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纯,万绍平,武文博,王青青,裴 姣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据 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现患2.9亿,其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居疾病死因首位[1]。发展中国家1990~2020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调整生命年损失造成的残疾与发达国家相比高达55%[2]。2003年对我国慢性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发现因急性心肌梗死花费的住院医疗总费用为34.13亿元[3],2015上升至153.40亿元,涨幅近5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峻的公共卫生后果。心肌梗死是可以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如果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心肌梗死患者未来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后综合症,心脏破裂、心室壁瘤等,国内关于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4~7]。本研究了解四川省居民心肌梗死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实施相关控制策略,减轻疾病导致的家庭、社会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
1.1 调查对象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方案,将四川省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层,在每层内采用四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首先采取容量大小比例概率(PPS)抽取10个区县,在被抽中的区/县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SRS)分别抽取2个街道/乡镇,在被抽中的街道/乡镇中采用SRS分别抽取3个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被抽中的居委会/村委会中按性别和每10岁一个年龄组共14层采取SRS方法抽取1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问卷包括个人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生活习惯和疾病史(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等病史资料);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腰围、血压等的测量。
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自我报告是否患有心肌梗死并提供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及相关心电图、影像学证据,再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审核,并诊断,才确定为心肌梗死。高血压:近两周内服用降压类药物和/或连续三次血压测量平均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8]。吸烟:指吸香烟和/或烟叶(手卷烟等)两者之一或两者都吸均为有吸烟史者。饮酒:酒精摄入量按照日平均摄入量分为五组,不饮酒(0.00 g/d),轻度饮酒(≤12.0 g/d)酒,中度饮酒(12.1~24.0 g/d),重度饮酒(24.1~48.0 g/d),极重度饮酒(≥48.1 g/d)。摄入酒精量=平均每次摄入量(ml)×酒精度×0.8,若调查者不知道酒精度数,填写当地市面上最常见的该类酒的酒精浓度。本研究中,啤酒的酒精度为4%,白酒、葡萄酒、黄酒、米酒、其他酒的酒精度以调查对象自填为主。肥胖: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18.5~24 kgm/m2为体重正常;24.0~28 kg/m2超重;≥28 kg/m2为肥胖[9]。腰围:男性< 90 cm、女性<85 cm为正常;男性 90 cm~95 cm,女性85 cm~90 cm为中心性肥胖前期;男性≥95 cm、女性 ≥90 cm为中心性肥胖。采用体重体脂测量仪身体脂肪率(BFP%):男性<10%、女性<20%为偏瘦;男性10%~20%、女性20%~30%为标准;男性20%~25%、女性30%~35%为偏胖;男性≥25%、女性≥35%为过胖。采用体重体脂测量仪测量内脏脂肪指数:1~9为正常,10~14为偏高,15~30为高[10]。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卡方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个人生活习惯、体格检查等情况与是否患心肌梗死有差异,对有差异的项和心肌梗死事件结局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标准化[11]。检验水平α=0.05。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心肌梗死患病率相关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共调查19277人,有效应答19240人,应答率99.8%。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情况、内脏脂肪指数情况、地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的调查对象心肌梗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肌梗死患病情况心肌梗死患者32人,男13人,女19人,城市6人,农村26人。患病率为166.32/10万(男性138.89/10万,女性192.31/10万),中标率113.42/10万(男性79.39/10万,女性142.61/10万);城市患病率为80.35/10万(男性107.73/10万,女性53.28/10万),中标率45.09/10万(男性64.61/10万,女性24.45/10万);农村患病率为220.84/10万(男性159.38/10万,女性277.51/10万),中标率169.27/10万(男性92.60/10万,女性230.64/10万),见表1。
表1 不同影响因素下心肌梗死患病率的分布情况 (n)
2.2.1城乡地区男女性心肌梗死患病率情况 从35~44岁开始,患病率逐渐上升,65~74岁组患病率最高,除75岁以上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其余年龄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图1);各年龄组患病率农村普遍高于城市(图2);35岁以上年龄组农村女性患病率普遍高于农村男性、城市男性、城市女性(除75岁以上组)(图3)。
图1 不同年龄组男女心肌梗死患病情况
2.4 心肌梗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对心梗患病率影响有意义的项如年龄组、地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高血压、内脏脂肪指数作为自变量,是否患有心梗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高血压的居民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是未患高血压居民的2.55倍(OR=2.553,95%CI:1.079~6.043);内脏脂肪指数偏高的居民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是正常的2.9倍(OR=2.585,95%CI:1.114~5.998)。见表2。
图2 不同年龄组城乡居民心肌梗死患病情况
图3 不同年龄组城乡男女性居民心肌梗死患病情况
表2 心肌梗死不同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显示,四川省居民心肌梗死患病率为166.32/10万,中标率113.42/10万。高于1995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组的四川省患病率为54.85/10万[7](样本量为52380人),20年来增长了2倍。大多数年龄组中女性、农村居民心肌梗死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居民。2016年四川省花椒消耗量4.5万吨左右,人均全年一斤左右,已有研究显示花椒中黄酮类化合物预防心肌细胞的损伤[12],花椒中α-亚麻酸可抗血栓[13],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四川省居民心肌梗死患病率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和食用花椒的关系还需继续研究。
本研究显示,患有高血压、内脏指数偏高人群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的基础疾病,动脉硬化,弹性减退,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内脏指数是心梗的影响因素,与国外一项内脏脂肪是老年女性心肌梗死患病率的危险因素研究相似[14]。炎症反应容易造成心肌梗死,一些临床实验提示内脂素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过程,其水平增高可能与持续的炎症反应有关,而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含量高于正常人[15]。国外研究发现适度和低量饮酒可降低患心肌梗死的风险[16,17],主动吸烟是公认的心肌梗死危险因素[18],巴西一项研究显示BMI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有关[19]。本研究尚未发现饮酒吸烟和其他肥胖指标对心梗的影响,因此未来应重点针对高血压人群以及内脏指数偏高人群开展预防工作。
根据本研究的发现,对于四川省及类似地区开展心肌梗死控制提出以下对策:①政府层面,制订包括心梗在内的心血管病控制规划和计划,明确控制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②医疗卫生机构层面,开展以高危人群为核心、以家庭为单元的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重点宣传心肌梗死的危害、危险和应对方法,特别要运用人工智能、远程医疗技术对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③社区层面,要实施社区健康计划,开展包括心梗等心血管管疾病的同伴教育;④个人及家庭层面:要实施家庭健康计划,一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膳食,特别是要采取低钠饮食,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二是要加强运动,减轻体重,特别是减少内脏脂肪。未患病和已患病人群应积极锻炼身体,遵医嘱,预防以及延缓疾病的发生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