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
摘要: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国际产能合作,并借助智慧化手段进行供应链优化升级。然而,传统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智慧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因此识别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将在提升企业智慧供应链管理水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推动面向国际产能合作的智慧供应链发展,探寻影响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因素,本研究基于对四家具有代表性的拥有国际产能合作业务的中国企业的访谈,提出了一个影响智慧供应链绩效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智慧技术通过三个维度的提升对供应链关键要素和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分别是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应用水平和生态化发展水平,其中在生态化发展推动智慧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应从需求出发,结合管理手段将不同的技术应用到最适合的场景,才有利于绩效的提升;包括供应链网络布局、渠道整合、协同共享三方面在内的供应链关键要素也会对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积极的直接影響;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程度越深,供应链要素优化对智慧供应链绩效提升作用越大。因此,为提升智慧供应链绩效,一方面,要在加强专业技术研发,利用专项技术打通供应链全链条,多向发展多元结合,发挥不同技术特性,从先进程度、应用水平、生态化发展水平三方面提升自身智慧技术能力的同时,从需求出发,结合管理手段,将不同技术应用到最适合的场景;另一方面,要重视供应链要素改革创新,对物流、商流、信息流等关键要素进行优化,特别是正在布局国际化业务的企业更要重视对供应链关键要素的优化调整。
关键词:国际产能合作;智慧技术;智慧供应链;供应链绩效;多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20)09-0003-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18ZDA060)
一、引言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在经济全球化和“智慧+”的大背景下,供应链已经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阶段,智慧供应链通过柔性化管理、快速化响应与智慧化协同,实现供应链创新、生态、高效发展,对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1 ]。全球各大企业正通过积极推进智慧供应链提升业务水平,并围绕供应链上下游关键要素,应用新型智慧技术,变革升级传统供应链结构与商业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供应链可视化、可感知、可调节水平[ 2 ],最终达到提升智慧供应链绩效的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供应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竞争要求,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开始走向智慧供应链模式。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与智慧供应链发展,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开展相关业务,或者在当地投资建厂,建立供应链网络。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明确指出,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为提高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协同与资源配置能力,许多涉及国际产能合作业务的中国企业发展智慧供应链,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数据算法,在国外设厂并建立当地分销网络,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加强中国供应链话语权。同时,一批企业通过打造智慧供应链逐步缩小与国外公司在软硬件方面的差距,并与之进行战略合作或投资并购[ 3-4 ]。它们通过智慧技术的应用和供应链要素的优化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完善的海外市场和分销网络。
随着国际供应链网络的不断扩大以及新型商业模式的产生,企业供应链管理手段也随之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智慧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如何评价智慧供应链绩效水平变得更加关键。目前,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尚存在明显的理论空白。一方面,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围绕财务、用户满意度、供应链柔性、风险管理等供应链绩效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5-6 ],但随着供应链的智慧化转型,评价供应链绩效水平的维度势必也要随之丰富和转变,而现有研究均以传统供应链为背景,缺乏针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专题研究。另一方面,有关智慧供应链绩效规律和机理的研究同样存在空缺。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智慧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对智慧供应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往往局限于某种智慧技术的应用分析,或以此进行供应链模式创新从而提升供应链绩效,并未针对不同维度智慧技术要素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特别是在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智慧技术要素与供应链要素在国际产能推动下对供应链绩效的作用机理尚未得到系统分析。
