感染性疾病。李斯特菌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一些国家已经对其实行分子监测计划,以加强对李斯特菌病暴发的认识和管理。在德国,常规全基因组测序、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SNP)被用于对李斯特菌病病例和可疑食物中获得的李斯特菌分离株的亚型分析。在2018-2019年期间,德国发现一个异常大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聚集性疫情,从通报的112例李斯特菌病病例中收集到134株高度同源的苯扎氯铵耐药李斯特菌分离株(ST6型)。此次疫情是过去25年欧洲报告的最大规模李斯特菌暴发疫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肠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与临床分离株高度相关。相关产品退出市场后疫情也随之告终。本研究描述了如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辅以分子分型的帮助确定暴发病因。
P1465 通过输入预测模型来预测可能出现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地点//Pablo Martinez De Salazar, René Niehus,Aimee Taylor等
中国发现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截至2020年2月,一些国家已报告发现来自中国武汉的输入性SARS-CoV-2病例。及早发现输入性病例对遏制该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我们使用从中国武汉到国际各地的航空旅行量估计值和通用线性回归模型来预测可能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地点。模型可进行调整,以发现随着病毒传播而从其他地区输入监测点的病例。尽早发现病例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各个地区传播的风险。
图1 散点图中显示了从中国武汉输入和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病例与航空旅行量(人数/d)的关系。病例数指可能输入和报告的SARS-CoV-2病例,实线表示基于高监测能力地区的模型所推测的预期输入和报告病例数(斜率=3.3例/100名乘客;P<0.001),虚线表示95%预测区间。根据全球卫生安全指数第2类,圈点表示具有高监测能力的地点。A组由尼泊尔,斯里兰卡,芬兰和瑞典组成,这些地区有1例报告的输入性病例,航空旅行量少于20人/d。B组由161个地点组成,暂未发现输入性病例,估计航空旅行量少于10人/d,包括德国、新西兰、俄罗斯、阿联酋、英国、美国等。
P1542 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来源//Susanna K.P.Lau, Hayes K.H.Luk, Antonio C.P.Wong,等
本研究发现,新发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一种新型重组病毒。它的基因组最接近来自马蹄蝠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疾病相关冠状病毒,其受体结合域(RBD)与2019年在广州发现的走私穿山甲检出的冠状病毒最为接近。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和其直接来源病毒尚无定论。
P1567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在欧洲的早期传播//Sonja J.Olsen, Meng-Yu Chen, Yu-Lun Liu,等
2020年1月,在欧洲的来自中国武汉的旅行者中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在1个旅行团的30名成员中共有5名(17%)出现症状,2例在法国出现症状(未接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3例在返回中国后发病,经实验室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此外,在法国为出现症状的2名患者进行诊治的当地医生同样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本研究记录了新型冠状病毒在欧洲早期传入及后续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