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道德与法治课程构建“S-U”德育教研共同体

2020-09-22 10:11高凌霄穆敏娟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研专家思政

高凌霄 穆敏娟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融入了新时代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精神、革命传统以及国家安全意识等主题教育内容。

西安市雁塔区明德小学幸处大唐正南门明德门遗址旁,独领历史文化源脉,学校以“德”文化为核心,聚焦道德与法治课程,携手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构建“S-U”德育教研共同体,重点助力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中小学德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所谓“S-U”德育教育教研共同体,是根据2018年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意见而建构的中小学(School)与大学(University)德育教研合作模式,旨在保障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为高校德育研究提供案例与经验。

学校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德育专家为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和案例示范,帮助教师领悟德育实施的方向与方法。同时,与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积极进行互动交流,为陕西师范大学德育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实践搭建平台,为其毕业论文提供德育实施案例,丰富高校专家的德育理论,推进学校德育一体化模式构建。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整合学科德育内容,实施全课程育人

在高校教育理论专家的指导下,学校采用科学的观课、议课等方式与高校教师共同进行常态课、研讨课、示范课等的研讨,彼此在交流中共成长。如每周四上午的行政听课日,全体教学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博士或硕士生一起走进某个班级连续听2-3节课,按照科学的观察点和量表进行教学研讨,不同关注点和学术背景让研讨质量大幅提升。尤其一线教师也开始从伦理的角度、人的发展角度思考课堂,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同时,真实的课堂也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和案例,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检验理论的真实场景。

在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学校教师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资源,将各学科知识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进行整合。在此次疫情期间,学校各学科教师就将德育渗透在云教学工作之中。

二、以课题为突破口,激发教师教研热情与潜力,培养研究型教师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已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我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保持也应给予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安全生存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基于此,2019年1月,我校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成功申请了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课题《小学德育教材中“人与自然”教学研究》。学校领导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建设,带头参与该课题,深入到课题研究第一线。围绕课题,学校一线思政教师与高校理论专家多次进行交流与研讨。

疫情期间,学校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将疫情变为教材,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以“儿童与自然”为主题的生命教育、环境教育、规则教育等系列云课程。

围绕道德与法治课题的研究,学校德育科研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德育教研氛围空前浓厚,德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通过与高校专家开展的一次次课题活动,打破了我们对常规德育工作的认识误区,引导我们反思日常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按照问题导向,理出新思路,创出新办法,探出新路子,达到理论与实践共生、共融。

三、以项目为助推力,围绕德育工作,全面铺开学校教科研工作

“国培”项目的实施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陕西师范大学的推荐下,学校承担了国培计划(2019)陕西省项目区县培训活动。在高校支持下,明德小学承担了多个教师培训项目,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国培等省内外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中,各学科教师承担的专题讲座、示范课、研讨课得到学员们的肯定,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专业发展迅速提升。2019年4月19日,我校思政教师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进行了以“家国情怀永传承  海峡两岸盼统一”为主题的思政课“宝岛台湾”的课例展示与研讨。2019年9月21日“重庆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项目活动”中,我校思政教师有效结合西安市垃圾分类实施这一契机,进行了“变废为宝有妙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研讨。2019年12月积极響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完成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带一路”项目,主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勇担使命,当好人文教育先行者。

四、以专家为领航员,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精准、高效教学

专家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家的理论指导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对实际教学效果的促进有着积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接受高层次专家引领,先后安排思政教师去首都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参加培训与学习。学校还多次邀请西安市教科所德育部王利主任和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周晓燕老师深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指导一线教师进行精准的课堂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

除了将专家请进学校,请进课堂,我们也十分注重专业书籍和网络上的学习。学校组织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编、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孙彩平教授编写的《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一书进行了系列学习。

通过向专家请教、学习,我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程度的提高。

五、以平台为操练场,提升德育水平,打造德育工作领头雁

为了提升教师整体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思政教学领头雁,起到榜样引领作用,学校以“S-U”德育教研体为基础,积极为年轻教师搭建平台,鼓励教师施展教育教学才华。在西安市教科所的组织下,2019年我校王梦嘉和王媛老师分别承担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高段和低段的观摩课任务,与来自于全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掀起了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的高潮。

近年来,学校将“小学研究课题”“学校明德课程建设”“高校教师研究方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有机结合。如德育教研共同体承担了两项德育课题,聘请高校专家为理论指导专家,教研员为实践指导专家,研究生负责前期文献学习的搜集、整理和分享。学校丰富的德育课程开发,为本科生、硕士生提供了实习、见习的平台,为其毕业论文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同时也为高校德育专家研究理论的检验和完善提供了实践平台,在互相学习中实现理论共通、实践共生、发展共需。

六、以活动为试验田,深化提升活动育人,夯实立德树人效果

在“S-U”德育教研联合体的组织下,学校德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小学思政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学习,并结合学生实际,以各种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先后开展了“不忘历史,缅怀先烈”清明祭扫活动、“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活动、 “雷锋精神代代传”学雷锋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巧手绘邮票,喜迎己亥年”“快乐实践,品味幸福中国年”等寒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传统节日独特的魅力;“捐书留香,书送未来”“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研学旅行活动、“书香浸润心灵,快乐陪伴成长”阅读推广进校园活动、“伟大历程 光辉成就”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普通话颂七十华诞 诗朗诵抒爱国情怀”主题诗歌朗诵会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学会感恩、学会坚强、学会成长。

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学校大队部开设了“明小战‘疫课堂”“有你无惧——明德小学少先队员致敬最美逆行者”“众志成城  有爱必胜”等主题云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生命、英雄、安全、规则等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家国情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此外,高校德育专家的理论引导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目前,学校培养出一名市级道德与法治课骨干教师,另有三名骨干教师参与市级、区级名师+工作坊,四名教师的课例在国培、市级、区级等活动中观摩。

綜上,在“S-U”德育教研共同体的努力之下,学校通过组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德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明小学子家国情怀与道德情操的培养。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以后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会继续探索“S-U”德育教研共同体的发展路径,与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赢,发挥学校德育功能,使每位明德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心灵真善美种子的“播育者”,使每位明德学子都能在“明德”这片乐园里健康成长,使明德小学在名校+共同体的引领下,成为市民家门口最信任、最满意的学校。

作者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明德小学

猜你喜欢
教研专家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