为解决上述理论缺陷,我们将围绕面向国际产能合作的智慧供应链绩效问题展开研究,主要讨论四个子问题:一是对于拥有国际合作业务的企业,智慧技术是否会对供应链网络、渠道及协同共享等关键要素产生影响(Q1);二是智慧技术会如何影响全球化企业的智慧供应链绩效(Q2);三是供应链关键要素会如何影响全球化企业的智慧供应链绩效(Q3);四是国际产能合作是否会调节供应链关键要素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作用(Q4)。
二、文献综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我们将从智慧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智慧供应链管理、国际产能合作三个方面着手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
(一)智慧技术的应用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兴起,全球进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运用的时代,这是人的需求与技术供给共同进化与融合的时代。智慧技术是智慧供应链创新重要的推动因素,如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可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以及绩效的实时化[ 7 ],也可从生产、采购、物流、销售等各环节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8 ]。有研究表明,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构建智慧供应链全息生态圈[ 9 ]。
现有研究表明,各种智慧技术在现代供应链发展中都能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实践策略探讨得尚不充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10 ],不同阶段对智慧技术的高级性、广泛性、多样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应准确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技术发展策略,不要因盲目发展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损失。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智慧技术的不同维度来分析企业所应用智慧技术先进程度、应用水平和生态化发展水平对最终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机制。
(二)智慧供应链管理
智慧供应链是在上下游合作企业间构建的全链条技术与管理集成系统,它借鉴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结合智慧技术,以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11 ]。智慧供应链具备技术性、协作性、信息整合性强以及可视化、可感知、可调节等特点[ 12 ]。相比于传统供应链,智慧供应链的优势十分明显,但目前对智慧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還较少。宋华[ 13 ]认为,“互联网+”推动三大产业的智慧供应链变革,核心是信息治理,从运营可视化、要素集成化、组织生态化、决策智能化四个方面实现智慧供应链流程。很多学者基于实际问题构建了智慧供应链的实现途径[ 14 ]。比如,既可以基于物联网设计智慧供应链平台,解决传统模式下的诸多操作问题[ 15 ],也可以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在去库存、降成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有效推动区域供应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6-17 ]。
除上述有关供应链结构特征、技术应用、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外,对智慧供应链发展优势的研究也是当前热点,主要从技术优势和结构优势两方面展开。在智慧技术方面,智慧型供应链既可通过智能化信息网络进行创新和升级,在供应链内部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打通信息流[ 18 ],也可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新型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集成系统,提升物流效率[ 19 ]。围绕智慧技术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有学者探讨了数据驱动背景下的供应链绩效框架[ 20 ],但缺乏对智慧供应链结构变化的考虑。在供应链结构方面,供应链协同创新是新型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已成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塑造产品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 21 ]。基于供应链协同,可以开发智能网络算法,使企业在工业4.0模式下提升供应链效率[ 22 ]。此外,供应链渠道整合[ 23 ]、供应链网络创新[ 24 ]也会显著影响供应链质量,在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重目标下推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不过,尽管上述研究对智慧供应链管理问题进行了讨论,但缺乏对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同时基于智慧技术和供应链关键因素,探讨二者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机制。
(三)国际产能合作
国际产能合作是国与国之间围绕生产能力建设、转移、提升开展的互利共赢的国际产业投资合作[ 25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复杂变化,国际产能合作对在全球范围进一步优化中国产业布局、加快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特别是新时代下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很多学者也围绕国际产能合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带一路”倡议是典型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既涉及国际经济因素,也要考虑东道国国内政治与地区国际政治形势[ 26 ]。中国借助良好的发展态势,国际产能合作规模迅速扩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也存在对国外制度环境与技术标准差异应对不足、“走出去”企业尚未形成合力、境外各类风险长期存在等问题[ 27 ]。然而,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因为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不仅能提升供应链效率,缓解产能过剩,优化本国产能布局,而且能依托经济增长的分散力,在国际产能合作中遵循双向开放战略,有助于世界经济互惠共赢[ 28 ]。国际产能合作并不完全等同于企业自发性跨国投资经营所带来的产业转移或简单地把产品卖到国外市场,而是把产业体系整体输出到不同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形成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推动所在国经济起飞或向更高阶段迈进。当前研究往往集中于对国际产能合作模式的分析,对国际产能合作提升供应链绩效的作用尚未开展深入分析,迫切需要加快相关领域的研究。
