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对现在的烹饪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烹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冷菜工艺”为例,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互联网+”背景下“冷菜工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冷菜工艺”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冷菜制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流程、实例设计为研究对象,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课程主要涉及风味单盘、拼合冷盘、花式单盘、主题艺术冷拼四个模块,通过理论教学、课堂示范和学生练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冷菜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知各式冷菜及花式拼盘的制作和拼摆的原则,能独立制作具有代表性的冷菜品种。
但由于受到师资、场地、资金、设备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亟需融入“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从而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冷菜工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打破常规,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课前将每种菜肴所需的原料、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录制成一段教学视频,在课上进行播放,让学生更为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到整个菜肴出品的流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运用QQ、微信、钉钉和腾讯会议等信息化手段,利用中国大学MOOC、优慕课、超星和云职教等教学平台,把关于“冷菜工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实现师生在线交流和互动。
2.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以前的课程评价主要依据学生课上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教師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内容,综合学生线上评分、作品展示、理论考核、成果汇报、学习反思等方面因素,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点评、校企助评四个维度,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实践作品得到社会大众的检验,由此建立学习成果评价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杜林(1993.09-),男,汉族,江苏南京,本科,研究方向为烹调工艺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