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以及博物馆本身,都有许多让人好奇的地方。
青铜器本来就是青色的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青铜器的颜色是青黑色的,其实不然,青铜的本色是金色。
在古代,可采的铜矿资源非常稀少,冶炼也很不易,加上高纯度的铜在制成之初是金黄色,所以古人把铜称为金,刻在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古人在打造铜器时会按照不同比例将铜与锡、铅等金属混合,制作出来的器物颜色、硬度等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铜器在传世和埋藏的過程中被氧化,或与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常带有“红斑绿绣”,其本色却是金黄色。
一般来说,青铜器内层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硫化铜及氧化亚锡;二层红色物质大部分是氧化亚铜和铅丹;外层青绿色物质多是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铜等。
铜镜的正面到底长啥样 铜镜诞生于三四千年前,起初人们把它当作祭祀礼器来用,后来逐渐用于陪葬、辟邪、赠礼、照影等。铜镜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现已出土的铜镜大都造型丰富,纹饰多样。当我们去博物馆时,却只能看到铜镜的背面,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案还得从它的材质里找。铜镜是由铜、锡按1 :1的比例打造的,而铜锡合金制成的物件经过上千年的洗礼大都会变得锈迹斑斑。这些铜镜昔日光滑明亮,现在早已“没脸见人”,所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摆放铜镜时,都会将其背面朝外。对参观者来说,这才是最佳的观赏角度。
临摹本、复制品没啥好看的 大家去博物馆时,肯定在展牌上见到过“临摹本”“复制品”的标注,一些对原件有执念的参观者常常会对这类展品嗤之以鼻。如果他们知道复制品的来之不易,也许就能理解其存在的意义了。
复制不是随意的仿制,必须在各方面都与原件保持高度一致。一般用于陈列的复制品要求在外形上与原件分毫不差,连材质、轻重等都要基本一样。
复制文物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书画类作品为例,有人工临摹法、珂罗版复制法、木刻水印法和照相复制法。最常用的是人工临摹法,这种方法要求临摹者一定要忠于原作,即便原件有残缺也不能创造发挥。
那么,临本和摹本又有什么区别呢?
黄伯思的《东观余论》里有言:“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也就是说,临是指把原件摆在一边看着写(画),相当于“依葫芦画瓢”,这样的作品和原版是有一些差别的;而摹就是影写,一般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画),与原件几乎一模一样。
临摹者本身就是功力深厚的大师,因为他们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对原作“形神兼备”的忠实还原,所以这些在博物馆里展出的复制品,也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摘自《解放日报》2019年12月9日,简宁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