(四)文献总结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已有很多研究在智慧技术、智慧供应链管理、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进行了探索,但并没有考虑智慧技术、供应链因素以及国际产能合作对我国“走出去”企业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而本研究将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调研,探索各类因素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机制,为相关管理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表1显示了本研究与大多数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案例研究方法适用于新理论框架的构建,其通过推断及探索式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复杂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和隐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构念与命题[ 29 ]。按照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上的差异,案例研究可以分为探索式案例研究、解释性案例研究、描述性案例研究三种类型[ 30 ],其中探索性案例研究适合探索已有理论较少的研究主题,而解释性和描述性案例研究旨在验证已有理论,适合开展因果关系相关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智慧技术水平和供应链关键要素作为输入端,以智慧供应链绩效作为结果输出端,得到其中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并据此构建理论框架。根据文献综述,现有研究尽管对预期理论框架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并没有深入探索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路径,因此采用探索性与解释性多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本研究目的。
为通过案例间的相互对比剔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来自中国不同领域的四家制造企业作为案例分析的基础[ 31 ]。基于对企业的初步访谈和对以往文献的综述,首先形成猜测性命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四家案例企业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复制逻辑进行案例间交叉分析,寻找命题间的关联关系,最后构建出普适性的理论框架。
(二)案例选取
为了确保案例企业提供的访谈证据能够对理论框架构建产生准确的支撑作用,案例研究样本要满足典型性、可比性、差异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 32-33 ]。基于上述原则,在《财富》中国100强中选取所有拥有国际产能合作业务的企业,鉴于本研究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定义,所筛选企业皆为制造企业。案例样本选择标准具体如下:
1.典型性原则。本研究选取了科技制造、家电制造、通信制造、交通装备制造四个典型行业作为样本范围,选取近年来在智慧供应链建设领域具有相对领先地位的典型企业,试图从智慧技术、供应链要素视角出发探索智慧供应链绩效驱动因素。选取具有活跃度且处于领先地位的样本企业有助于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绩效影响因素,构建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
2.可比性原则。选择背景相似、切合研究主题的企业。本研究选择的样本企业均已进行智慧供应链建设且拥有国际产能合作业务,并明确将发展智慧供应链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利用多案例分析的复制逻辑,从访谈证据中识别出具有共性的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访谈,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分析结果。
3.差异性原则。选取在智慧供应链发展方面存在一定角色差异性的企业,以为研究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研究视角和基础。在智慧供应链中,当企业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国际产能合作成熟度不同时,受访者可能会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机制产生差异化的反馈。
4.数据可获取性原则。案例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调研、二手数据等,丰富的数据来源可以辅助研究者对访谈结果进行证据的三角论证,从而对研究命题进行更好的支撑和解读。
我们通过电话或邮件与各家企业取得联系,最终获得了四家企业的研究许可,为避免企业信息泄露,用企业A、企业B、企业C、企业D分别代表这四家企业。问卷调研时间是2020年5月至6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调研采用腾讯会议视频与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表2给出了四家企业的基本信息。
(三)数据收集
本研究针对上述四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数据来源包括企业背景资料、访谈记录、二手数据等。参考张俊艳等[ 33 ]的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设计案例研究草案,进行初次访谈。在进行初次访谈之前,系统检索与本研究有关的前期文献研究成果,撰写案例研究草案,拟定调研提纲。与企业负责人启动调研会议,开展实地调研。为保证初次访谈证据的准确性,需要研究者从实践角度对研究涉及的学术术语特别是行为运营相关概念进行解读,使受访者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受访者更加准确全面地反馈智慧供应链绩效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搜集其他相关企业信息。
