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媚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都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传播十九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本文结合课题研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问题,从必要性、基础、面临的困境以及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等方敏谈谈个人浅显的探究。
党的十八大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特别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而党的十九大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论述、作出了新部署,将其提升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的层面。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开始形成的阶段,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对事物开始萌生自己的想法,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当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广泛,大部分初中生经常接触网络甚至长时间浸淫在网络社会,接触网络平台上一些猎奇、吸睛、哗众取宠等等不健康的信息,或者接触一些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这使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出现混乱和矛盾。价值观越是多元化我们就越需要确立主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传播十九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如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根據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进行高效的教学,并有效落实十九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每一个教师要不断思考、实践的课题。
新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改动。初中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了教材的单元、课题、框题中,落实到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不同内容领域里。例如: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活出生命的精彩》中“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渗透着“友善、敬业”等价值观的教育;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法治天地》传播“法治”价值观的教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中《社会生活讲道德》以及《遵守社会规则》分别传递着个人层面的“诚信、友善”和社会层面的“法治”等价值观。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渗透着个人层面的“爱国”价值观的教育;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更是大篇幅地渗透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九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分别围绕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观内容而重新修订教材。可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都贯彻着价值观教育。
3.1目前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方法与手段滞后,德育的课时局限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一些必要的践行活动无法真正地开展。近年来,一系列的校园欺凌事件和学生弑师等暴力犯罪以及青少年校外的违法犯罪都反映了我们当前中学的德育工作问题还很多,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3.2大部分初中学生会使用、常使用网络,网络内容庞杂不一、良莠不齐,而初中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一些非主流、不健康的思想影响而动摇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3.3初中学生,因为年龄小,缺乏甚至没有社会经验,政治敏感度低,学习领悟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对抽象的晦涩的理论概念难以理解。
4.1更新教学观念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等于道德与法治的简单相加,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四个领域的内容上都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同时也凸显了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和社会参与的教育。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更多,难度更大,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背下课本上的理论,并在考试时能言辞恳切、大义凛然,最后取得好成绩。现实生活中却往往难以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局面既令学生曲解了教育的初衷又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自身要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认真学习,钻研教材,更新观念,创新地处理教材。让学生无论是课本知识的认知还是内心情感上的认可还是生活中的践行都能体现十九大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4.2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4.2.1在情景感悟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人类是感情的动物,丰富、深刻的情景感悟往往能有助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学生的情景感悟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领悟、认同、践行。
4.2.2以社会热点新闻为切入点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把时政材料,社会热点新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入,一方面能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另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在生动的内容中深刻的领会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我播放了今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公安部门事后恢复的车内视频。学生观看后一片哇然。看着乘客与司机的互相殴打,听着车内小孩惊恐的哭声以及随即的撞毁护栏坠落深江的巨响,学生们开始义愤填膺,议论纷纷。他们一致声讨乘客的无理取闹以及不守规矩。而此时,我马上引导学生思考:悲剧能否避免?怎样避免?学生的想法开始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其他乘客当时应该……;有的说罪魁祸首乘客当时可以……;有的说作为司机,他当时应该……。此时我稍做点拨和归纳:公民要有规则意识、每一个岗位上的公民都需要有职业道德,要敬业。
4.2.3在生活化教育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道德与法治与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老师空洞的说教会脱离了学生的年龄实际,学生生活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助于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活化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扎根于学生生活中。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如在家庭里与父母的相处;在学校中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宿舍里与同伴的相处;进行回顾、反思、内化、提升,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4.2.4在穿插震撼力强的素材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生活化的教育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能令学生感同身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但是,只具备道德认知不足以推动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践行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穿插震撼力强大的内容,例如足以撼动心灵的事例,触动心灵的视频和图片等作为论据,让学生产生情感冲突中生成情感认同,从而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自觉作出正确的价值取向,规范自己的言行。
4.3创新教学途径
4.3.1 在家校合力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初中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和家庭里度过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言传不如身教”,“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等多种方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求,取得家 长的支持,让家长自觉践行的同时,按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实现家校双管齐下。
4.3.2充分利用各種影视资源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或者影视作品都可以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但是,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受课堂教学时间小,教学任务重的制约,这些有价值的影视素材可以推介和引导学生课后与家长一起观看。例如纪录片《辉煌中国》;电影《战狼》《红海行动》等。把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延伸至家庭娱乐时间里面去。学生和家长在观看视频素材后自然而然感叹国家的发展,为祖国而自豪,从感悟“厉害了,我的国”上升到“爱国”的价值观。
中学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寻找和创造出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开创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