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佳 纪宇松
【摘 要】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我国原有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众多老年人的需求,多元主体的养老模式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对于我国目前面临的养老问题有着创新式启发和借鉴性的意义。同时,该模式已在我国本土地区有所发展。故此,笔者将分析“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本土社区的可行性,有助于我国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服务
引言
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老龄化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缺口大、“4-2-1”结构的家庭养老压力大,这“三大”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养老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方面。因此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元主体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多种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
“时间银行”这一概念与模式起源于外国,其合理性值得我国养老事业借鉴与发展。这种互助性养老模式,以多维度、多方位姿态的特点,成为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的抓手。
1.研究样本状况与分析
1.1样本概况
长春市东风社区隶属于南关区鸿城街道,位于伊通河畔,轨道交通与市内立交桥纵横交错,交通发达。东风社区辖区内有许多的小区、商户、中小学校等,为万余人口提供社区服务。随着东北地区青中年人员外流,老年人口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单一的照顾模式不能缓解日益严峻的养老压力。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养老模式,已经在国内外某些地区进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因此,笔者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东风社区实际情况,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东风社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缓解东风社区日益严峻的养老压力。
1.2东风社区实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1)满足社区老龄化的需要。东风社区的65岁老年人人口比例约占总人口的35%。本社区内有一部分老人与子女同住、有一部分与老伴居住、子女同城居住、有一部分则是独自居住无人照顾。“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通过服务、积累时间到兑换服务这种循环往复的模式,有利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而本土化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成为目前养老困难的解决方式之一。
(2)强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长春市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照顾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照顾为支撑的照顾模式,这种照顾模式体系的健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土化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应用可以有效强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3)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依托于社区为客观载体,该模式的不断发展,也促进社区多方面建设的进程。一方面,能大大提高社区内居民参与该模式的积极性,在增加邻里之间的交流互助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将该模式扎根于社区,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努力使老年人安详度过晚年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与推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1.3东风社区实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1)居民参与数量低、意愿低、专业化程度低。由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源自于国外,在移植于本土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时间与空间的磨合。加之,受传统思想观念和认知不足的影响,居民参与意愿低。一方面,“时间银行”养老模式被接受需要很长时间,模式常态化仍然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另一方面,专业化程度的问题成为发展该模式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由于“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特殊性,其对专业性服务要求较高,但东风社区在应对银丝浪潮的养老事业上,并没有吸纳很多专业性人才,即专业化服务程度不能满足需求社区养老的需求。根据目前情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长春市运营与发展的可行性偏低。
(2)缺乏政府部门的支持与管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现存于国内南方地区试行与研究,而东北地区关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还没有被官方正式提出,理论与实践的缺失导致缺乏专业的管理、完善的法律、专业的技术、专业的服务人员。因此,需要民政部门等政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多维度积极促进“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运行。
2.构建东风社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2.1政府部门加强支持与管理
政府的支持对于东风社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培养专业的服务人员,引进服务设施与服务运行体系,宣传该养老模式,使百姓了解,从而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此维系“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稳定运行,使百姓们更加有安全感,增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居民信任程度,奠定模式运行的群众基础。
2.2加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体系建设
目前,“时间银行”的养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亟待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模式运行体系,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加以合理化。第二,在奖励机制方面。制定合理具有激励作用的奖励制度,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们对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参与程度与建设热情。此外,“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建设还需要包活很多内容,例如时间的存储、时间的兑换、服务的记录等。但就目前东风社区的情况来看,需要政府部门、社区自治与社区居民一起,共同建设符合东风社区实际情况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2.3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吸纳与培训
专业人才对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正常运行起到基础性作用。目前老年人群们最需要的是专业化、规范化的养老服务。一方面,社区建设中还面临着从事养老方面的工作人员数量少的问题,只有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才会吸引更多人投身于养老事业。另一方面,深化学校-社区人才双向培养模式。积极引导专业性人才在相应岗位实施精准就业,同时可以促进社区引才引智的发展情况,助力社区建设与发展。这样才有助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使老人们得到更加安全,高效的服务。
3.结语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国内一种新兴新型的养老模式,在不断本土化的进程中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缓解国内严峻的养老问题。虽然该模式已经在中国的几所城市内进行运行,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城市类型多种多样等原因使得该模式仍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发的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从而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互助养老模式。在长春市东风社区内实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存在许多的限制因素。对于处在“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本土化尚处于阵痛期,其孵化与发展有赖于政府的主导、社区的执行以及吸引社会资本进驻的程度,体制完善、上下联动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将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任志华, 高贵如. 时间价值银行模式在社区养老中的应用[J]. 特区经济, 2013(03):81-82.
[2]刘雪成, 董登新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J]. 神舟养老(上旬刊), 2013(01):205-206.
[3]姚雪清.南京打造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N].人民日报,2003(12).
[4]盛翔.“时间银行”担不起养老服务的重任[J].中关村,2011(10).
作者简介: 李世佳(1996-),女,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
纪宇松(1997-),男,汉族,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