第二,与各企业相关高层管理人员及其他受访者进行开放式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调研提纲,开展半结构化访谈,共有20个访谈问题,具体参见表3。访谈时间通常持续30分钟到45分钟。在开放式访谈过程中,根据受访者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采用相互论证的询问方式确保受访者证据的一致性。每次访谈由两位调查人员参加,调查人员会在访谈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详细的独立调研记录,最后对录音整理过程中存在疑点的问题进行相互验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第三,整理访谈资料,总结需要补充的访谈问题。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处理,初步构建理论框架,并在此过程中找出受访者回答不明晰的问题以及需要补充的其他问题,采用实地访谈、邮件询问、电话访谈等形式开展补充访谈。
第四,收集其他二手资料进行案例辅助论证。整理所能得到的行业报告、公司战略发展报告、年度总结等二手资料,辅助验证相关命题。
通过上述四个步骤进行数据收集,整理访谈数据库,当新增数据无法给出新的洞见时停止证据收集[ 31 ]。
(四)数据分析与编码
收集到四家企业的案例资料后,通过寻找相互间的共性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基于对初步理论命题和访谈数据的不断对比和相互论证,最终得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框架。
我们通过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对资料进行分析。开放式编码是针对四家企业资料进行的首次标签化过程,即对数据中的每个词句或片段进行命名[ 34 ]。主轴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之后,针对上一阶段编码所形成的重要范疇,通过往复循环对比,对开放式编码命名的资料予以聚焦进行再编码的过程。
通过开放式编码发现,在考虑智慧供应链绩效时,四家企业共同提到的影响因素包括:智慧技术先进程度、智慧技术应用水平、智慧技术生态化发展水平、供应链网络布局、供应链渠道整合、供应链协同共享。开放式编码结果参见表4。
根据初次访谈中受访者的相关表述,他们提到的智慧技术先进程度、智慧技术应用水平、智慧技术生态化发展水平可以归结为一条主轴,均体现了智慧技术的一些特性;而供应链网络布局、供应链渠道整合、供应链协同共享则共同反映了供应链本身的一些要素,可归结为另一条主轴。主轴式编码结果参见表5。
四、假设提出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详细呈现相关假设及多案例访谈证据,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访谈:一是智慧技术是否会对供应链关键要素产生影响;二是智慧技术会如何影响供应链绩效;三是供应链关键要素会如何影响供应链绩效;四是国际产能合作是否会调节供应链关键要素对供应链绩效的作用。
(一)智慧技术水平与供应链关键要素
当前智慧经济的重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某项智慧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单点效率,而是需要将各项智慧化技术加以整合,打造一个智慧生态圈,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 9 ]。因此,我们将结合企业被访者的描述,从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应用水平、生态化发展水平三个维度着手立体化评价智慧技术水平。其中,先进程度体现了单种技术的高级性,应用水平体现了单种技术在全链条各环节应用的广泛性,生态化发展水平体现了全链条智慧技术的多样性。
在供应链关键要素方面,我们发现,可以通过供应链网络布局、渠道整合、协同共享三个维度来衡量。其中,供应链网络指相关组织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产生价值,通过上下游连接对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处理并将之交付给最终消费者的网络,供应链网络布局可用各工厂节点设施、物流中心设施等网络的全面整合程度来衡量;供应链渠道指产品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或产业用户移动时所经过的流通网络,供应链渠道整合指线上线下渠道的多维整合;供应链协同共享主要指供应链成员之间积极进行数据资源共享、流程共享、信息共享等[ 35 ]。
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应用水平、生态化发展水平均会从不同层面对供应链关键要素整体产生影响。一是随着智慧技术先进程度的不断提高,将打破一系列以往因技术障碍而产生的难题,供应链关键要素也将不断优化,加快整合进程。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可以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描绘客户画像,布局更贴近目标客户的线下店,提高转化率[ 36 ]。此外,通过神经网络算法迭代定位最优物流中心位置,可大大减少人为经验带来的随意性[ 37 ]。二是智慧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建立智慧供应链网络,推动供应链协同共享。智能化信息网络技术有助于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整合,打破系统异构性,避免数据标准不一致导致的节点企業间的信息流通不畅。智慧供应链通过智能化信息网络,能够充分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信息流的整合共享,解决供应链节点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异构性问题,实现整个供应链中信息资源的充分流通[ 38 ]。三是智慧技术生态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将全方位支持供应链网络布局、渠道整合、协同共享水平的提升。可通过大数据优化网络布局决策,通过互联网平台和云计算技术支持线上线下渠道整合,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稳定信任机制的建立与供应链共享水平的提高[ 9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1a:智慧技术先进程度越高越有助于供应链关键要素的优化;
H1b:智慧技术应用水平越高越有助于供应链关键要素的优化;
