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昆元
几年前,我退休了,可以有更多时间去看望年近90的老父亲了。一开始,我跟父亲很难聊起来,因为我们关心的话题不在一个兴趣点上。后来,我发现,我和父亲的共同话題是回忆他的过去。
我们父子每周聊一次,我一边录音,一边记录。父亲每次都列好提纲,仔细回忆,娓娓道来。每次讲两小时左右,讲完两三个故事就结束。
随着父亲的讲述,我仿佛看到,日本鬼子在父亲儿时居住的一个小镇上,挨家挨户地搜捕新四军和游击队员的嚣张气焰;看到由于汉奸的出卖,日本飞机疯狂轰炸一个有数百位群众参加的抗日动员大会会场的残暴景象……
随着父亲的讲述,我了解到父亲16岁到上海当学徒时的往事。一次,他骑着自行车路过宝山路时,险些被飞驰而过的美军吉普车撞到。
当他讲到改革开放给家庭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儿孙上大学或出国留学时,十分感慨地说,这一切若是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父亲虽是一个普通百姓,但他的一生经历却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变化。
在父亲的讲述过程中,大多数时间我是一个听众,但有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我发觉父亲每次在解答我的问题时,思考得更周密,讲得更细致。每次我认真听完他讲述一段经历或一个故事后,他都会开心地笑笑。尤其是我将他的回忆记录编印成册,作为他的90周岁生日礼物送给他时,他更开心,笑容更灿烂。
于是,我深深地意识到,认真倾听年迈的父母亲讲述,其实也是一种孝顺,尤其是在父母已迈入九旬之年,孤独寂寞、疾病袭扰日甚一日之时,则是一种更加重要的孝顺。
(《新民晚报》20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