H1c:智慧技术生态化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供应链关键要素的优化。
四家企业对智慧技术要素与供应链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相关证据。具体而言,在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方面,企业A的经理表示,技术越先进,供应链的整体优化情况越好。企业B的经理表示,技术越先进,越能帮助工作人员把精力放到企业真正的业务上,而不是放到数据统计等烦琐机械的日常工作上。企业C的经理表示,现在数据多了,大数据技术也逐步应用,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供应网络布局和销售网络布局将更加快速地更新。企业D的经理也表示,企业一旦应用了新一代技术,就会迫使供应商进行提升。表6呈现了相关详细访谈证据。
由这些证据我们发现,四家受访企业均指出,随着企业应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会对供应链整体起到非常明显的提升和优化作用,这可能来自于人员精力的节约、数据精度的提升、上下游技术压力等方面。总体而言,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会对供应链各方面要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H1a得证。
在智慧技术的应用水平方面,企业A的经理认为,随着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供应链可能会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假设单点使用智慧技术时全链条可能需要40个环节,那么多点同时使用智慧技术时全链条可能只需要10个环节就能完成,这使得整个供应链更便于优化。企业B的经理认为,随着供应链环节越来越多,只有智慧技术才能使全流程更加安全高效。企业C的经理认为,技术可以打通全链条时才是优化了供应链整体。企业D的经理认为,运用智慧技术的环节(如流通、运输等)越多,越有利于企业供应链整体布局的优化。表7呈现了相关详细访谈证据。
由这些证据我们发现,受访企业经理皆认为,供应链是一个多环节整体,只有在不同环节同时提升智慧化水平才有利于供应链整体优化,只有统筹兼顾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个方面,才能针对供应链的网络布局、协同管理等做出最精准的决策。H1b得证。
在智慧技术的生态化发展水平方面,企业A的经理认为,企业A的技术生态化发展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这使得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环节的需要,结合不同技术的特性,让每个供应链环节都达到最优。企业B的经理认为,技术种类越多越广,越能帮助员工专注,越能让企业的员工专业,这样会使企业对供应链的布局、整合与协同管理更有价值。企业C的经理认为,技术种类越多,越有利于供应链优化和创新,因为技术种类越多,说明企业可选择的工具越多,这样可使布局优化更为快速。企业D的经理也认为,在推动多种技术应用时,可能会带来企业组织架构的变革。表8呈现了相关详细访谈证据。
四家企业的访谈证据均表明,多种技术的同时应用是当前发展趋势,且在不同技术结合的过程中,势必会推动或迫使供应链结构发生相应的改革或变化,因此智慧技术生态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会对供应链要素产生积极影响,H1c得证。综上,我们从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应用水平、生态化发展水平三方面着手讨论其对供应链关键要素的影响机制发现,智慧技术的三个要素均能对供应链关键要素优化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二)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
1.智慧供应链绩效
在供应链智慧化转型过程中,衡量供应链绩效水平的维度势必会随之丰富和转变,财务、用户满意度、供应链柔性、风险管理等较为常用的供应链绩效指标已经不足以反映智慧供应链的特点[ 5-6 ]。根据对智慧供应链特点的分析,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可将供应链的可感知、可视化、可调节水平作为智慧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其中,可感知反映供应链对全链条的信息识别和快速感知能力,可实时监控供应链的运作动态;可视化指基于可感知的数据,进行供应链全链条的可视化呈现;可调节水平也称供应链柔性和响应能力,即供应链可以根据感知到的实时信息进行实时调整。除上述三个体现供应链智慧化水平的绩效指标外,我们还同时考虑了传统供应链绩效中最为重要的两点,即成本节约和客户满意度。
供应链渠道指产品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或产业用户移动时所经过的流通网络。一方面,渠道成员间往往更希望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形成渠道战略联盟。通过供应链渠道整合可使整条渠道相对稳定,有利于长期发展,且对提高渠道运营效率非常有帮助[ 44 ]。另一方面,当前企业更重视扁平化供应链渠道的构建,这将使得信息传输更加高效,服务更加贴近客户,有利于建立客户反馈机制,也是提升可调节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供应链协同共享强调供应链参与者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各节点参与者共同感知消费者需求,实现库存、营销等数据的实时动态共享,成员之间在计划、生产、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端到端的协作与共享。在消费者需求驱动下,企业积极改善需求预测、采购计划、库存计划和生产计划,不断打造智慧供应链协同平台,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供应链协同共享有利于打破壁垒,提高供应链透明度,便于对全链条信息的感知。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供应链网络布局的优化将提升智慧供应链绩效;
H3b:供应链渠道整合的优化将提升智慧供应链绩效;
H3c:供应链协同共享的优化将提升智慧供应链绩效。
具体而言,在供应链网络布局方面,企业A的经理表示,在网络布局过程中,会考虑供应链绩效的各个方面,如可感知、可视化、可调节水平,企业正在建立智能工厂以提升各方面智慧化能力。企业B的经理表示,希望缩短与供应商和配套企业之间的物理距离,因此鼓励供应商到本企业附近投资建厂,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实现本地化供货,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形成敏捷和柔性供应链。企业C的经理认为,网络布局影响人才、运输等多方面的要素。企业D的经理同样重视位置布局,当供应商距离本企业超过500千米时,不允许其直接给企业配送物料,而要通过企业周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实现,这样的供应链布局更便于进行实时调节。表12呈现了相关详细访谈证据。
基于这些访谈证据,可以看出,随着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网络布局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无论是选址、路线还是人才布局均会对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包括时效性的保障、成本的降低等。H3a得证。
在供应链渠道整合方面,企业A的经理表示,企业会对订单渠道进行细分,在设计内部匹配关系时均会利用排列优先级的模型,根据系统对客户分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动态方案。企业C的经理表示,渠道整合有利于开展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通过渠道整合,能够摸清各渠道相关数据,而这些数据的整理和集成有助于提升可视化程度。企业B和企业D的经理均表示,可通过供应链渠道整合减少供应商的数量,降低智慧供应链管理的难度。表13呈现了相关详细访谈证据。
由这些访谈证据可知,四家企業的经理均认为,采取客户细分、供应商压缩等渠道整合方式有助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够提高可感知、可视化、可调节水平。H3b得证。
在供应链协同共享方面,一方面,企业A的经理表示,由于企业大多数供应商都是世界领先的知名企业,智慧化水平很高,与之进行战略合作也会带动自身可视化水平等方面的提升。企业C和企业D的经理也表示,上下游协同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上游供应商设计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下游供应链的复杂度,而复杂度越低,供应链自动化、可视化、可感知水平的提高越容易。另一方面,企业B和企业C的经理均强调,通过信息共享,可将实时数据进行对接,提升可感知、可视化水平。表14呈现了相关详细访谈证据。
由这些访谈证据可知,四家企业的经理分别从上下游协同和信息实时共享两个方面解释了供应链协同共享推动智慧供应链绩效提升的机理,只有通过提高协同程度,才能为全链条可感知、可视化、可调节水平的提升奠定数据基础。H3c得证。
(三)国际化产能合作的调节作用
国际产能合作是国与国之间围绕生产能力建设、转移和提升开展的互利共赢的国际产业投资合作。在智慧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全球供应链对国际产能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产能合作也会正向调节供应链结构对绩效的影响。国际产能合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势互补、提升利润、数据升级三个方面。其一,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不同国家间优势产能与先进技术的结合,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使网络布局达到最优,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这将更好地推动智慧供应链带来的效益转化[ 45 ];其二,国际产能合作水平的提升会增加产业附加值,扩大市场规模,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渠道,并通过渠道整合进一步扩大供应链结构创新带来的利润空间[ 25 ];其三,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国际合作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而数据作为各方协同共享的基础,数据库升级和数据体量倍增能促使供应链间的协同共享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从而更有利于供应链可视化、可感知、可调节水平的提升[ 46 ]。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国际产能合作会正向调节供应链关键要素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由于我们访谈的四家企业均拥有国际产能合作业务,四家企业的经理分别阐述了智慧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国际化业务对企业产生的影响。首先,在网络布局层面,企业A的经理表示,因世界各地的需求不同,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加强,企业需要对各地不同的需求予以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网络模型的复杂度进一步增加,要想办法加以解决,其中有些人工或之前技术无法实现的功能,就有可能需要这种先进的技术才做得到,因此还是会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在渠道整合层面,企业C的经理表示,随着供应链渠道整合难度的增加,导致传统的供应链优化非常困难,而如果企业能在新技术驱动下发展智慧供应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在协同共享层面,企业B的经理表示,供应商能够看到企业对全球的需求发布,同时企业也将全球供应商的信息分享到企业内部的采购平台上,比如北美的采购团队可以看到欧洲采购团队、东南亚南亚采购团队的完整信息,这可直接提升供应链的可视化、可调节水平,并且能够直观地看到这方面成本的节约。企业D的经理表示,国际产能合作为企业提供了可以同国际化企业紧密合作的机会,这有利于供应链的建设。表15呈现了相关详细访谈证据。
基于这些访谈证据,我们发现,在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随着供应链网络布局、渠道整合、协同共享变得更加困难,成功的供应链要素优化将为智慧供应链带来更大的价值,即国际产能合作程度越深,供应链要素优化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提升作用越大。故H4得证,即国际产能合作会正向调节供应链关键要素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五、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基于对四家拥有国际产能合作业务的中国企业的深度访谈,本研究探讨了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智慧技术、供应链关键要素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智慧技术会通过三个维度的提升对供应链关键要素和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这三个维度分别是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应用水平和生态化发展水平。此外,研究还发现,包括供应链网络布局、渠道整合、协同共享三方面在内的供应链关键要素也会对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国际产能合作对供应链关键要素与智慧供应链绩效之间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基于各因素间关联关系,本研究最终构建了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具体参见图1。
首先,在智慧技术的影响机制中,对第一个假设(H1)而言,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H1a)、应用水平(H1b)、生态化发展水平(H1c)均会对供应链关键要素的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对第二个假设(H2)而言,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H2a)、应用水平(H2b)、生态化发展水平(H2c)也会对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智慧技术的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应从需求出发,结合管理手段,将不同的技术应用到最适合的场景,如此才能做到绩效的提升。
其次,在第三个假设(H3)供应链关键要素的影响机制中,供应链的网络布局(H3a)、渠道整合(H3b)、协同共享(H3c)会对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
再次,国际产能合作会对第四个假设(H4)中供应链关键要素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不断深化,因供应链关键要素优化而产生的智慧供应链绩效增益将更加显著。
六、结论和展望
(一)结论
本研究基于对我国四家不同行业企业的深度访谈,构建了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智慧技术、供应链关键要素对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路径的理论框架,补充了智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空白,丰富了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供应链绩效相关研究结论。本研究利用案例证据对四个假设(H1~H4)逐一进行验证,有效回答了本研究开头提出的四个问题(Q1~Q4)。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智慧技术会通过三个维度的提升对供应链关键要素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包括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应用水平和生态化发展水平。这表明,智慧供应链的技术创新是供应链创新的重要基础,且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还要综合考虑智慧技术在先进程度、应用水平、生态化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整体情况,避免出现明显的短板。只有以智能技术作为底层依托,才能更好地优化供应链渠道与网络布局。
第二,智慧技术的先进程度、应用水平与生态化发展水平也会对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但是,在生态化发展推动智慧供应链发展的过程中,应从需求出发,结合管理手段,将不同的技术应用到最适合的场景,如此才能实现绩效的提升。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智慧供应链的兴起均是以绩效提升为导向的,智慧技术最终都要为满足客户需求服务,只有从供应链的真实痛点和关键需求出发,技术先进程度与生态化发展水平的提升等才能缩短企业运营中的关键路径。
第三,包括供应链网络布局、渠道整合、协同共享三方面在内的供应链关键要素也会对智慧供应链绩效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这表明,以智慧技术作为底层基础,供应链运作模式也势必需要与之匹配,通过数据驱动、算法决策对供应链的网络布局、渠道整合、协同共享等各方面进行优化升级,从物流、商流、信息流着手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整个供应链可感知、可视化、可调节水平的提升。
第四,国际产能合作程度越深,供应链要素优化对智慧供应链绩效的提升作用越大。这表明,在中国不断扩大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众多中国企业持续发展国际产能合作并获得了世界的认可,提高了中国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对这些企业而言,由于覆盖面广,业务复杂,若通过建设智慧供应链合理优化供应链关键要素,可取得更加显著的绩效回报。
(二)管理学内涵
本研究结论可为制造企业发展智慧供应链提供新的见解,帮助企业在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实现智慧供应链绩效的改善。
第一,对于智慧技术对供应链关键要素的影响,本研究认为,智慧技术是提升智慧供應链绩效的基础。企业发展智慧供应链的前提是加强对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智慧技术的应用,利用智慧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进而优化供应链要素的配置。企业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提升自身智慧技术能力:一是加强专业技术研发,提升智慧技术先进程度;二是利用专业技术打通供应链全链条,提升智慧技术应用水平;三是多向发展,多元结合,发挥不同技术特性,从不同维度优化供应链要素配置。
第二,对于智慧技术对全球化企业智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尽管智慧技术应用能力是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关键因素,但“走出去”的企业在提升智慧供应链绩效时,也需要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比如,企业在供应链绩效提升遇到瓶颈时,可以考虑通过智慧技术的应用来提升企业运作效率,使供应链变得更加敏捷更具有柔性,提升供应链可感知、可视化、可调节水平,从而降低风险,提升客户满意度。在引入不同种类的智慧技术时,要避免盲目追求科技化导致资源浪费,应从需求出发,结合管理手段,将不同的技术应用到最适合的场景,如此才能实现绩效的提升。
[21]齐旭高.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22]IVANOV D,DOLGUI A,SOKOLOV B,et al.A dynamic model and an algorithm for short-term supply chain sched? uling in the smart factory Industry 4.0[J].International jour? 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6,54(2):386-402.
[23]徐可,何桢,王瑞.供应链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价值链——知识螺旋和供应链整合的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5,18(1):108-117.
[24]杨洁辉,韩庆兰,水会莉.企业环境管理、创新管理、供应链管理三维融合——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构建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8):18-23.
[25]郭建民,郑憩.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9(9):80-87,101.
[26]钟飞腾.“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5(8):40-49.
[27]郭朝先,刘芳,皮思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国际产能合作[J].国际展望,2016,8(3):17-36,143.
[28]吴福象,段巍.国际产能合作与重塑中国经济地理[J].中国社会科学,2017(2):44-64,206.
[29]YIN R,THOUSAND S.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4th ed)[M].Oxford:Blackwell Science Ltd,2009:32-45.
[30]YIN R K.The case study anthology[M].London:Sage Publi? cations,2004:24-56.
[31]毛基业,陈诚.案例研究的理论构建:艾森哈特的新洞见——第十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6)”会议综述[J].管理世界,2017(2):135-141.
[32]SIGGELKOW N.Persuasion with case studies[J].The acad? 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1):20-24.
[33]张俊艳,靳鹏霄,杨祖国,等.标准必要专利的FRAND许可定价——基于判决书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6,9(5):457-471.
[34]任峰,张朋朋.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团队互动、决策绩效的关系路径:一项多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4):111-121.
[35]LIN H,CHEN C,WEI N C,et al.Enterprise interoperabili? ty for global collaborative networks through cloud knowl? edge-oriented collaboration system[J].Journal of global eco? nomics,2015,3(2):213-234.
[36]陆杉,陈宇斌.供应链中大数据分析应用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9):27-35.
[37]QUANG H T,SAMPAIO P,CARVALHO M S,et al.An ex? tensive structural model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 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 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2016,33(4):444-464.
[38]楊怡文.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对大型社区服务电商创业的重要性[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187-188.
[39]ABDEL-BASSET M,MANOGARAN G,MOHAMED M. Internet of things(IOT)and its impact on supply chain:a framework for building smart,secure and efficient systems[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18,86:614-628.
[40]魏秀林,黄健,乔慧峰,等.5G赋能车联网供应链的研究[J].物流科技,2020,43(2):125-126.
[41]王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供应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91-92.
[42]杨小龙.大数据分析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8(5):39-40,36.
[43]KIM M K,NARAYANAN S,NARASIMHAN R.Supply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its contingent impact on innova? tion performance:a field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9,224:107 551.
[44]周璐.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营销渠道创新[D].太原:中北大学,2009.
[45]董晓靖.“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策略研究[D].北京:商务部國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19.
[46]陶睿,张旭辉.国际产能合作的目标市场选择——“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9):123-128.
责任编辑:陈诗静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for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Multiple Cases Task Group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era" and the "going global" of Chinese enterprises,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international capacity cooperation and use intelligent means to optimize their supply chains. However,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so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SCP).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ISCP,and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SCP,the authors interview four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ropose a theory framework of ISCP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It is found tha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key factors of supply chain and ISCP through the advanced level,application level and ecological level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Whil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with the help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we should,apply different technology to the most suitable scen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mand and by using management mean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the key factors of supply chain,such as supply chain network arrangement,channel integration,and coordinated sharing,will also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ISCP;and the deeper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of enterprises,the greater the role of supply chain factor optimization in improving ISCP. To improve ISCP,on the one hand,we should strengthen technology R&D,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and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different technology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in supply chain factors,optimize the key factors of material flow,business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And the enterprises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supply chain key factor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intelligent technology;intelligent supply chain;supply chain performance;multiple case study